一种双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73902发布日期:2021-01-08 11:22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管结构,属于汽车管路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通气管是用于发动机与曲轴箱之间的连接。发动机工作时,曲轴箱中的机油和汽油混合体利用油气分离器将汽油分离出来,将分离出来的汽油通过通气管流入进气歧管后进入发动机中进行燃烧。目前,通气管采用的是单管结构式通气管,通气管一端与曲轴箱连接,通气管另一端与发动机进气歧管连接,并通过螺丝与发动机缸体固定连接。由于发动机工作时产生振动,在长期振动过程中,螺丝容易出现松动,通气管与发动机缸体连接处出现松动,使得通气管与发动机的进气歧管之间产生缝隙,造成汽油泄漏;长期以往不检查,严重的话,通气管另一端则会脱落,进而发生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双管结构,保证通气管两端与曲轴箱和发动机的连接密封性,防止汽油泄漏和故障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管结构,包括内管,所述内管内腔为供汽油流通的主通道,所述内管上套设外管,所述内管外壁与外管内壁之间形成泄漏通道;所述内管、外管两端连接被检测接头和连接接头;所述被检测接头和连接接头上分别具有旁路通道;两所述旁路通道分别与泄漏通道连通;所述连接接头的旁路通道出气端与泄漏诊断系统相连,所述被检测接头的旁路通道进气端面与安装件紧密贴合。

所述被检测接头和连接接头上沿轴向由里向外依次具有第一插接台阶和第二插接台阶,所述第一插接台阶插设于外管,所述第二插接台阶插设于内管。

所述第一插接台阶高于第二插接台阶。

所述被检测接头包括被检测内接头和被检测外接头,所述被检测外接头、被检测内接头上具有相互配合的第一插接孔和第一插接头,所述第一插接孔内壁与第一插接头外壁之间形成第一旁路通道;所述被检测内接头上设有第一旁通件,所述第一旁通件沿轴向开设第一旁通孔;所述被检测外接头上开设第一出气孔,大气经所述第一旁通孔流至第一旁路通道后经第一出气孔流出。

所述第一插接孔内壁沿轴向设有若干第一凸筋,若干所述第一凸筋均匀间隔,相邻所述第一凸筋之间形成第一分流通道,所述第一旁路通道由多个第一分流通道构成。

所述第一插接孔、第一旁通件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凹槽和第一凸台;所述第一旁通孔贯通所述第一凸台,且所述第一旁通孔部分露出于第一凹槽。

所述第一出气孔设有若干个,若干所述第一出气孔环向均匀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出气孔与第一分流通道相对应。

所述第一旁通件上还开设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端面与第一旁通孔端面齐平,所述安装孔内穿设螺丝并与安装件固定连接,使得所述安装孔与安装件紧密贴合,实现第一旁通孔端面与安装件紧密贴合。

所述连接接头包括连接内接头和连接外接头,所述连接外接头、连接内接头上具有相互配合的第二插接孔和第二插接头,所述第二插接孔与第二插接头之间形成第二旁路通道,所述连接内接头上套设第二旁通件,所述第二旁通件沿轴向开设第二旁通孔,所述连接外接头上开设第二进气孔,大气经所述第二进气孔流至第二旁路通道后经第二旁通孔流出;所述连接内接头和连接外接头之间通过卡扣固定。

所述第二插接孔内壁沿轴向设有若干第二凸筋,若干所述第二凸筋均匀间隔设置,相邻所述第二凸筋之间分别形成第二分流通道;所述第二旁路通道由多个第二分流通道构成。

所述第二旁通件上设有与第二插接孔相配合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二旁通孔贯通所述第二凸台。

所述第二旁通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旁通孔环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旁通孔与第二分流通道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一种双管结构,发动机工作时会产生振动,长时间的振动使得螺丝松动,进而导致被检测接头的旁通孔端面与发动机壳体之间产生缝隙,大气经缝隙流入被检测接头的旁路通道并流至泄漏通道内,后从连接接头的旁路通道流出,连接接头上的泄漏诊断系统感应到有气体泄漏,并及时报警,提醒作业人员检测;保证了通气管两端与曲轴箱和发动机的连接密封性,避免了汽油泄漏和故障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双管结构的三维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双管结构中连接接头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双管结构中被检测接头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双管结构中被检测接头的三维示意图;

图5-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双管结构中连接接头的三维示意图;

