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电机组低压缸零功率方式下辅机的节能改造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41183发布日期:2023-02-17 21:38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火电机组低压缸零功率方式下辅机的节能改造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火力发电节能改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火电机组低压缸零功率方式下辅机的节能改造系统。


背景技术:

2.近年来受电网火电机组灵活性调峰和提高机组供热能力的需要,北方许多发电企业实施了机组灵活性调峰改造,改造后该方式下机组低压缸零功率运行,通过减少低压缸冷端余热损失,实现对外增加供热,在满足对外供热负荷要求的情况下降低了机组发电功率,同时满足对外供热和供电的需要,提高热电联产机组的灵活性。由于汽轮机主机进行改造后,供热方式和汽轮机通流情况发生了重大改变,机组原有的辅机有些已不适应改造后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需求。一些火力发电企业机组实施低压缸零功率改造后,配套辅机未进行相应改造,辅机系统运行方式也未进行相应调整,供热期两台机组运行至少采用两台循环水泵运行,低压缸零功率方式机组低压缸排汽冷却倍率显著升高,凝汽器温升由7℃左右降至小于1℃,凝汽器循环水回水温度显著降低,冷却水塔结冰严重。凝汽器循环水流量富裕过大,循环水泵单耗显著升高。零功率方式下,凝汽器凝结水量降至原来常规供热方式的不足十分之一,原凝结水泵虽采用变频调节,由于该方式下凝结水系统阻力降低幅度不大,凝结水泵转速不能进行深度降低调节。仍用原来的凝结水泵输水造成严重的大马拉小车现象,凝结水泵单耗急剧升高,为满足系统调整要求,凝结水再循环长期投入,进一步升高了凝结水泵单耗。以上现象和问题严重影响了机组在低压缸零功率方式下的安全经济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火电机组低压缸零功率方式下辅机的节能改造系统,主要目的在于降低循环水泵和凝结水泵单耗,以及缓解冷却水塔结冰严重的问题。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火电机组低压缸零功率方式下辅机的节能改造系统。其包括:
6.低压缸常规运行辅机组、低压缸零功率运行辅机组和循环水泵控制装置;
7.所述低压缸常规运行辅机组和所述低压缸零功率运行辅机组均包括:凝汽器装置、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出入水管路、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出入水管路、凝结水泵管路和凝结水精处理装置;所述凝汽器装置包括甲侧凝汽器和乙侧凝汽器;所述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出入水管路包括与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入口连接的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管路和与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出口连接的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出水管路;所述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出入水管路包括与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入口连接的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管路和与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出口连接的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出水管路;所述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出水管路和所述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出水管路均与凝汽器循环水回水母管连接;所述凝结水管路包括并联在一起并均通过热
井与所述凝汽器装置连接的第一大流量凝结水泵管路和第二大流量凝结水泵管路;所述凝结水精处理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大流量凝结水泵管路和所述第二大流量凝结水泵管路连接;
8.所述循环水泵控制装置包括与动力电源进线连接的控制开关、与所述控制开关连接的第一定速泵管路、与所述控制开关连接的第二定速泵管路、第一双速泵管路和第二双速泵管路,所述第一定速泵管路、第二定速泵管路、第一双速泵管路和第二双速泵管路均与所述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管路和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管路连接;
