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分配器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976271阅读:来源:国知局
6个流体出口 514布置在同一个圆环上,但分布在不同的半周上。6个流体进口 512位于同一个半周(图5中位于左侧半周)、6个流体出口 514位于另一个半周(图5中位于右侧半周)。流体进口 512和流体出口 514分别通过各自的进流道113 (用虚线表示)和出流道115 (用虚线表示)与圆柱孔连通,转轴102上具有通孔121 (同样用虚线表示)。这样,当转轴102旋转一周时,每一个流体通路被导通两次,而6个流体通路是以30度彼此间隔,转轴每旋转30度,导通一个流体通道。如此即使得流体通路的开闭频率和动力装置转速形成两倍倍率。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图5中以6个流体通道为例进行说明,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流体通道的数量,并调节间隔的角度,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如图6所示,图6揭示了多个流体分配器并联的结构视图。在图6中,两个如图1?图3所示的流体分配器并联,它们的转轴通过齿轮组互相啮合而联动。两个流体分配器的转轴分别连接到各自的动力装置601和602,其中一个动力装置为工作动力装置,工作动力装置驱动两个转轴旋转,另一个动力装置为后备动力装置,后备动力装置处于空转状态。如果工作动力装置出现故障,在检测到工作动力装置故障后,后备动力装置自动成为工作动力装置,继续驱动两个转轴旋转。由此,两个动力装置形成冗余配置,使得并联的流体分配器具有更高的运行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图6中以两个流体分配器为例进行说明,但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将该种配置扩展到多个的情况,即:多个流体分配器并联,多个流体分配器的转轴通过齿轮相互咬合而联动。多个流体分配器的转轴分别连接到各自的动力装置,其中一个动力装置为工作动力装置,工作动力装置驱动所有的转轴旋转,其余动力装置为后备动力装置,后备动力装置处于空转状态。工作动力装置出现故障,后备动力装置的其中之一成为工作动力装置,驱动所有的转轴旋转。
[0037]通过并联多个流体分配器,在获得冗余配置的同时,还可以获得以下效果:更多的布置流体通路的空间以容纳更多流体通路、流体通路的开闭频率和动力装置转速之间更宽的倍率范围。
[0038]参考图4所示,图4是图3中A-A向的剖面结构图,其中揭示了泄流槽的结构。前面已经描述,转轴102于圆柱孔111是紧密滑动配合,转轴102与圆柱孔111的尺寸精密匹配,转轴102能在圆柱孔111中以很低的摩擦阻力转动,但两者间的间隙不会造成显著的流体泄漏。在流体被加压的应用中,在紧密滑动配合中,依旧会存在流体泄漏的情况,在转轴102和圆柱孔111的间隙中会出现少量的流体泄漏。由于压盖103和油封将壳体101和转轴102整体上密封,因此在壳体101内设置泄流槽118,泄流槽118用于收集从转轴102和圆柱孔111的间隙中渗出的流体,泄流槽118的的两端分别与圆柱孔111连通,泄流槽118的中部还与回液管119连通,回液管119连接到流体进口,泄流槽118从圆柱孔111中回收渗出的流体,这些回收的流体会被重新收集并再次进入到流体进口中重新使用。
[0039]本实用新型的流体分配器使用壳体和转轴的方式来控制流体通路的开闭,简化了结构。较为简单的结构更能使用高温高压等工作环境,故障率能够降低。此外,通过进流道和出流道的布置方案,能够改变转轴转速和流体通路开闭频率之间的倍率,使得该流体分配器能够适应更广泛的开闭频率。多个流体分配器能互相并联形成冗余结构,进一步提高运行的稳定性。
[0040]上述实施例是提供给熟悉本领域内的人员来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熟悉本领域的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思想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种种修改或变化,因而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被上述实施例所限,而应该是符合权利要求书提到的创新性特征的最大范围。因此,根据不同需要可以多个并联,也可多个通路。
【主权项】
