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动活塞式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36988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摆动活塞式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摆动活塞式发动机,属于发动机的技术领域。
发动机的技术发展迅速遍及很多领域,其活塞都是往复运动,工作原理也大致相似;后来虽有转子发动机的创新,但由于工艺上的限制,尚未趋于完善地位,若与往复式活塞竞争,尚待进一步改进和研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摆动活塞式发动机,它可以弥补上述的不足。采用摆动一定角度的摆动活塞,使缸体体积发生变化从而实现排气、进气、压缩、做功等动作;其结构小,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曲轴(1)支承在曲轴支承架(14)上面,曲轴(1)的右端装有一飞轮(11);曲轴(1)上连接一连杆(2),连杆(2)的另一端连接于摆杆(3);摆杆(3)轴连有一摆动活塞(12);曲轴(1)左端有一齿轮(5)与凸轮轴(4)上的齿轮(16)啮合;凸轮轴(4)支承于左端盖(6)和右端盖(7)之间,左、右端盖(6)和(7)之间的燃烧室(17)内有进气孔(8)和排气孔(9),火花塞(10)装在进气孔(8)和排气孔(9)之间。缸体(13)上设置气门孔(22),孔中装有气门(15),摆动活塞(12)在缸体(13)内。


图1.摆动活塞式发动机示意图图2.摆动活塞式发动机示意图图3.缸体示意图图4.缸体示意图图5.摆动活塞示意图图6.摆动活塞示意图兹结合附图对摆动活塞式发动机的结构详细叙述由
图1,曲轴(1)支承在曲轴支承架(14)上面,曲轴(1)的右端装有一飞轮(11);曲轴(1)上连接一连杆(2),连杆(2)的另一端连接于摆杆(3);摆杆(3)轴连有一摆动活塞(12);曲轴(1)左端有一齿轮(5)与凸轮轴(4)上的齿轮(16)啮合;凸轮轴(4)支承于左端盖(6)和右端盖(7)之间,左、右端盖(6)和(7)之间的燃烧室(17)内有进气孔(8)和排气孔(9),火花塞(10)装在进气孔(8)和排气孔(9)之间。本结构是对称的布置形式。
由图2,缸体(13)上装有气门(15),摆动活塞(12)把缸体(13)分隔成A、B、C、D四个汽缸(18、19、20、21),摆动活塞(12)摆动一定的角度。
由图3,缸体(13)上设置气门孔(22),孔中装有气门(15)。
由图4,左、右端盖(6)和(7)之间配置进、排气孔(8)和(9)。
由图5、6,摆动活塞(12)装在右端,有花键槽(23)的轴(24)。
本发动机可以做成四缸、六缸、八缸、十二缸等形式,现以四缸结构为例加以说明其结构和工作原理摆动活塞(12)可以在缸体(13)内)摆动一定的角度。摆动时,A、B、C、D四个空间(18、19、20、21)随之变动其大小;四个汽缸轮流依次做功,排气、吸气、压缩,摆动活塞(12)摆动,带动摆杆(3)一起摆动,通过连杆曲轴的配合,将活塞的摆动转化为曲轴的圆转动而输出动力,其原理也与往复活塞式发动机一样。
与现有技术相比,摆动活塞式发动机具有下列优点1.结构简单,体积小。
2.曲轴与凸轮距离短,传动机构简单且凸轮轴直接驱动气门,气门往复质量小,易高速。
3.与往复活塞式相比,同样的缸数,摆动活塞比往复活塞少,曲轴连杆也少。
4.由于活塞是绕轴来回摆动,汽缸不易磨损,且易于密封。
5.通过摆动活塞轴输出到摆杆的转距全用来推动曲轴旋转,可减少不必要的机械磨擦,因为四缸中同时有缸做功、压缩、排气及吸气。
权利要求1.一种摆动活塞式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曲轴(1)支承在曲轴支承架(14)上面,曲轴(1)的右端装有一飞轮(11);曲轴(1)上连接一连杆(2),连杆(2)的另一端连接于摆杆(3);摆杆(3)轴连有一摆动活塞(12);曲轴(1)左端有一齿轮(5)与凸轮轴(4)上的齿轮(16)啮合;凸轮轴(4)支承于左端盖(6)和右端盖(7)之间,左、右端盖(6)和(7)之间的燃烧室(17)内有进气孔(8)和排气孔(9),火花塞(10)装在进气孔(8)和排气孔(9)之间,摆动活塞(12)在缸体(1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缸体(13)上设置气门孔(22),孔中装有气门(15)。
专利摘要一种摆动活塞式发动机,曲轴左端装有一齿轮与凸轮轴上的齿轮啮合,曲轴右端装有一飞轮,曲轴上装有连杆,连杆连接一摆杆,缸体上有气孔并装有气门,摆动活塞装在花键轴上,把缸体分成A、B、C、D四个汽缸,随活塞摆动角变化其大小,依次实现做功、排气、进气、压缩等动作。本发明机结构小,效率高。
文档编号F02B53/02GK2336097SQ98203638
公开日1999年9月1日 申请日期1998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1998年4月20日
发明者陈冀辉 申请人:陈冀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