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克达摩托车强制空冷引擎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31589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速克达摩托车强制空冷引擎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引擎冷却装置的设计,特别是指一种可有效降低噪音产生量,且使引擎均匀降温,因而延长引擎寿命的速克达摩托车强制空冷引擎冷却装置。
针对摩托车引擎运转时所产生的高温,摩托车上通常设有强制空冷装置以使引擎冷却,请参阅


图1及图2所示是以往摩托车强制空冷引擎冷却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及组合剖视图,是由引擎动力系统以及通过引擎动力系统的冷却风道所组成,其中,引擎动力系统包括有曲轴箱11、与曲轴箱11连结的曲柄轴12、架设于曲轴箱11上汽缸体13、伸置于汽缸体13中的活塞14、设于汽缸体13上的汽缸头15,至于冷却风道则是由盖设于引擎动力系统周缘的汽缸体13与汽缸头15上的导风罩16所形成,如箭头A所示意,且在导风罩16的较低处形成冷却风入口161、在导风罩16较高处形成冷却风出口162。曲柄轴12的输出端直接驱动一个冷却风扇17运转,且所述冷却风扇17并对应于导风罩16的冷却风入口161。当曲柄轴12带动冷却风扇17运转时,冷却风将由入口161进入,并通过导风罩16与汽缸体13、汽缸头15之间的冷却风通路A,使冷却风将汽缸体13与汽缸头15的散热片131、151上的热量带走,而达到冷却汽缸体13与汽缸头15的目的,使引擎动力系统可在正常工作温度工作,最后再通过火花塞18以使其冷却,而由出口162流出。
如前所述,以往摩托车强制空冷引擎冷却装置的设计,冷却风是由冷却风扇17送出,再流经由汽缸体13、汽缸头15与导风罩16间所形成的冷却风道A,以达到冷却汽缸体13、汽缸头15的目的,但是,汽缸体13表示设有与冷却风的流向垂直的散热片131,而导风罩16内面则为光滑面,当冷却风在冷却风道A中流动时,与风向垂直的散热片131将干扰冷却风的流动,进而使冷却风产生乱流并引发噪音,使得引擎的散热效果不均匀,造成以往摩托车强制空冷引擎冷却装置具有以下缺失产生(1)噪音大由于汽缸体13上的散热片131与冷却风的流动方向垂直,使得冷却风在冷却风道A中流动时,将被散热片131所干扰,进而有噪音产生,使得以往冷却装置具有噪音大的缺失。
(2)引擎散热不均匀由于汽缸体13的散热片131与冷却风的风向垂直,使得散热片131阻扰冷却风的流动,所以,冷却风无法均匀、有效地带走散热片131上的热量,使得引擎无法均匀散热、降温,进而使汽缸体13各处的温度不均匀。
(3)引擎易受损、寿命缩短由于引擎温度不均匀,使得汽缸体13易发生特殊变形或磨损,影响活塞14与汽缸体13间的配合,使得卡缸的机会相对提升,而使得引擎受损、引擎寿命缩短。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速克摩托车强制空冷引擎冷却装置,可有效降低噪音产生量且使引擎均匀降温因而延长引擎寿命的速克达摩托车强制空冷引擎冷却装置。
依据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包括有导风罩、汽缸体以及汽缸头等主要构件,其中,在导风罩内面设有若干导风板,以及在汽缸头与汽缸体上设有形状、位置及方向均与导风板对应、配合的散热片,利用导风罩的导风板配合汽缸体以及汽缸头的散热片可使得导风罩与汽缸体、汽缸头间形成一个圆滑风道,且散热片与冷却风道的流向相同,所述风道可在引擎需要作强制冷却的各部位,提供适当的风量,而以低阻力、低噪音以及冷却效果佳的方式达到冷却引擎的目的。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所示是以往摩托车强制空冷引擎冷却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2所示是以往摩托车强制空冷引擎冷却装置的组合剖视图。
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导风罩的立体图。
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汽缸体的立体图。
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汽缸头的立体图。
请参阅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由图可知,本实施例主要包括有引擎2以及盖设于引擎2上的导风罩3,其中,引擎2又包括有曲轴箱21。与曲轴箱21连结的曲柄轴22、由曲柄轴22驱动的冷却风扇23、架设于曲轴箱21上的汽缸体24、伸置于汽缸体24内的活塞25、设于汽缸体24上的汽缸头26,另外在导风罩3的近底缘处设有入口31,所述入口31的位置并与冷却风扇23对应。在导风罩3的近顶缘处设有出口32,所述出口32的位置对应于汽缸体24与汽缸头26的背面,且在导风罩3内面设有若干导风板33,以及在汽缸头26与汽缸体24上设有散热片261、241,使利用导风罩3的导风板33配合汽缸体24以及汽缸头26的散热片241、261可使得导风罩3与汽缸体24、汽缸头26间形成一个圆滑风道,如箭头B所示,且散热片241、261与冷却风道B同向。