9.所述低压缸零功率运行辅机组的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出入水管路还包括与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入口连接并与所述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管路并联的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旁路限流管路和与所述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出口连接并与所述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出水管路并联的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出水旁路限流管路;所述低压缸零功率运行机组的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出入水管路还包括与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入口连接并与所述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管路并联的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旁路限流管路和与所述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出口连接并与所述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出水管路并联的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出水旁路限流管路;所述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旁路限流管路和所述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旁路限流管路均与所述第一定速泵管路、第二定速泵管路、第一双速泵管路和第二双速泵管路连接;所述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出水旁路限流管路和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出水旁路限流管路均与所述循环水回水母管连接;
10.所述低压缸零功率运行辅机组的凝结水泵管路还包括通过所述热井与所述凝汽器装置连接的小流量凝结水泵管路,所述小流量凝结水泵管路分别与所述第一大流量凝结水泵管路和所述第二大流量凝结水泵管路并联,所述小流量凝结水泵管路与所述凝结水精处理装置连接。
11.如前所述的,所述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管路包括与所述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入口连接的第一入水管和安装在所述第一入水管上的第一控制阀;
12.所述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旁路限流管路包括与所述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入口连接的第一入水限流管和安装在所述第一入水限流管上的第二控制阀;
13.所述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出水管路包括与所述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出口连接的第一出水管和安装在所述第一出水管上的第三控制阀;
14.所述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出水旁路限流管路包括与所述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出口连接的第一出水限流管和安装在所述第一出水限流管上的第四控制阀;
15.所述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管路包括与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入口连接的第二入水管和安装在所述第二入水管上的第五控制阀;
16.所述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旁路限流管路包括与所述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入口连接的第二入水限流管和安装在所述第二入水限流管上的第六控制阀;
17.所述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出水管路包括与所述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出口连接的第二出水管和安装在所述第二出水管上的第七控制阀;
18.所述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出水旁路限流管路包括与所述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出口连接的第二出水限流管和安装在所述第二出水限流管上的第八控制阀;
19.所述第三控制阀和所述第四控制阀均依次通过第九控制阀和第十控制阀与凝汽
器循环水回水母管连接。
20.如前所述的,所述控制开关包括与动力电源进线连接的第一循环水泵电机变频控制开关、与动力电源进线连接的第二循环水泵电机变频控制开关、与动力电源进线连接的第一循环水泵电机工频控制开关、与动力电源进线连接的第二循环水泵电机工频控制开关、分别与所述第一循环水泵电机变频控制开关和所述第二循环水泵电机变频控制开关连接的循环水定速泵电机变频器、与所述循环水定速泵电机变频器连接的第三循环水泵电机变频控制开关、与所述循环水定速泵电机变频器连接的第四循环水泵电机变频控制开关,所述第三循环水泵电机变频控制开关和第一循环水泵电机工频控制开关均与第一定速泵管路连接,所述第四循环水泵电机变频控制开关和第二循环水泵电机工频控制开关均与第二定速泵管路连接。
21.如前所述的,所述第一定速泵管路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三循环水泵电机变频控制开关和第一循环水泵电机工频控制开关连接的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的第一定速泵、与所述第一定速泵连接的第十一控制阀;
22.所述第二定速泵管路包括分别与所述第四循环水泵电机变频控制开关和第二循环水泵电机工频控制开关连接的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的第二定速泵、与所述第二定速泵连接的第十二控制阀;
