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液温度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50662发布日期:2021-12-12 20:53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却液温度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度控制装置,具体为一种冷却液温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2.温度控制是以温度作为被控变量的开环或闭环控制系统。其控制方法诸如温度闭环控制,具有流量前馈的温度闭环控制,温度为主参数、流量为副参数的串级控制等。
3.但是,现有的冷却液温度控制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无法自动感应发动机温度从而控制高温和低温冷却液的进出,需要根据不同天气温度手动转换高温和低温的冷却液的传输,降低了冷却液温度控制的效率,不利于实际使用,且现有的冷却液温度控制装置的冷却液储存箱与控制箱体连接不够紧密,当车子在行进过程中出现颠簸可能会导致冷却液储存箱与控制箱体发生脱落损坏的现象,使得冷却液无法顺利传输到发动机内,需要工作人员进行修理,进而增加了冷却液温度控制的成本,不利于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却液温度控制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结构设计简单,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冷却液温度控制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无法自动感应发动机温度从而控制高温和低温冷却液的进出,需要根据不同天气温度手动转换高温和低温的冷却液的传输,降低了冷却液温度控制的效率,不利于实际使用,且现有的冷却液温度控制装置的冷却液储存箱与控制箱体连接不够紧密,当车子在行进过程中出现颠簸可能会导致冷却液储存箱与控制箱体发生脱落损坏的现象,使得冷却液无法顺利传输到发动机内,需要工作人员进行修理,进而增加了冷却液温度控制的成本,不利于实际使用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冷却液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箱体、箱盖和提手,所述控制箱体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箱盖,所述控制箱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提手;
7.所述控制箱体的前端左侧贯通连接有第一出液管,所述控制箱体的前端右侧贯通连接有第二出液管,所述第二出液管的一侧贯通连接有连接箱,所述连接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脚,所述第一出液管的中部一侧贯通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出液管的后端贯通连接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加热管,所述第二出液管的后端贯通连接有降温器,所述降温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冷凝剂储存罐,所述冷凝剂储存罐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磁化棒,所述降温器的后端贯通连接有冷却液储存箱,所述冷却液储存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紧固板,所述紧固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钉,所述冷却液储存箱的上端贯通连接有加液管,所述加液管的上端活动连接有管盖,所述连通管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板。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出液管和第二出液管的表面固定
连接有固定圈,且第一出液管后端的加热器和第二出液管后端的降温器均与冷却液储存箱串联。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脚呈l型设置,且固定脚与连接箱为一体设置,并且固定脚与连接箱呈中心对称设置。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通管上端的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串联,且控制器与连通管为垂直设置,并且连通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圈。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板为上下伸缩设置,且加热管均匀等距分布于加热器的内部,并且固定杆表面的磁化棒呈螺旋状设置。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紧固板与冷却液储存箱为中心对称设置,且螺钉依次纵向等距贯通于紧固板的表面,并且管盖与加液管相互契合。
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却液温度控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冷却液温度控制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够自动感应发动机温度从而控制高温和低温冷却液的进出,不需要根据不同天气温度手动转换高温和低温的冷却液的传输,提高了冷却液温度控制的效率,有利于实际使用,且现有的冷却液温度控制装置的冷却液储存箱与控制箱体连接足够紧密,防止了当车子在行进过程中出现颠簸导致冷却液储存箱与控制箱体发生脱落损坏的现象,避免了冷却液无法顺利传输到发动机内的情况出现,降低了工作人员进行修理的频率,进而减少了冷却液温度控制的成本,有利于实际使用。
14.1、通过设置加热器、降温器、控制器、温度传感器、连通管和活动板,通过温度传感器感应发动机的温度,当温度过低时控制器则控制冷却液储存箱内的冷却液通过加热器进行加热,加热完毕后连通管内左侧的活动板则打开,让加热完毕的冷却液从第一出液管输送到发动机内,当温度过高时控制器则控制冷却液储存箱内的冷却液通过降温器进行冷凝,降温完毕后连通管内右侧的活动板则打开,让降温完毕的冷却液从第二出液管输送到发动机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够自动感应发动机温度从而控制高温和低温冷却液的进出,不需要根据不同天气温度手动转换高温和低温的冷却液的传输,提高了冷却液温度控制的效率,有利于实际使用。
15.2、通过设置冷却液储存箱、紧固板和螺钉,使冷却液储存箱能够通过紧固板与控制箱体进行连接,而紧固板与冷却液储存箱为中心对称设置,增强了冷却液储存箱的与控制箱体连接的紧密性,且螺钉依次纵向等距贯通于紧固板的表面,增大了螺钉与控制箱体的接触面积,防止了当车子在行进过程中出现颠簸导致冷却液储存箱与控制箱体发生脱落损坏的现象,避免了冷却液无法顺利传输到发动机内的情况出现,降低了工作人员进行修理的频率,进而减少了冷却液温度控制的成本,有利于实际使用。