请再配合参阅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导风罩的立体图,由图可知,设在导风罩3内面的导风板33,位于中央部份的导风板331是直向排列,位于两侧的导风板332则为弧状排列而往对应于汽缸体24两侧的方向延伸。请再参阅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汽缸头的立体图,由图可知,设在汽缸体24上的散热片241,其中与冷却风扇23同面的散热片2411是呈直线排列,不仅有散热的作用且可引导冷却空气在风道B中流动,而位于汽缸体24两侧的散热片2412则为螺旋状,以将冷却空气引导至汽缸体24的背面,另外,位于汽缸体24背面的散热片2413则倾斜向上排列,以引导冷却空气流出导风罩3外,使得汽缸体24上的散热片241的排列方向是与风道B的流向相同。至于汽缸头26上的散热片261的排列则与汽缸体24上直线排列的散热片2411同向,如图6所示,以确实引导冷却空气从导风罩3上的出口32流出。
当曲柄轴22驱动冷却风扇23运转时,将使空气由导风罩3的入口31进入导风罩3内,并循着导风罩3与汽缸体24、汽缸头26间的风道B流动,其中,导风罩3上位于中央部份的导风板331以及汽缸体24上直线排列的散热板2411,因与空气流动方向相同,所以,进入风道B的冷却空气可在受到最小阻力的情况下通过导风罩3与汽缸体24,并将汽缸体24上散热片2411的热量带走。接着空气将流至汽缸头26与导风罩3顶缘间,由于汽缸头26上的散热片261与汽缸体24上直线排列的散热片2411同向,所以空气可顺利被引导流经汽缸头26以冷却汽缸头26以及火花塞28,再经由导风罩3的出口32流出,同时,利用设在汽缸体24两侧的螺旋状散热片2412配合导风罩3内面两侧的弧状导风板332,引导部份进入导风罩3内的空气往汽缸体24两侧以及背面流动,而将汽缸体24两侧及背面散热片2412、2413上的热量带走,当空气流至汽缸体24背面时,由于散热片2413的形状是倾斜向上,再配合导风罩3的后缘的引导,将使空气顺利地往出口32流动,完成引擎的冷却过程。
由以上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利用导风罩3的导风板33以及汽缸体24与汽缸头26的散热片241、261设计,可有效引导空气的流动,以避免乱流的产生,而可减少空气流动时所承受的阻力、所产生的噪音量,再配合热空气往上流的特性,使风道B的入口31位于较低处、出口32位于较高处,使冷空气易从进入风道B内以及热空气易流出风道B外,以确实达到使引擎散热的目的,所以可归纳出本案的设计具有以下优点产生(1)噪音产生量小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可在导风罩与引擎的汽缸体与汽缸头间形成一个圆滑的风道,使得冷却空气在风道中流动时,较无阻力产生,进而不易有噪音产生,与以往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噪音产生量小的优点。
(2)散热效果佳如前所述,本实用新型可在导风罩与引擎的汽缸体与汽缸头间形成一个圆滑的风道,使得冷却空气可充分接触汽缸体与汽缸头上的散热片,进而将散热片上的热量带走,所以,本案的设计具有散热效果佳的优点。
(3)引擎寿命长、性能佳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散热效果佳的优点,所以,可使引擎工作在适当的温度,进而使引擎不易受损,而可有效维持引擎的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速克达摩托车强制空冷引擎冷却装置的设计,可以比以往更有效地达到使引擎散热、冷却的目的,且在散热的过程中具有低噪音的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速克达摩托车强制空冷引擎冷却装置,包括有汽缸体、设于汽缸体上的汽缸头以及盖设汽缸体与汽缸头上的导风罩,其中,在导风罩内面设有导风板,以及在汽缸头与汽缸体上设有散热片;其特征在于设在导风罩内面的导风板,位于中央部分的是直向排列,位于两侧的则为弧状排列而往对应于汽缸体两侧的方向延伸,至于设在汽缸体上的散热片对应于直向排列的导风板的是呈直线排列,而位于汽缸体两侧的散热片则为螺状,以及位于汽缸体背面的散热片则为倾向上排列,使汽缸体上的散热片的排列方向与风道的流向相同,另外汽缸头上的散热片的排列则与汽缸体上直线排列的散热片同向。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速克达摩托车强制空冷引擎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导风罩的近底线处设有入口,在导风罩的近顶线处设有出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速克达摩托车强制空冷引擎冷却装置,包括导风罩、汽缸体以及汽缸头等主要构件。在导风罩内面设有若干导风板,以及在汽缸头与汽缸体上设有形状、位置及方向均与导风叶片对应、配合的散热片,利用导风罩的导风板配合汽缸体以及汽缸头的散热片可使得导风罩与汽缸体、汽缸头间形成一圆滑风道,且散热片与冷却风道的流向相同,所述风道可在引擎需要作强制冷却的各部位,提供适当的风量。
文档编号F01P1/00GK2182883SQ93247769
公开日1994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1993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1993年12月10日
发明者陈仲颖 申请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