23.所述第十一控制阀和所述第十二控制阀均依次通过第十三控制阀和第十四控制阀与所述低压缸零功率运行辅机组的所述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管路和所述低压缸零功率运行辅机组的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旁路限流管路连接;所述第十一控制阀和所述第十二控制阀均与低压缸常规运行辅机组的所述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管路连接;
24.所述第十一控制阀和所述第十二控制阀均依次通过第十三控制阀、第十四控制阀、第十五控制阀和第十六控制阀与所述低压缸零功率运行机组的所述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管路和所述低压缸零功率运行机组的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旁路限流管路连接;所述第十一控制阀和所述第十二控制阀均依次通过第十七控制阀和第十八控制阀与所述低压缸常规运行辅机组的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管路连接。
25.如前所述的,所述第一双速泵管路包括第三电机、与所述第三电机连接的第一双速泵和与所述第一双速泵连接的第十九控制阀;
26.所述第二双速泵管路包括第四电机、与所述第四电机连接的第二双速泵和与所述第二双速泵连接的第二十控制阀,
27.所述第十九控制阀和所述第二十控制阀均与所述低压缸零功率运行辅机组的所述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管路和所述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旁路限流管路连接;所述第十九控制阀和所述第二十控制阀均依次通过第十四控制阀和第十三控制与所述低压缸常规运行辅机组的所述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管路连接;
28.所述第十九控制阀和所述第二十控制阀均依次通过第十五控制阀和第十六控制阀与所述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管路和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旁路限流管路连接;所述第十九控制阀和所述第二十控制阀均依次通过第十四控制阀、第十三控制阀、第十七控制阀和第十八控制阀与所述低压缸常规运行辅机组的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管路连接。
29.如前所述的,所述小流量凝结水泵管路包括与热井连接的第二十一控制阀、与第二十一控制阀连接的第一入口滤网、与所述第一入口滤网连接的小流量凝结水泵、与所述
小流量凝结水泵连接的第一永磁电机、与所述小流量凝结水泵连接的第二十二控制阀、与所述第二十二控制阀连接的第二十三控制阀,所述第二十一三控制阀与所述凝结水精处理装置连接。
30.如前所述的,所述第一永磁电机加装有变频器。
31.如前所述的,所述小流量凝结水泵按照满足低压缸排汽凝结水量和轴封冷却器的冷却流量设置;
32.所述小流量凝结水泵的扬程按照除氧器压力和低压加热器水阻力进行选型。
33.如前所述的,所述第一大流量凝结水泵管路包括与热井连接的第二十四控制阀、与第二十四控制阀连接的第二入口滤网、与第二入口滤网连接的第一大流量凝结水泵、与所述第一大流量凝结水泵连接的变频电机、与所述第一大流量凝结水泵连接的第二十五控制阀、与所述第二十五控制阀连接的第二十六控制阀,所述第二十六控制阀与所述凝结水精处理装置连接;
34.所述第二流量凝结水泵管路包括与热井连接的第二十七控制阀、与第二十七控制阀连接的第三入口滤网、与第三入口滤网连接的第二大流量凝结水泵、与所述第二大流量凝结水泵连接的变频电机、与所述第二大流量凝结水泵连接的第二十八控制阀、与所述第二十八控制阀连接的第二十九控制阀,所述第二十九控制阀与所述凝结水精处理装置连接。
35.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火电机组低压缸零功率方式下辅机的节能改造系统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36.本实用新型的火电机组低压缸零功率方式下辅机的节能改造系统采用在低压缸零功率运行辅机组的凝汽器循环水入、出口加装旁路限流管,旁路过流能力按照适应低压缸零功率方式下的循环水流量进行设计,在低压缸零功率方式下投入使用低压缸零功率运行辅机组的凝汽器循环水入、出口旁路限流管,关闭凝汽器循环水入、出口的控制阀,限制凝汽器循环水流量,给减少循环水泵运行台数和降低循环水泵运行转速创造条件;以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台循环水定速泵电机,增装1台高压循环水定速泵电机变频器,采用一拖二控制模式,改造后,一台循环水变频调节能够满足低压缸常规运行辅机组和低压缸零功率运行辅机组的两台机组凝汽器装置的冷却要求,循环水回水流量减小,回水温度升高,将极大缓解冬季冷却水塔结冰问题;以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低压缸零功率运行辅机组增装1台小流量凝结水泵管路,并将新增小流量凝结水泵配套永磁电机加装变频器,低压缸零功率方式下低压缸零功率运行辅机组只运行1台小流量凝结水泵变速调节,停止第一大流量凝结水泵和第二大流量凝结水泵运行,彻底解决了该方式下凝结水泵电机的大马拉小车问题,降低了凝结水泵单耗。
37.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38.图1是本实用新型火电机组低压缸零功率方式下辅机的节能改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9.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4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火电机组低压缸零功率方式下辅机的节能改造系统,其包括:低压缸常规运行辅机组1、低压缸零功率运行辅机组2和循环水泵控制装置3。
