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外装式自动提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36996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外装式自动提前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柴油机的外装式自动提前器。
目前,汽车柴油机的外装式自动提前器运转的稳定性差,装配又复杂等缺陷。
鉴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外装式自动提前器,从动盘采用轴类定位式结构,而驱动外壳组件采用整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这样实现的它包括驱动外壳、从动盘、飞块组件、盖、大偏心轮及小偏心轮,其特征是从动盘是具有圆柱段的四阶梯轴类件,驱动外壳是一端为开口,另一端为中心孔及其右邻的配合孔的整体件;盖具有一中心孔,且盖以外缘与驱动外壳的开口用螺纹连接,而中心孔与圆柱段滑配合、同时盖的端面还抵靠圆柱段间的台肩;驱动外壳的配合孔与圆柱段滑配合。
上述圆柱段第一段和第四段直径相同。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运转稳定可靠,装配又简单。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
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1、驱动外壳,11、中心孔,12、配合孔,13、开口,2、从动盘,21、22、23、24、圆柱段,3、飞块组件,4、盖,41、中心孔,5、大偏心轮,6、小偏心轮。
本实施例主要包括驱动外壳1、从动盘2、飞块组件3、盖4、大偏心轮5及小偏心轮6,如
图1、2所示,其中驱动外壳1是一端有中心孔11,另一端为开口13的整体式壳盘、且靠中心孔11右邻具有一配合孔12,结构简单,且便于批量生产;盖4是具有中心孔41的圆柱盘,且以外缘螺纹与驱动外壳1的开口端旋接;从动盘2是具有圆柱段21、22、23及24的四段阶梯型轴类零件,圆柱段22和圆柱段24的外缘分别与驱动外壳1的配合孔12,盖4的中心孔41滑动配合,使从动盘2支持及运转稳定可靠;并且盖4的端面抵靠圆柱段23和24间的台肩,既能保证从动盘2轴向间隙,又便于取出在从动盘2和盖4之间的飞块组件3。此外,在圆柱段22、25还可直径相同,便于采用相同尺寸密封环。
本实施例主要是由驱动外壳1、大偏心轮5、小偏心轮6及从动盘2组成的四联杆结构,其工作原理是当柴油机转速变化时,飞块组件3在离心力作用下,拨动大、小偏心轮5、6转动,带动驱动外壳1的驱动销,使驱动外壳1相对从动盘2转动,达到一定的提前角度,使喷油泵供油角度自动处于最佳状态。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外装式自动提前器主要包括驱动外壳(1)、从动盘(2)、飞块组件(3)、盖(4)、大偏心轮(5)及小偏心轮(6),其特征是从动盘(2)是具有圆柱段(21)、(22)、(23)及(24)的四阶梯轴类件,驱动外壳(1)是一端为开口(13),另一端为中心孔(11)及其右邻的配合孔(12)的整体件;盖(4)具有一中心孔(41),且盖(4)以外缘与驱动外壳(1)的开口(13)用螺纹连接,而中心孔(41)与圆柱段(24)滑配合、同时盖(4)的端面还抵靠圆柱段(23)、(24)间的台肩;驱动外壳(1)的配合孔(12)与圆柱段(22)滑配合。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外装式自动提前器,其特征是上述圆柱段(21)和(24)直径相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柴油机的外装式自动提前器。它主要是从动盘为四阶梯轴类件,驱动外壳是整体件,盖以外缘与驱动外壳的开口用螺纹连接,而盘的中心孔与从动盘的一圆柱段滑动配合、同时盖端面抵靠在两圆柱段间的台肩上,驱动外壳的配合孔与从动盘的另一圆柱段滑配合。从而,动转稳定可靠,装配又简单。
文档编号F02M59/20GK2342118SQ98204408
公开日1999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1998年5月6日 优先权日1998年5月6日
发明者孙晓顺, 杨后松, 金久勇, 张广根, 管序林, 万立俊 申请人:孙晓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