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汽轮发电机组的处理方法_2

文档序号:8250505阅读:来源:国知局
r>[0034] 采集发电机的后端水平方向的轴振和瓦振,进行频谱分析得到发电机的后端水平 方向的频谱图,由频谱图中找出轴振工频分量b, W及主要分量频率a处的分量C,;
[00巧]采集发电机的前端垂直方向的轴振和瓦振,进行频谱分析得到发电机的前端垂直 方向的频谱图,由频谱图中找出轴振工频分量bs W及主要分量频率a处的分量C3 ;
[0036] 采集发电机的前端水平方向的轴振和瓦振,进行频谱分析得到发电机的前端水平 方向的频谱图,由频谱图中找出轴振工频分量b4 W及主要分量频率a处的分量C4 ;
[0037] S2 ;分别比较bi与bg,Cl与C2、C3、C4是否接近;若bi与bg接近,Cl与C2、C3、C4不 接近,判定发电机的后端垂直方向的振动源于拾振环节异常,继续下述步骤S3 ;若bi与b2 不接近,Cl与C,、〇3、C4接近,判定发电机的后端垂直方向的振动源于转子不平衡或支撑刚 度不够,则检查转子平衡或增加支撑刚度;
[0038] S3 ;检查在线振动传感器和/或电缆是否受电磁干扰而引起拾振环节异常,若是, 设置屏蔽装置来消除电磁干扰;若不是,判定拾振环节异常源于传感器支架的共振,采用有 限元分析方法计算传感器支架的固有频率f ;
[0039] S4 ;改变传感器支架的固有频率f来避免共振,消除拾振环节异常,从而消除轴瓦 振动。
[0040] 结合图1,在步骤S1中,发电机的后端垂直方向即是图1中8处垂直方向,此处简 称为8V方向,在【背景技术】里提到信号采集是通过在线振动传感器获得,而在线振动传感器 实际安装于一传感器支架上。参照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传感器支架100的结构示意图,传 感器支架100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板110、水平设于支撑板顶部一侧的接触板120、水平设 于支撑板另一侧的瓦振测量机构130 W及设于瓦振测量机构130下方的轴振测量机构140。 其中,接触板120与半速发电机(半速发电机是相对全速发电机而言的,是指汽轮机组正常 运行时的转速是全速发电机的一半)励端轴瓦固定连接,形成刚性结构。瓦振测量机构130 用于间接地测量半速发电机励端轴瓦的瓦振情况,轴振测量机构140固定于支撑板110的 下部,用于间接地测量半速发电机励端轴瓦的轴振情况。当接触板120与半速发电机励端 轴瓦固定之后,整个传感器支架相当于一个简支梁,一点固定,一端自由。通过对传感器固 定支架工作状态和发电机进行状态下进行模拟仿真,包括相应的静、动态分析计算,来评价 其性能。
[0041] 实际在步骤S1执行中,通过上述在线振动传感器采集到的发电机8V的轴振和瓦 振,进行频谱分析,得到了发电机8V处的振动频谱图,请参考图4和图5,从图中可W看出, 轴振和瓦振值均显示在10?1000化范围内且主要W 100化频率分量为主,即是上述的主 要分量频率a为lOOHz,且在100化的分量约为70 ym。本实施例中,对发电机的后端水平 方向即細的信息采集,同时,由于发电机的前端垂直方向即7V与水平方向7H的振动正常, 故对7V和7H也进行信息采集,用来与异常的8V进行对比,便于查找原因。结合图6,将8V 与8H/7V/7H的在线轴振频谱图进行对比,表明8V与細的轴振工频分量bi与b2均在15 y m 左右,而7V/7H的轴振工频分量均为10 y m左右;8V轴振a即100化分量Cl约为70 y m,而 8H、7V与7H各轴振的a即lOOHz分量C2、C3、C4均小于5 y m。
