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的配气机构及其推杆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220303阅读:来源:国知局
依然能够抵顶弹簧座13,进而通过杆身I和第二接头12向挺柱3施加预紧力,避免挺柱3飞脱。
[0039]或者,还可以将弹簧5的一端与配气机构的其他部件固连,然后呈压缩状态抵接于弹簧座13,进而对弹簧座13产生一个指向第二接头12方向的作用力,使得第二接头12按压挺柱3 ;也就是说,弹簧5的具体安装形式不限,只要能够通过弹簧座13向第二接头12传递按压挺柱3的作用力即可。
[0040]请进一步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推杆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41]如图3所示,第一接头11可以为球窝,并能够与摇臂2球铰配合;第二接头12可以为球头,并与挺柱3形成球铰配合,如图1所示。相应的,摇臂2上设有与第一接头11配合的球头结构,挺柱3上设有与第二接头12配合的球窝或者球孔结构,以便通过球铰配合实现推杆4与摇臂2、推杆4与挺柱3的连接。
[0042]第一接头11和第二接头12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形式,只要能够实现推杆4与摇臂2和挺柱3的连接即可;具体结构形式可以参照现有技术,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0043]在上述基础上,第一接头11和第二接头12可以采用电阻焊或者摩擦焊的方式固连在所述杆身I上,可以减小推杆4的应力集中,同时保证其两端的连接强度;或者,第一接头11和第二接头12也可以采用插接式的连接方式,即将杆身I通过过盈配合分别插入第一接头11和第二接头12中,以实现第一接头11与杆身1、第二接头12与杆身I的连接;或者,第一接头11和第二接头12可以采用铆接等固定连接方式实现与杆身I的连接。
[0044]进一步,弹簧座13可以呈盘状设置,即弹簧座13可以为弹簧盘,此时,可以将弹簧座13套装在杆身I上,以便弹簧座13沿杆身I的周向环绕,并具有沿杆身I的径向向外伸出的径向伸出部分;当弹簧5套装在杆身I上,并与弹簧座13连接时,弹簧座13的径向伸出部能够有效地对弹簧5进行定位,防止其在压缩变形的过程中相对杆身I的轴向歪斜,以便弹簧5的变形产生足够的轴向压力,以按压挺柱3 ;通常情况下,弹簧5的内径略大于杆身I的外径,但当两者的差值较大时,弹簧5径向远离杆身I的距离较大,当弹簧座13设置为盘状结构时,其径向伸出杆身I的部分较长,能够与弹簧5充分接触,以保证对弹簧5定位的可靠性,使得弹簧5呈压缩状态安装在杆身I上。
[0045]更进一步,弹簧座13设置为盘状结构时,其外周边可以朝向第一接头11的方向弯折,以便弹簧座13以弹簧盘的中部构成弹簧5的安装位,借助其外周边对弹簧5进行限位,防止弹簧5径向移动而脱离弹簧座13,使得弹簧5始终处于压缩状态,进而通过弹簧5的弹性力对挺柱3施加预紧力。
[0046]所述弹簧座13的外周边是以杆身I的中轴线为参照的,靠近杆身I中轴线的方向为内,远离其中轴线的方向为外;所述弹簧座13的中部是相对于其外周边而言的,可以为由弹簧座13的中心向外延伸一定距离形成的中间区域,并非确定地指弹簧座13的正中间。此外,弹簧座13还可以与杆身I同轴设置,即以杆身I贯穿弹簧座13的中心,则杆身I的径向即为弹簧座13的径向,弹簧5套装在杆身I外部时,弹簧座13与弹簧5同轴,能够对弹簧5进行更有效的定位。
[0047]实现弹簧座13与杆身I固定的方式多样,可以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将弹簧座13固连在杆身I上;或者,可以将弹簧座13 —体成型于杆身I上;或者,弹簧座13还可以采用插接等其他连接方式固定在杆身I上。
[0048]其中,杆身I可以为中空管,即杆身I可以具有贯穿设置的中空腔体,具体地,杆身I可以为冷轧空心钢管;第一接头11和第二接头12可以为合金钢,此时,可以有效降低推杆4的重量,以便弹簧5的作用力有效地作用于推杆4,进而通过推杆4按压挺柱3。当然,杆身1、第一接头11、第二接头12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制成。
[0049]当杆身I设置为中空管时,还可以在第一接头11和第二接头12上设置通孔,以便与杆身I的中空腔体连通;即可以在第一接头11上设置第一通孔111,第二接头12上设置第二通孔121,并将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21均与杆身I的中空腔体连通,形成一个贯通推杆4的通道,该通道可以作为润滑油的油道,以实现推杆4的内部走油润滑,无需为推杆4额外设置润滑油路,进而简化了配气机构的结构;再者,推杆4的内部走油润滑,能够使得润滑油有效流动至润滑推杆4与摇臂2、推杆4与挺柱3的连接处,进而减小相对摩擦,降低能量损失。
[0050]需要说明的是,发动机的配气机构中部件较多,结构较为复杂,本文仅对其推杆4和与其相连的结构进行了详细说明,其他未尽之处请参见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0051]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发动机的配气机构及其推杆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推杆(4),包括杆身(I)以及设置在其两端的第一接头(11)和第二接头(12),所述第一接头(11)和第二接头(12)分别用于连接摇臂(2)和挺柱(3),其特征在于,所述杆身(I)上还设有用于安装弹簧(5)的弹簧座(13),以便所述挺柱(3)抵顶所述推杆(4)时压缩所述弹簧(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座(13)呈盘状套装在所述杆身(I)上,且其外周边朝向所述第一接头(11)弯折,以便其中部形成所述弹簧(5)的安装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座(13)采用激光焊接固连在所述杆身⑴上。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杆身(I)为中空管,所述第一接头(11)和第二接头(12)均具有与所述杆身(I)的中空腔体连通的通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11)和所述第二接头(12)采用电阻焊或者摩擦焊的方式固连在所述杆身(I)上;或者所述杆身(I)通过过盈配合插入所述第一接头(11)和所述第二接头(12)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11)为能够与所述摇臂(2)球铰配合的球窝。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头(12)为能够与所述挺柱(3)球铰配合的球头。
8.一种发动机的配气机构,包括摇臂⑵、挺柱(3)和推杆(4),所述推杆(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摇臂(2)和挺柱(3)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4)为上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推杆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装在所述杆身(I)外部的弹簧(5)以及与所述摇臂(2)相连的摇臂轴(6),所述摇臂轴(6)上固连有弹簧上座(7),所述弹簧上座(7)与所述弹簧座(13)呈预定距离,以便所述挺柱(3)抵顶所述推杆(4)时压缩所述弹簧(5)。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上座(7)通过螺栓(8)连接固定在所述摇臂轴(6)上。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的配气机构及其推杆,其结构简单,能够对挺柱施加预紧力,降低挺柱飞脱的风险。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推杆,包括杆身以及设置在其两端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分别用于连接摇臂和挺柱,所述杆身上还设有用于安装压缩弹簧的弹簧座,以便所述挺柱抵顶所述推杆时压缩所述弹簧。本发明的推杆设有用于安装弹簧的弹簧座,则当挺柱抵顶推杆时能够压缩所述弹簧,进而通过压缩弹簧所产生的弹性力作用于第二接头,并通过第二接头作用于挺柱,对挺柱施加一个指向凸轮的按压力,使得挺柱与凸轮保持接触,避免挺柱飞脱,保证了配气机构的工作可靠性。
【IPC分类】F01L1-14, F01L3-10
【公开号】CN104533560
【申请号】CN201410830667
【发明人】王刚, 徐得石, 王飞
【申请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