41.所述低压缸常规运行辅机组1和所述低压缸零功率运行辅机组2均包括:凝汽器装置11、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出入水管路12、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出入水管路13、凝结水泵管路14和凝结水精处理装置15;所述凝汽器装置11包括甲侧凝汽器111和乙侧凝汽器112;所述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出入水管路12包括与甲侧凝汽器111循环水入口连接的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管路121和与甲侧凝汽器111循环水出口连接的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出水管路122;所述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出入水管路13包括与乙侧凝汽器112循环水入口连接的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管路131和与乙侧凝汽器112循环水出口连接的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出水管路132;所述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出水管路122和所述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出水管路132均与凝汽器循环水回水母管4连接,所述凝汽器循环水回水母管4与冷却水塔连接;所述凝结水管路14包括并联在一起并均通过热井5与所述凝汽器装置11连接的第一大流量凝结水泵管路141和第二大流量凝结水泵管路142;所述凝结水精处理装置15分别与所述第一大流量凝结水泵管路141和所述第二大流量凝结水泵管路142连接。
42.所述低压缸零功率运行辅机组2的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出入水管路12还包括与甲侧凝汽器111循环水入口连接并与所述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管路121并联的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旁路限流管路123和与所述甲侧凝汽器111循环水出口连接并与所述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出水管路122并联的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出水旁路限流管路124;所述低压缸零功率运行机组2的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出入水管路13还包括与乙侧凝汽器112循环水入口连接并与所述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管路131并联的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旁路限流管路133和与所述乙侧凝汽器112循环水出口连接并与所述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出水管路132并联的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出水旁路限流管134;所述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出水旁路限流管路123和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出水旁路限流管路133均与所述循环水回水母管4连接;所述低压缸零功率运行辅机组2的凝结水泵管路14还包括通过所述热井5与所述凝汽器装置11连接的小流量凝结水泵管路143,所述小流量凝结水泵管路143分别与所述第一大流量凝结水泵管路141和所述第二大流量凝结水泵142管路并联,所述小流量凝结水泵管路143与所述凝结水精处理装置15连接。具体的,所述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管路121包括与所述甲侧凝汽器111循环水入口连接的第一入水管1211和安装在所述第一入水管1211上的第一控制阀1212;所述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旁路限流管路123包括与所述甲侧凝汽器111循环水入口连接的第一入水限流管1231和安装在所述第一入水限流管1231上的第二控制阀1232;所述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出水管路122包括与所述甲侧凝汽器111循环水出口连接的第一出水管1221和安装在所述第一出水管1221上的第三控制阀1222;所述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出水旁路限流管路124包括与所述甲侧凝汽器111循环水出口连接的第一出水限流管1241和安装在所述第一出水限流管1241上的第四控制阀1242。所述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管路131包括与乙侧凝汽器
112循环水入口连接的第二入水管1311和安装在所述第二入水管1311上的第五控制阀1312;所述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旁路限流管路133包括与所述乙侧凝汽器112循环水入口连接的第二入水限流管1331和安装在所述第二入水限流管1331上的第六控制阀1332;所述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出水管路132包括与所述乙侧凝汽器112循环水出口连接的第二出水管1321和安装在所述第二出水管1321上的第七控制阀1322;所述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出水旁路限流管路134包括与所述乙侧凝汽器112循环水出口连接的第二出水限流管1341和安装在所述第二出水限流管1341上的第八控制阀1342;所述第三控制阀1222和所述第四控制1242均依次通过第九控制阀16和第十控制阀17与凝汽器循环水回水管4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控制阀1212、第三控制阀1222、第五控制阀1312和第七控制阀1322均采用电动蝶阀或者电动闸阀,所述第二控制阀1232、第四控制阀1242、第六控制阀1332和第八控制阀1342均采用手动蝶阀或者截止阀。