[0042] 由于本身已知振动异常出现在8V处,故在进行数据比较时,通常只出现上述两种 比较结果,即bi与b2接近,Cl与C2、〇3、C4不接近,判定8V的振动源于拾振环节异常,继续 下述步骤S3,或者bi与b2不接近,Cl与C2、C3、C4接近,判定工8V的振动源于转子不平衡或 支撑刚度不够,检查转子平衡或增加支撑刚度。需要说明的是,该里进行数据比较时的"接 近"是通过在经验范围内的归纳,针对具体情况,具体确定,所W此处无具体范围确定是否 为接近。本实施例中根据采集信息为前一种结果,即bi与b2接化Cl与C2、C3、C4不接近, 判定8V的振动源于拾振环节异常,继续下述步骤S3。
[0043] 具体地,在步骤S3中,采用信号屏蔽试验来检查在线振动传感器和/或电缆是否 受电磁干扰而引起拾振环节异常。而信号屏蔽试验包括W下步骤:
[0044] Sa ;在传感器支架100上设置速度传感器,并于所述速度传感器上设置电磁干扰 屏蔽罩;
[0045] Sb ;将已做过所述电磁干扰屏蔽处理的速度传感器采集的参数,即振动值和频谱, 与所述未做屏蔽处理的在线振动传感器采集的振动值和频谱比对,若比对结果一致,贝阳 除在线振动传感器和/或电缆是否受电磁干扰而引起拾振环节异常,若比对结果不一致, 则说明在线振动传感器和/或电缆是受电磁干扰而引起拾振环节异常,则进行S3中对线振 动传感器和/或电缆设置屏蔽装置来消除电磁干扰的步骤。
[0046] 参照图7,为上述步骤Sa使用的电磁干扰屏蔽罩200结构剖示图。电磁干扰屏蔽罩 200包括上、下对接的上屏蔽罩210和下屏蔽罩220,将所述速度传感器置于上屏蔽罩210 和下屏蔽罩220围合的空间内,所述速度传感器的引出线为双绞线,由上屏蔽罩210顶部引 出。本实施例中,上屏蔽罩210和下屏蔽罩220均为铅制品。为确保电磁屏蔽效果,铅制上 屏蔽罩210和下屏蔽罩220分别采用两段DM0铅管,与2mm厚铅板焊接制作成法兰,铅板 上四周开4个10mm螺栓孔,通过铅制的固定螺栓230将法兰紧固。该样,上屏蔽罩210和 下屏蔽罩220并共同组成了一个导电、封闭的屏蔽罩,速度传感器安装于屏蔽罩内,顶部开 孔用于引出速度传感器的双绞线,双绞线外包裹双屏蔽层。
[0047] 本实施例中,固定螺栓230带有绝缘套管240,该是为了防止由于屏蔽罩接地从而 破坏发电机的绝缘。同时绝缘套管240也将固定螺栓230与用于放置速度传感器的支架铁 板250进行隔离,从而避免支架铁板250传递的电磁干扰。上屏蔽罩210与支架铁板250 之间,支架铁板250与下屏蔽罩220之间分别设有绝缘垫片260,绝缘垫片260为环氧树脂 或云母片,该样,避免上屏蔽罩210、下屏蔽罩220与支架铁板250直接接触,最终避免支架 铁板250传递的电磁干扰。
[0048] 本实施例中,支架铁板250为钢板材质,具体为Q235碳钢。绝缘套管240的套筒 外径12mm,厚度1. 5?2mm。
[0049] 需要说明的是,电磁干扰屏蔽罩200需接地,其具体接地方式为将双绞线的屏蔽 层做为引出线,一端与电磁干扰屏蔽罩200连接,另一端在外部接地。
[0050] 由于铅是良好的导体,根据静电屏蔽的原理,如图8所示,利用电磁干扰屏蔽罩 200上由外场产生的感应效应来抵御外场的影响,从而为"保护区"设立了屏障,抑制了外界 的干扰,使得铅制电磁干扰屏蔽罩200内部的磁场强度为零,消除了交变磁场对速度传感 器的影响。
[0051] 如图9所示,双屏蔽结构包括;内屏蔽层270和外屏蔽层280,其中,内屏蔽层270 包裹有双绞线290,内屏蔽层270是铜丝,外屏蔽层280包裹有内屏蔽层,外屏蔽层280是钢 丝。速度传感器的引出线一般采用传统的同轴电缆,但本发明提供了设有双屏蔽结构的双 绞线,具有良好的磁场屏蔽效果,在速度传感器导线输出信号的环节也消除了磁场的影响。
[0052] 本实施例中通过为速度传感器设置屏蔽装置,并提出了速度传感器的引出导线的 双屏蔽结构从而对引出导线进行磁场屏蔽,充分消除了电磁干扰的影响。
[0053] 结果显示,增设的速度传感器振动测量幅值及其10?1000化范围内频谱与8V在 线瓦振测量结果一致。据此可判断在8V在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