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压机射流式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27787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压机射流式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消声器,用于消除空压机运行时产生气流拢动噪声。它由文丘里进气管或梯形进气管,(纵剖面为梯形,以下简称梯形),吸声材料、筒体、过滤器构成。
目前,在空压机上使用的消声器、主要有扩张式、阻抗式和迷宫式。阻抗式和迷宫式消声器,体积大、笨重,其结构所决定,进入的气体阻力大,因而降低了空压机的比功率。增加了能源的损耗。


图1为扩张式消声器的结构剖视图。
1为文丘里进气管;2为吸声材料;3为筒体;4为过滤器;5为出气导管;6为连接空压机进气口的法兰。
该消声器存在如下缺点①气体从过滤4进入,经过文丘里进气管1,经180大转弯,(箭头方向)从出气导管5进入空压机,从而增加了空气流动的阻力,这必然降低空压机的比功率,增大能耗。
②由于扩张式消声器结构所决定,进入气体的流向,致使空气在筒体3内密度分布不均匀。影响消声效果。因而该消声器达不到国家标准GB85.00dB(A)的消声要求。
③过滤器是附加在消声器筒体上面的,这就使本来就体积较大的扩张式消声器,更增加了其结构的复杂性和笨重程度。因而增加了创造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消声效果好的消声器。
完成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措施是在梯形进气管(进气管纵剖面为梯形,以下简称梯形进气管),或文丘里管下端设置了圆形隔离盘,其直径小于筒体的内径,并与筒体形成一环形缝隙即射流场;在隔离盘的中心有一圆孔,其直径与梯形进气管或
里管下口(大口)直径相同,梯形进气管或文丘里管下口焊在中心圆孔的外缘上,并与之垂直。隔离盘与其以下的筒体构成一平衡腔,其容积应大于空气压缩机气缸容积,保证能满足空气压缩机的吸气量以平衡空压缩机吸气时所造成的气流脉冲。吸声材料为筒状,其直径小于隔离盘外径,大于梯形进气管或文丘里管大口直径,并将其置于隔离盘上,套住梯形进气管或文丘里管。筒状吸声材料上端与筒体盖搭接,将隔离盘以上的筒体分为内腔和外腔。筒状吸声材料同时起着过滤器的作用,省去了附加的过滤器;置于隔离盘上的吸声材料可以是一个套筒,也可以是两个或多个,但最好是1-2个直径不同的套筒,彼此相套而置于隔离盘上,从而提高消声效果,当用一个时,其直径最好是略小于隔离盘的直径,放置时,卡在隔离盘翘边之内;出气导管的直径小于筒状吸声材料的直径,并穿过筒体壁和筒状吸声材料插入内腔,以保证空压机吸入的空气必须经过筒状吸声材料过滤而纯净,出气导管的另一端通向空压机气缸。
本实用新型所用的吸声材料可以是非金属材料。如泡沫塑料、布类,也可以是金属材料,如金属编织物,微孔板。使用软质非金属材料时须 用钢板网卷成相应的筒体,附贴在筒状吸声材料的内壁上。以支撑筒状吸声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筒体和梯形进气管,或文丘里管以及出气管的材质可为硬质薄壁金属,如钢板、铝板、铜板,也可以为非金属,如工程塑料,聚乙烯、聚丙烯,玻璃钢等。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例的结构剖视图。
下面以附图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消声原理作进一步详述本实用新型由梯形进气管1,筒状吸声材料2、筒体3、出气导管5、法兰6、隔离盘7等构成。梯形进气管1由薄钢板制成,其上端与薄钢板制成的筒体3的顶盖相焊接,下端与薄钢板制成的隔离盘7中心孔外缘相焊接,由薄钢板网制成的圆筒8套连在泡沫塑料卷成的筒状吸声材料2的内部,置于隔离盘7外缘上,并卡在翘边9内。其上端与筒体3的上盖搭接。筒状吸声材料2和梯形进气管1,将隔离盘7以上的筒体分成内腔11和外腔12、隔离盘7以下的筒体容积构成平衡腔10。铁制出气导管5的一端穿过筒体壁3和筒状吸声材料2插入内腔11并与筒体壁3焊接,另一端通过法兰6等通向空压机气缸。