4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火电机组低压缸零功率方式下辅机的节能改造系统在低压缸零功率运行辅机组的凝汽器入、出口均安装旁路限流管,每根旁路限流管上安装一个手动蝶阀。常规运行时,低压缸零功率运行辅机组的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旁路限流管路、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旁路限流管路、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出水旁路限流管路和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出水旁路限流管路的手动蝶阀全开,低压缸常规运行辅机组和低压缸零功率运行辅机组的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管路、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出水管路、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管路和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出水管路的电动阀全开状态,循环水通过入水管路进入凝汽器管束进行换热,然后通过出水管路进入回水母管,管径大流量高难于进行限流调整。零功率方式运行时,低压缸零功率运行辅机组的所有旁路限流管路的手动蝶阀保持全开,低压缸常规运行辅机组的所有入水管路和出水管路的电动阀保存全开,电动关闭低压缸零功率运行辅机组的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管路、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出水管路、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管路和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出水管路的电动阀,低压缸零功率运行辅机组的凝汽器循环水通过入水旁路限流管路进入凝汽器装置,换热后经出水旁路限流管路进入凝汽器循环水回水母管,限制凝汽器通流循环水流量,将零功率运行方式下冷却倍率指标调整到合理区间。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入水限流管、第二入水限流管、第一出水限流管和第二出水限流管的管径按照该方式下低压缸排汽合理的冷却倍率进行设计,为减少循环水泵运行台数和降低循环水泵运行转速创造条件。
44.所述循环水泵控制装置3包括与动力电源进线6连接的控制开关31、与所述控制开关31连接的第一定速泵管路32、与所述控制开关31连接的第二定速泵管路33、第一双速泵管路34和第二双速泵管路35,所述第一定速泵管路32、第二定速泵管路33、第一双速泵管路34和第二双速泵管路35均与所述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管路121、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管路131、所述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旁路限流管路123和所述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旁路限流管路133连接;
45.所述控制开关31包括与动力电源进线6连接的第一循环水泵电机变频控制开关311、与动力电源进线6连接的第二循环水泵电机变频控制开关312、与动力电源进线6连接的第一循环水泵电机工频控制开关313、与动力电源进线6连接的第二循环水泵电机工频控制开关314、分别与所述第一循环水泵电机变频控制开关311和所述第二循环水泵电机变频控制开关312连接的循环水定速泵电机变频器315、与所述循环水定速泵电机变频器315连
接的第三循环水泵电机变频控制开关316、与所述循环水定速泵电机变频器315连接的第四循环水泵电机变频控制开关317,所述第三循环水泵电机变频控制开关316和第一循环水泵电机工频控制开关313均与第一定速泵管路32连接,所述第四循环水泵电机变频控制开关317和第二循环水泵电机工频控制开关314均与第二定速泵管路33连接。
46.所述第一定速泵管路32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三循环水泵电机变频控制开关316和第一循环水泵电机工频控制开关313连接的第一电机321、与所述第一电机321连接的第一定速泵322、与所述第一定速泵322连接的第十一控制阀323;所述第二定速泵管路33包括分别与所述第四循环水泵电机变频控制开关317和第二循环水泵电机工频控制开关314连接的第二电机331、与所述第二电机331连接的第二定速泵332、与所述第二定速泵332连接的第十二控制阀333;所述第十一控制阀323和所述第十二控制阀333均依次通过第十三控制阀36和第十四控制阀37与所述低压缸零功率运行辅机组2的所述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管路121和所述低压缸零功率运行辅机组2的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旁路限流管路123连接;所述第十一控制阀323和所述第十二控制阀333均与低压缸常规运行辅机组1的所述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管路121连接;所述第十一控制阀323和所述第十二控制阀333均依次通过第十三控制阀36、第十四控制阀37、第十五控制阀7和第十六控制阀8与所述低压缸零功率运行机组2的所述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管路131和所述低压缸零功率运行机组2的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旁路限流管路133连接;所述第十一控制阀323和所述第十二控制阀333均依次通过第十七控制阀9和第十八控制阀10与所述低压缸常规运行辅机组1的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管路131连接。