图中1外管、2内管、3被检测接头、3.1被检测外接头、3.2第一出气孔、3.3被检测内接头、3.4第一旁通件、3.5第一凸台、3.6第一旁通孔、3.7安装孔、3.8第一凹槽、3.9第一凸筋、4连接接头、4.1连接外接头、4.2第二进气孔、4.3连接内接头、4.4第二旁通件、4.5第二凸台、4.6第二旁通孔、4.7卡扣、4.8密封槽、4.9第二凸筋、5泄漏通道、6主通道、7被检测接头的旁路通道、8连接接头的旁路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双管结构,包括内管2,内管2内腔为供汽油流通的主通道6,在内管2外侧套设外管1,使得内管2外壁与外管1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形成泄漏通道5;内管2、外管1两端设有被检测接头3和连接接头4,被检测接头3和连接接头4上沿轴向依次具有第一插接台阶和第二插接台阶,且第一插接台阶高于第二插接台阶,使得第一插接台阶插设于外管1,第二插接台阶插设于内管2。被检测接头3和连接接头4上分别具有旁路通道,被检测接头3和连接接头4的通孔分别与主通道6连通,两旁路通道分别与泄漏通道5连通。连接接头的旁路通道8出气端与泄漏诊断系统连接,被检测接头的旁路通道7进气端面与安装件紧密贴合。当被检测接头的旁路通道7进气端面未与安装件贴合时,大气则经被检测接头的旁路通道7进气端流入泄漏通道5,后经连接接头的旁路通道8出气端流出,泄漏诊断系统感应到有气体泄漏时,会及时报警。

如图4所示,被检测接头3包括被检测内接头3.3和被检测外接头3.1,被检测外接头3.1上具有第一插接孔,被检测内接头3.3上具有第一插接头,在第一插接孔顶端设有向内凹陷的第一凹槽3.8;被检测内接头3.3上设有第一旁通件3.4,第一旁通件3.4底部设有第一凸台3.5,第一凸台3.5与第一凹槽3.8相匹配;第一旁通件3.4沿轴向开设第一旁通孔3.6,且第一旁通孔3.6贯通第一凸台3.5;第一插接孔内壁环向均匀间隔设有若干第一凸筋3.9,相邻第一凸筋3.9之间分别形成第一分流通道;被检测外接头3.1上开设多个环向均匀间隔设置的第一出气孔3.2,且第一出气孔3.2设于被检测接头3的第一插接台阶与第二插接台阶之间,第一出气孔与第一分流通道相对应,使得第一分流通道与对应的第一出气孔连通。将第一插接头插于第一插接孔内,使得第一凸台3.5设于第一凹槽3.8内,且第一旁通孔3.6部分露出于第一凹槽3.8,使得第一旁通孔3.6与第一分流通道连通,第一旁通孔3.6、第一分流通道和第一出气孔3.2的连通形成被检测接头的旁路通道7。在第一旁通件3.4上还开设安装孔3.7,安装孔3.7端面与第一旁通孔3.6端面齐平,安装孔3.7内穿设螺丝并与安装件固定连接时,安装孔3.7与安装件紧密贴合,使得第一旁通孔3.6端面与安装件紧密贴合。在第一旁通孔3.6端面还设有密封圈,进一步加强第一旁通孔3.6端面与安装件的密封性。

如图5、6所示,连接接头4包括连接内接头4.3和连接外接头4.1,连接外接头4.1上具有第二插接孔,连接内接头4.3上具有第二插接头;连接内接头4.3上套设第二旁通件4.4,且第二旁通件4.4沿轴向开设若干第二旁通孔4.6,若干第二旁通孔4.6环向均匀间隔设置;第二插接孔内壁环向均匀间隔设置若干第二凸筋4.9,相邻第二凸筋4.9之间分别形成第二分流通道,连接外接头4.1上开设多个环向均匀间隔设置的第二进气孔4.2,且第二进气孔4.2设于连接接头4的第一插接台阶与第二插接台阶之间,第二进气孔4.2与对应的第二分流通道连通;第二旁通件4.4端部设有第二凸台4.5,第二旁通孔4.6贯通第二凸台4.5,第二凸台4.5与第二插接孔相匹配,将第二插接头插于第二插接孔内,且第二凸台4.5贴于第二插接孔内壁,使得第二进气孔4.2、第二分流通道和第二旁通孔4.6连通,形成连接接头的旁路通道8。连接内接头4.3和连接外接头4.1之间通过卡扣4.7固定,便于拆装。

通过本申请连接曲轴箱和发动机的进气歧管,将连接接头与曲轴箱连接,被检测接头与发动机的进气歧管连接,曲轴箱内的机油和汽油混合体通过汽油分离器分离,分离出来的汽油经连接接头通孔流入主通道,后经被检测接头的通孔流入发动机的进气歧管内,使得分离出来的汽油进入发动机中进行燃烧。发动机工作时会产生振动,长时间的振动使得螺丝松动,进而导致被检测接头的第一旁通孔端面与发动机壳体之间产生缝隙,大气经缝隙流入被检测接头的旁路通道并流至泄漏通道内,后从连接接头的旁路通道流出,连接接头上的泄漏诊断系统感应到有气体泄漏,并及时报警,提醒作业人员检测;保证了通气管两端与曲轴箱和发动机的连接密封性,避免汽油泄漏和故障的发生。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