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密封活塞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37545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强密封活塞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燃机活塞零件,尤其是一种活塞环。
内燃机活塞中的活塞环卡装在活塞端部的凹槽中(参见


图1),主要起密封、刮油作用(活塞环中的气环密封气,油环密封刮油),是影响内燃机工作性能的重要零件之一。常见的活塞环均为直缝开口的“C”型弹性圈(参见图2),初装时的开口间隙x必须控制在合适范围。该间隙过小,无法补偿活塞环热胀冷缩的线膨胀,会导致活塞工作时与缸壁“咬死”;该间隙过大,会产生活塞尾端的润滑油向燃烧室渗漏的现象,并造成气缸压力下降,影响内燃机正常工作。实践证明,一般活塞环使用一年左右,其开口间隙就会因外环磨损而明显变大,严重时可达2mm以上。此时,由于润滑油窜入燃烧室,会出现内燃机点火困难、动力下降、耗油量变大、尾气污染严重等问题,甚至会导致内燃机无法启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人发明了切口式活塞环,具体结构见《内燃机结构设计》一书51页介绍,其改进之处是活塞环的开口缝隙为一条
形折线。这样,当外环磨损后,缝隙两端的间隙有所变大,但与活塞环端面平行的中段依然处于贴合状态,所以仍然可以保持活塞环的原有密封作用。然而,由于这种切口式活塞环的开口缝隙中段完全是一条直线,因此受来自两端间隙油压的作用,有使活塞环中段张开的趋势,不利于密封,尤其在活塞环静置时更是如此。此外,中段与两端缝隙垂直相交,存在应力集中,较易在运动中出现裂缝,以至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活塞环缝隙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可以避免因油压而产生张开趋势、并避免应力集中的强密封活塞环,从而进一步提高活塞环的密封效果,延长其使用寿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强密封活塞环为开口的“C”型弹性圈,所述开口缝隙为一条中段与活塞环端面平行的三折线,其特点是折线相交处采用曲线过渡。
使用时,该强密封活塞环的安装方法与现有活塞环相同。由于其开口缝隙为一条曲线过渡的折线,因此来自两段缝隙的油压不会对中段产生使其张开的正压力,并且显然消除了应力集中,既提高了密封性能,又可延长使用寿命,一举两得。随着我国汽车等工业的迅速发展,本实用新型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内燃机活塞及活塞环的组装示意图。
图2是常见的结构活塞环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可用于汽车内燃机的强密封活塞环,其形状为开口的“C”型弹性圈,开口缝隙为一条两端基本与端面垂直、中段基本与端面平行的三折线,交接处圆角过渡。使用时,该强密封活塞环像
图1那样卡装在活塞端部的凹槽中,初装时的开口缝隙两端的间隙x不必严格控制。使用一段时间后,即使外环磨损,由于开口缝隙中段始终处于贴合状态,其密封效果也不会因间隙x变大而恶化。由于采用了圆角过渡,因此既消除了油压对中段的正压力,又避免了应力集中。本实施例的强密封活塞环结构简单,制造工艺方便,使用寿命超过活塞缸体等零件。
权利要求1.一种强密封活塞环,为开口的“C”型弹性圈,所述开口缝隙为一条中段与活塞环端面平行的三折线,其特征在于折线相交处采用曲线过渡。
2.如权利要求1的强密封活塞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线为圆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强密封活塞环,其结构为开口的“C”型弹性圈,所述开口缝隙为一条中段与活塞环端面平行的三折线,折线相交处采用曲线过渡。这样,来自两段缝隙的油压不会对中段产生使其张开的正压力,并且显然消除了应力集中,既提高了密封性能,又可延长使用寿命,一举两得。随着我国汽车等工业的迅速发展,本实用新型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F02F5/00GK2358231SQ9824233
公开日2000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1998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1998年10月9日
发明者王宜道 申请人:王宜道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