47.所述第一双速泵管路34包括第三电机341、与所述第三电机341连接的第一双速泵342和与所述第一双速泵342连接的第十九控制阀343;所述第二双速泵管路35包括第四电机351、与所述第四电机351连接的第二双速泵352和与所述第二双速泵352连接的第二十控制阀353;所述第十九控制阀343和所述第二十控制阀353均与所述低压缸零功率运行辅机组2的所述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管路121和所述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旁路限流管路123连接;所述第十九控制阀343和所述第二十控制阀353均依次通过第十四控制阀37和第十三控制阀36与所述低压缸常规运行辅机组1的所述甲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管路121连接;所述第十九控制阀343和所述第二十控制阀353均依次通过第十五控制阀7和第十六控制阀8与所述低压缸零功率运行辅机组2的所述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管路131和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旁路限流管路133连接;所述第十九控制阀343和所述第二十控制阀353均依次通过第十四控制阀37、第十三控制阀36、第十七控制阀9和第十八控制阀10与所述低压缸常规运行辅机组1的乙侧凝汽器循环水入水管路131连接。
48.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十一控制阀323、所述第十二控制阀333、所述第十三控制阀36、所述第十四控制阀37、第十五控制阀7、第十六控制阀8、第十七控制阀9、第十八控制阀10、第十九控制阀343、第二十控制阀353均采用电动蝶阀或者电动闸阀。
49.目前现有技术两台火电机组普遍采用母管制循环水系统,配套4台循环水泵,2台为定速泵,2台为双速泵。本实用新型改造设置2台循环水定速泵电机,加装1台高压循环水定速泵电机变频器,采用一拖二控制模式,当1台循环水定速泵变频运行故障时,可通过开关切换至另一台定速泵变频运行,增加变频器运行时间,提高循环水泵的调节宽度。常规运行方式下,循环水泵组合运行方式及调整深度增加,降低了循环水泵运行单耗和耗电率。机
组零功率方式下,调整低压缸零功率运行辅机组的凝汽器冷却倍率至合理区间,降低了凝汽器循环水流量,低压缸常规运行辅机组和低压缸零功率运行辅机组只运转1台变频循环水泵既可满足循环用水要求,减少了循环水泵运行台数,并且可以通过变频循环水泵继续降低运行转速进行深度调节,变频泵耗功将显著降低,降低循环水泵运行单耗,约大量厂用电量。
50.所述小流量凝结水泵管路143包括与热井5连接的第二十一控制阀1431、与第二十一控制阀1431连接的第一入口滤网1432、与所述第一入口滤网1432连接的小流量凝结水泵1433、与所述小流量凝结水泵1433连接的第一永磁电机1434、与所述小流量凝结水泵1433连接的第二十二控制阀1435、与所述第二十二控制阀1435连接的第二十三控制阀1436,所述第二十三控制阀1436与所述凝结水精处理装置15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永磁电机1434加装有变频器。所述小流量凝结水泵1433按照满足低压缸排汽凝结水量和轴封冷却器的冷却流量设置;所述小流量凝结水泵1433的扬程按照除氧器压力和低压加热器水阻力进行选型。所述第一大流量凝结水泵管路141包括与热井5连接的第二十四控制阀1411、与第二十四控制阀1411连接的第二入口滤网1412、与第二入口滤网1412连接的第一大流量凝结水泵1413、与所述第一大流量凝结水泵1413连接的变频电机1414、与所述第一大流量凝结水泵1413连接的第二十五控制阀1415、与所述第二十五控制阀1415连接的第二十六控制阀1416,所述第二十六控制阀1416与所述凝结水精处理装置15连接;所述第二流量凝结水泵管路142包括与热井5连接的第二十七控制阀1421、与第二十七控制阀1421连接的第三入口滤网1422、与第三入口滤网1422连接的第二大流量凝结水泵1423、与所述第二大流量凝结水泵1423连接的变频电机1424、与所述第二大流量凝结水泵1423连接的第二十八控制阀1425、与所述第二十八控制阀1425连接的第二十九控制阀1426,所述第二十九控制阀1426与所述凝结水精处理装置15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十一控制阀1431、所述第二十三控制阀1436、所述第二十四控制阀1411、所述第二十六控制阀1416、所述第二十七控制阀1421和第二十九控制阀1426均采用电动截止阀或者电动蝶阀。所述第二十二控制阀阀1435、第二十五控制阀1415和第二十八控制阀1425均采用止回阀。
5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低压缸零功率运行辅机组增装1台小流量凝结水泵管路,流量按照满足低压缸排汽凝结水量和轴封冷却器等设备冷却流量设置,扬程按照凝结水实际阻力进行选型。配套永磁电机加装变频器,小流量凝结水泵按照小流量凝结水泵系统与原泵系统并列布置。低压缸零功率方式下低压缸零功率运行辅机组只运行1台小流量凝结水泵变速调节,停止大流量凝结水泵运行,彻底解决了该方式下凝结水泵电机的大马拉小车问题,降低了凝结水泵单耗。
5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火电机组低压缸零功率方式下辅机的节能改造系统通过辅机的节能改造和运行方式调整,解决了常规方式下循环水调整不灵活,调整范围较窄的问题;解决了低压缸零功率方式下主辅机不配套能耗高的问题,大幅度降低了循环水泵和凝结水泵单耗;解决了低压缸零功率方式下凝汽器冷却倍率偏大问题。改造后的变频循环水泵能够实现无级变速调节,满足外界环境温度变化和机组变工况运行调整循环水量的需求。同时有效缓解了冷却水塔结冰严重问题。该节能挖潜改造投资小,见效快,便于现场实施。
5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