附图说明
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整体构内部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连通管结构剖面图。
20.图中:1、控制箱体;2、箱盖;3、提手;4、第一出液管;5、第二出液管;6、固定圈;7、连
接箱;8、固定脚;9、连通管;10、控制器;11、温度传感器;12、加热器;13、加热管;14、降温器;15、冷凝剂储存罐;16、固定杆;17、磁化棒;18、冷却液储存箱;19、紧固板;20、螺钉;21、加液管;22、管盖;23、橡胶圈;24、活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实施例:如图1

3所示,一种冷却液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箱体1、箱盖2和提手3,控制箱体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箱盖2,控制箱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提手3;
23.控制箱体1的前端左侧贯通连接有第一出液管4,控制箱体1的前端右侧贯通连接有第二出液管5,第二出液管5的一侧贯通连接有连接箱7,连接箱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脚8,第一出液管4的中部一侧贯通连接有连通管9,连通管9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0,控制器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1,第一出液管4的后端贯通连接有加热器12,加热器12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加热管13,第二出液管5的后端贯通连接有降温器14,降温器1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冷凝剂储存罐15,冷凝剂储存罐15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6,固定杆1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磁化棒17,降温器14的后端贯通连接有冷却液储存箱18,冷却液储存箱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紧固板19,紧固板1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钉20,冷却液储存箱18的上端贯通连接有加液管21,加液管21的上端活动连接有管盖22,连通管9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板24。
24.其中,第一出液管4和第二出液管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圈6,且第一出液管4后端的加热器和第二出液管5后端的降温器14均与冷却液储存箱18串联;
25.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出液管4和第二出液管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圈6,防止了在车体行驶过程中第一出液管4和第二出液管5出现倾斜导致冷却液渗漏的情况发生,增强了第一出液管4和第二出液管5的稳定性,且第一出液管4后端的加热器12和第二出液管5后端的降温器14均与冷却液储存箱18串联,使冷却液储存箱18内的冷凝剂能够根据发动机温度控制冷凝剂输送到加热器12或降温器14内,有利于实际使用。
26.其中,固定脚8呈l型设置,且固定脚8与连接箱7为一体设置,并且固定脚8与连接箱7呈中心对称设置;
27.本实施例中,通过固定脚8呈l型设置,且固定脚8与连接箱7为一体设置,提高了固定脚8的稳定性,使连接箱7与控制箱体1连接更加紧密,并且固定脚8与连接箱7呈中心对称设置,避免了连接箱7与固定脚8脱落导致连接箱7内部的连通管9出现晃动的现象,有利于实际使用。
28.其中,连通管9上端的控制器10与温度传感器11串联,且控制器10与连通管9为垂直设置,并且连通管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圈23;
29.本实施例中,通过连通管9上端的控制器10与温度传感器11串联,使温度传感器11能够感应发动机的温度,当温度过低时控制器10则控制冷却液储存箱18内的冷却液通过加热器12进行加热,当温度过高时控制器10则控制冷却液储存箱18内的冷却液通过降温器14进行冷凝,能够自动感应发动机温度从而控制高温和低温冷却液的进出,提高了冷却液温度控制的效率,且控制器10与连通管9为垂直设置,增强了控制器10的稳定性,避免了控制
器10出现倾倒导致温度传感器11掉落的情况,并且连通管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圈23,提高了连通管9的密封性,防止了发生不同温度的冷却液混合的情况出现,有利于实际使用。
30.其中,活动板24为上下伸缩设置,且加热管13均匀等距分布于加热器12的内部,并且固定杆16表面的磁化棒17呈螺旋状设置;
31.本实施例中,通过活动板24为上下伸缩设置,当需要高温冷却液时连通管9左侧的活动板24则打开,当需要低温冷却液时连通管9右侧的活动板24则打开,可以控制不同温度冷凝剂的传输,提高了冷凝剂温度控制的效率,且加热管13均匀等距分布于加热器12的内部,提高了冷却液在加热器12内的加热速度,并且固定杆16表面的磁化棒17呈螺旋状设置,提高了磁化棒17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冷却液冷凝的效果,有利于实际使用。
32.其中,紧固板19与冷却液储存箱18为中心对称设置,且螺钉20依次纵向等距贯通于紧固板19的表面,并且管盖22与加液管21相互契合;
33.本实施例中,通过紧固板19与冷却液储存箱18为中心对称设置,增强了冷却液储存箱的与控制箱体连接的紧密性,且螺钉20依次纵向等距贯通于紧固板19的表面,增大了螺钉与控制箱体的接触面积,防止了当车子在行进过程中出现颠簸导致冷却液储存箱与控制箱体发生脱落损坏的现象,避免了冷却液无法顺利传输到发动机内的情况出现,并且管盖22与加液管21相互契合,防止了在车体行驶过程中颠簸发生管盖22与加液管21脱落的情况出现,防止了冷却液储存箱18内的冷却液溅出加液管21的情况出现,有利于实际使用。
34.工作原理:首先温度传感器11感应发动机内的温度,当温度过低时控制器10则控制冷却液储存箱18内的冷却液通过加热器12进行加热,加热完毕后连通管9内左侧的活动板24则打开,让加热完毕的冷却液从第一出液管4输送到发动机内,当温度过高时控制器10则控制冷却液储存箱18内的冷却液通过降温器14进行冷凝,降温完毕后连通管9内右侧的活动板24则打开,让降温完毕的冷却液从第二出液管5输送到发动机内,由于紧固板19与冷却液储存箱18为中心对称设置,增强了冷却液储存箱的与控制箱体连接的紧密性,且螺钉20依次纵向等距贯通于紧固板19的表面,增大了螺钉与控制箱体的接触面积,防止了当车子在行进过程中出现颠簸导致冷却液储存箱与控制箱体发生脱落损坏的现象,避免了冷却液无法顺利传输到发动机内的情况出现,有利于实际使用。
35.最后应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