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用压力转换装置及道路能量采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675637发布日期:2022-09-28 01:5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压力转换装置,包括受压组件、旋转组件和复位组件;所述受压组件包括螺旋扭条,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内部为螺旋扭条导轨的单向棘轮、位于所述单向棘轮外且内部齿轮结构与单向棘轮啮合的内齿轮筒;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定向盘、位于螺旋扭条外围的螺旋扭条复位弹簧和转子复位弹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棘轮内部的螺旋扭条导轨与螺旋扭条不完全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轮筒的内齿轮结构与单向棘轮单方向顺时针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其外围的壳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位于所述螺旋扭条上方的地砖承接座、连接于所述地砖承接座的圆台形弹力橡胶罩、连接于所述圆台形弹力橡胶罩的圆柱形外壳、连接于所述圆柱形外壳的防水底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底座上设有防水橡胶圈。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砖承接座上方承接六块呈圆周排列的等边三角形地砖顶角,等边三角形地砖三个顶角下方均放置有地砖承接座。8.一种道路能量采集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压力转换装置而实施,包括以下步骤:(1)所述螺旋扭条接收来自地面的压力后向下位移;(2)所述螺旋扭条向下移动并滑入所述单向棘轮内部的螺旋扭条导轨,所述单向棘轮被所述螺旋扭条带动,在平面内顺时针旋转;(3)所述单向棘轮外部的棘轮齿与所述内齿轮筒内部齿状结构啮合,从而带动所述内齿轮筒转动;(4)当压力消失后,在所述螺旋扭条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所述螺旋扭条快速抬升;(5)由于所述螺旋扭条与所述单向棘轮内部的螺旋扭条导轨之间存在接触摩擦力,所述单向棘轮跟着所述螺旋扭条发生向上位移或向上移动一部分距离后又再次下落;(6)所述单向棘轮被所述螺旋扭条的向上位移带动,在平面内逆时针旋转,所述单向棘轮与所述螺旋扭条之间存在啮合角度,其两者的齿状结构滑移错开,无法啮合;(7)所述内齿轮筒的内部齿状结构对下落过程中的所述单向棘轮形成一个向上的推力,使所述单向棘轮再次上升一部分距离后下降,所述单向棘轮处于上升后下落再上升的往复状态,在内齿轮筒内反复跳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道路能量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螺旋扭条经由对应设置的地砖承接座实时接收来自地面的压力,并向下发生位移。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用压力转换装置及道路能量采集方法,旨在解决当螺旋扭条动力传输及方向停止或改变时,在转动时发生骤停或突然反向旋转的技术问题。通过利用螺旋扭条和螺旋扭条导轨实现在轴向压力作用下可以在垂直轴的平面内旋转,设计单向棘轮内部导轨与螺旋扭条不完全贴合、棘轮齿与内齿轮筒内的内齿轮结构之间的啮合角度,进而实现了单向棘轮因摩擦力与啮合角度之间形成的推力而反复跳动,实现内齿轮筒在传输动力变化方向时仍能单方向旋转不会发生骤停的技术效果。转不会发生骤停的技术效果。转不会发生骤停的技术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有道 刘宏 张金龙 郭峰 李文亮 翟卫波 邹俊杰 张平 徐鸿伟 胡文科 雷鹏飞 刘振宇 宋焕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河南)新川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31
技术公布日:2022/9/2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