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化油器雾化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32477阅读:9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动机化油器雾化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发动机化油器用的限制给油量的雾化调节装置。
目前,机动车的主要经济指标取决于发动机,而发动机燃烧时需要的雾化良好的混合气,都要经由化油器才能进入气缸。为此,要取得较好的节油效果,就要对化油器进行改进设计。现有的单孔或双孔化油器雾化效果都不理想,进入气缸的可燃混合气成分不能根据发动机的使用工况随时调整和进行限制。另外化油器零部件都有其一定作用,加工精度要求较高,根据具体工况确定的主量孔的尺寸,常因使用条件不同而有差异,有时会影响发动机的性能。特别是为节约油料采用柴油发动机代替汽油发动机,现有的化油器达不到柴油细雾化条件,故燃烧条件差,易冒黑烟,急需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化油器雾化调节装置,它结构简单,安装、调整方便,可同时满足汽油和柴油的细雾化条件,明显限制给油量,为发动机提供良好的细雾化可燃混合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装置包括阀体及组装其内带手柄的阀针,其中阀体与阀针锥面密封,其间的空腔周壁加工有进油孔,阀体端部组装有密封垫和调整帽。将该装置的阀体出油口端旋装在化油器主量孔上,使阀体周壁进油口与化油器浮子室相通,即可在不改变化油器结构的情况下,提高其细雾化条件和限制气缸给油量。因以本实用新型替代化油器主量孔螺塞,通过阀针调节其与阀体的间隙,控制出油口的流量,就可在不改变化油器喉管尺寸的情况下,利用主量孔处真空吸力,将燃油(柴油或汽油)强行从阀针的锥面与阀体间的环形间隙喷出,故喷散较均匀,燃油能较好地雾化。自主量孔流出的混合雾化燃油由主喷管喷入喉管的环状喷口喷出,再次被流经喉管的高速气流冲散,从而得到进一步细雾化,提高混合气雾化条件,明显改善发动机性能。因不减小喉管尺寸,确保喉管形成足够大的气流通道,气缸有足够的充气量,故减少给油量不仅不会降低发动机动力,反而有利于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正常工作。该装置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为节油对化油器结构按不同工况频繁调整的弊病,油量调整自如,弥补现有化油器限油使用中需取消或辅加相应装置的不便,显著提高发动机工作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
根据
图1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该装置是由阀体1及组装其内的阀针3组成的。阀针3带有手柄2,用来调整阀针3在阀体1中的位置。阀体1与阀针3锥面密封,在阀体1与阀针3的空腔周壁加工有进油口。阀体1端部组装有密封垫5和调整幅4。使用时,将该装置的阀体1出油口端旋紧在化油器主量孔上,使阀体1周壁进油口与化油器浮子室相通即可。调节阀针3的手柄2,利用其锥面与阀体的间隙控制出油口的流量,就能实现燃油油量调整自如,并利用主量孔处真空吸力,使燃油从出油口的环形间隙均匀喷出,进行雾化。在不改变化油器喉管尺寸的情况下,使雾化的混合气在通过喉管时得到进一步细雾化。
本实用新型用于柴油发动机替代汽油发动机,可直接用现有化油器提供良好雾化性能的可燃混合气,同时作为燃油限制器,不改变化油器结构,即能限制给油量。
权利要求1.一种发动机化油器雾化调节装置,包括阀体及组装其内带手柄的阀针,其特征是阀体与阀针锥面密封,其间的空腔周壁加工有进油孔,阀体端部组装有密封垫和调整帽。
专利摘要一种发动机化油器雾化调节装置,包括阀体及组装其内带手柄的阀针,其中阀体与阀针锥面密封,其间的空腔周壁加工有进油孔,阀体端部组装有密封垫和调整帽。它结构简单,安装、调整方便,可同时满足汽油和柴油的细雾化条件,明显限制给油量,为发动机提供良好的细雾化可燃混合气。
文档编号F02M29/12GK2210258SQ9422874
公开日1995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1994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1994年5月31日
发明者宋虎男, 焉景林 申请人:宋虎男, 焉景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