消声原理空压机吸气时产生的低频率气流拢动噪声,由出气导管5逆风向传出,首先到达内腔11进行反射,每当声波遇到吸声材料2时,强度则减弱,反射次数越多,衰减越快,弱化了声波穿过吸声材料2到达外腔12,进行更多次反射,其强度进一步衰减,能达到射流场13的声波受到来自进气导管1,平衡腔10高速气流的抵制,迫使其回到外腔12反射、衰减、消失,使之难以到达平衡腔10。少数能穿过射流场13又被高速气流压缩了的声波,进入平衡腔10时,会突然膨胀,使声波更弱。进入平衡腔10的声波,继续进行反射、衰减、最后剩余的微弱声波,才从进气管1传出。但梯形进气管1的梯形结构,决定其功能是将声波往下折射,使之又回到平衡腔10。这样经过多次反射和衰减,声波强度已经很弱,几乎听不到由进气口传出的低频噪声。从而将空压机噪声由以进气噪声为主,降为次要,声级测量到的声强指数为机械、电磁等干涉噪声。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减小了空气流动时的阻力,避免了空压机功率损耗;空气由梯形进气管或文丘里管进入,到达平衡腔10,由于隔离盘7的作用,使空气平稳地流向射流场13,穿过吸声材料兼过滤器2,从出气导管5到空压机。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使空气进行180°大转弯,减少了空气阻力,使空气密度分布均匀,增强了消声效果。
②吸声材料2同时也是过滤器,省去了附加空气过滤器,简化了结构,减轻了重量,降低了造价。
③出气导管5一端通入消声器内腔,另一端通空压机气缸,使空压机吸入的空气为纯净空气。
④消声效果好。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消声器,在同一台4L-20/8型空压机上和同一种环境下对比测试结果国家标准 GB 85.00dB(A)进气量减少本实用新型84.00dB(A)1.4/10000扩张式消声器87.00dB(A)47/10000
权利要求1.一种空压机射流式消声器,由梯形进气管1(或文丘里管)过滤器2、筒体3、出气导管5、法兰6等组成,其特征是(a)在梯形进气管1的下端垂直焊有一个中心孔,与梯形进气管1下口相匹配的圆形隔离盘7;隔离盘7的直径小于筒体3的内径,并与筒体3形成一环形缝隙即射流场13。(b)在隔离盘下面与筒体3构成平衡腔10,其容积大于空压机气缸的容积。(c)吸声材料2为筒状,其直径小于隔离盘7的外径,大于梯形进气管1的大口直径,放置在隔离盘7上,套住梯形进气管1。(d)出气导管5的直径小于筒体吸声材料2的直径,并穿过筒体壁3和筒状吸声材料2插入内腔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压机射流式消声器,其特征是放置在隔离盘7上的吸声材料,可以是一个圆筒,也可以是两个或多个,但最好是1-2个直径不同可以套装的圆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压机射流式消声器,其特征是制造筒状吸声材料2的材质,可以是软质非金属材料,如泡沫塑料、布类、也可以是金属材料,如钢板网、微孔板;用软质非金属材料时,须用钢板网卷成相应的筒体8,附贴在筒状吸声材料2的内壁上,支撑筒状吸声材料2。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压机射流式消声器,其特征是放置在隔离盘7上筒状吸声材料2为一个时,其直径略小于隔离盘7的直径,放置时卡在翘边9之内。
专利摘要一种空压机消声器,主要由梯形进气管1、筒状吸声材料2、筒体3、隔离盘7、出气导管5等组成。出气导管5穿过筒体3和筒状吸声材料2插入11腔,隔离盘7以下构成平衡腔10,该消声器结构新颖合理,消声效果好—可达到国家标准GB85.00dB(A)的消声要求,且体积小,重量轻。
文档编号F01N1/08GK2052815SQ89206889
公开日1990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1989年5月6日 优先权日1989年5月6日
发明者康立强 申请人:康立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