1.一种流体分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壳体的中心具有圆柱孔,圆柱孔中设置转轴,转轴与圆柱孔紧密滑动配合; 壳体上开设有流体进口,流体进口具有与圆柱孔连通的进流道; 壳体上开设有流体出口,流体出口具有与圆柱孔连通的出流道; 流体进口与流体出口对应; 所述转轴上具有通道,转轴旋转和/或在壳体中轴向移动,通道的一端对准流体进口的进流道,此时通道的另一端对准流体出口的出流道,所述流体进口、进流道、出流道和流体出口形成流体通路; 转轴旋转和/或在壳体中轴向移动,通道的一端与流体进口的进流道偏离,此时通道的另一端与流体出口的出流道也偏离,所述流体进口、进流道、出流道和流体出口形成的流体通路关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分配器,其特征在于, 壳体上开设有一组流体进口,每一流体进口具有与圆柱孔连通的进流道; 壳体上开设有一组流体出口,每一流体出口具有与圆柱孔连通的出流道; 流体进口与流体出口 一一对应,进流道与出流道也一一对应; 所述转轴旋转和/或在壳体中轴向移动,通道的一端对准一个进流道,此时通道的另一端对准对应的一个出流道,对应的流体进口、进流道、出流道和流体出口形成流体通路;转轴旋转和/或在壳体中轴向移动,通道的一端与该进流道偏离,此时通道的另一端对应的出流道也偏离,所述流体进口、进流道、出流道和流体出口形成的流体通路关闭。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流体分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轴连接到动力装置; 所述动力装置驱动转轴旋转,通过调节转轴的转速调节所述流体通道的开闭速率以控制流体的流量; 或者所述动力装置驱动转轴在壳体中轴向移动,通过调节转轴的轴向位置调节所述流体通道的开闭速率以控制流体的流量; 或者动力装置驱动转轴驱动旋转并且在壳体中轴向移动,通过调节转轴的转速和转轴的轴向位置调节所述流体通道的开闭速率以控制流体的流量。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分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轴的转速减低,流体通道的开闭速率降低,流体通道的打开时间增加,流体流量增加; 所述转轴的转速增高,流体通道的开闭速率增加,流体通道的打开时间缩短,流体流量减少; 所述转轴在壳体中的轴向移动,通道与进流道和出流道导通的面积增加,流体流量增加; 所述转轴在壳体中的轴向移动,通道与进流道和出流道导通的面积减小,流体流量减小。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组进流道和一组出流道被配置成:转轴每旋转一周,所述流体通路导通一次。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组进流道和一组出流道被配置成:转轴每旋转一周,所述流体通路导通多次。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分配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流体分配器并联,多个流体分配器的转轴通过齿轮相互咬合而机械联动。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体分配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流体分配器的转轴分别连接到各自的动力装置,其中一个为工作动力装置,驱动所有的转轴旋转,其余为后备动力装置,处于空转状态。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流体分配器,其特征在于,当工作的动力装置出现故障,后备动力装置的其中之一成为工作动力装置,驱动所有的转轴旋转。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流体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中还开设有泄流槽,所述泄流槽与所述圆柱孔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流体分配器,包括壳体和转轴。壳体的中心具有圆柱孔,圆柱孔中设置转轴,转轴与圆柱孔紧密滑动配合。壳体上开设有流体进口,流体进口具有与圆柱孔连通的进流道。壳体上开设有流体出口,流体出口具有与圆柱孔连通的出流道。流体进口与流体出口对应。转轴上具有通道,转轴旋转和/或在壳体中轴向移动,通道的一端对准流体进口的进流道,此时通道的另一端对准流体出口的出流道,流体进口、进流道、出流道和流体出口形成流体通路。转轴旋转和/或在壳体中轴向移动,通道的一端与流体进口的进流道偏离,此时通道的另一端与流体出口的出流道也偏离,流体进口、进流道、出流道和流体出口形成流体通路关闭。
【IPC分类】F02M51/06, F02M61/04, F16K11/085, F02M61/16
【公开号】CN204627826
【申请号】CN201520324424
【发明人】林易, 郑国璋, 戴述礼, 郭建玲, 徐兆坤, 王淑平, 梁志中
【申请人】上海夏雪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9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