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油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19731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化油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化油器,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包括阀壳、固定组件、主油针和泡沫管,阀壳具有雾化腔室、进气口、出气口、混合腔室和浮筒室,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连通混合腔室,泡沫管位于雾化腔室内,且泡沫管通过连接件与阀壳连接,连接件用于限制泡沫管绕其轴心线方向相对于阀壳转动,进气口连通雾化腔室,雾化腔室通过泡沫管的侧壁连通泡沫管的管腔;主油针通过固定组件与阀壳连接。在组装化油器前,先将主油针通过固定组件与阀壳固定,然后在将其他零件安装上去,主油针与主喷嘴之间的距离都能有所保证,确保化油器的出油量和进气量保持一个完美的空燃比。
【专利说明】
化油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化油器。
【背景技术】
[0002]化油器是在发动机工作产生的真空作用下,将一定比例的汽油与空气混合的机械装置。化油器作为一种精密的机械装置,它利用吸入空气流的动能实现汽油的雾化的。它对发动机的重要作用可以称之为发动机的“心脏”。其完整的装置应包括起动装置、怠速装置、中等负荷装置、全负荷装置、加速装置。化油器会根据发动机的不同工作状态需求,自动配比出相应的浓度,输出相应的量的混合气,为了使配出的混合气混合的比较均匀,化油器还具备使燃油雾化的效果,以供机器正常运行。化油器主油针与主喷嘴的配合间隙决定着出油量,在等真空化油器中,由于车况车速的不同,发动机负压决定等真空化油器主油针的高度,在高度不同的情况下,主油针与主喷嘴的间隙也会不同,故出油量也不同。
[0003]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的化油器至少存在以下缺点:现有的化油器在组装时,每次的偏差不同,最后的化油器的主油针与主喷嘴的间隙也不同,因此化油器之间的性能差异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油器,以改善现有化油器在组装时每次偏差太大导致化油器之间的性能差异较大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0006]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化油器,包括阀壳、固定组件、主油针和泡沫管,其中:
[0007]所述阀壳具有雾化腔室、进气口、出气口、混合腔室和浮筒室,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分别连通所述混合腔室,所述泡沫管位于所述雾化腔室内,且所述泡沫管通过连接件与所述阀壳连接,所述连接件用于限制所述泡沫管绕其轴心线方向相对于所述阀壳转动,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雾化腔室,所述雾化腔室通过所述泡沫管的侧壁连通所述泡沫管的管腔;所述主油针通过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阀壳连接。
[000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化油机在阀壳上安装有固定组件,在组装化油器前,先将主油针通过固定组件与阀壳固定,然后在将其他零件安装上去,这样每次组装完成后,主油针与主喷嘴之间的距离都能有所保证,确保化油器的出油量和进气量保持一个完美的空燃比。
[000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座和卡子,所述固定座与所述阀壳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设置有一个空腔,所述主油针插接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卡子用于固定所述固定座和所述主油针。
[0010]安装时,先将主油针插入固定座内,然后通过卡子对主油针进行定位和固定。
[0011 ]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设置有两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线沿所述空腔的径向延伸,且所述两个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空腔的同一直径上,所述主油针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线沿所述主油针的径向延伸,所述卡子设置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以及两个所述第一通孔。
[0012]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对准时,其安装精度非常高,以此来保证主油针与主喷嘴之间的相对距离,从而控制空燃比。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第二通孔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凸出部的横截面呈矩形。
[0014]矩形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定位和固定的作用更为突出和精确。
[0015]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呈压缩状态的弹簧,所述弹簧与所述主油针同轴,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油针连接。
[0016]弹簧的设置可以让主油针随时都与卡子紧密贴合,避免化油机因外部原因导致主油针晃动,从而保证主油针与主喷嘴的相对距离。
[0017]进一步地,所述阀壳设置有通道,所述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浮筒室连通,所述通道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
[0018]通道可以连通浮筒室和外界,使浮筒室随时都可以保持与外界相通的压强,由进气口和出气口组成的喉管呈蜂腰状,两头大中间小,其中间咽喉处的截面积最小。当发动机启动时活塞下行产生吸力,吸入的气流经过咽喉处时速度最大,静压力却最低,故喉管压力小于大气压力,也就是说喉管咽喉处与浮子室之间产生了压力差,即有了人们常说的〃真空度",压力差愈大真空度愈大。汽油在真空度的作用下从喷管出油口喷出,因为喉管咽喉处的空气流速是汽油流速的25倍,因此喷管喷出的油流即被高速的空气流冲散,形成大小不等的雾状颗粒,即“雾化”。
[0019]进一步地,所述化油器还包括控油机构,所述控油机构用于控制所述浮筒室内的油量。
[0020]当浮筒室内的油量达到一定的量时,化油机才可以正常工作,但浮筒室内油过多的话会导致油的浪费,从而提供使用成本,控油机构可以控制浮筒室内的油量保持在一个合理范围内。
[0021]进一步地,所述控油机构包括浮块、连杆和阀座,所述浮块位于所述浮筒室内,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浮块和所述阀座连接,所述阀壳设置有储油室,所述储油室的底部通过一个开口与所述浮筒室连通,所述阀座位于所述开口内,所述阀座与所述浮块同步滑动,所述阀座相对于所述阀壳滑动令所述开口打开或者关闭。
[0022]当浮筒室内油量过少时,阀座随浮块一起下降,此时开口打开,储油腔内的油进入浮筒室,为浮筒室补充油量;在浮筒室内油液增多的过程中,阀座随浮块慢慢向上移动,当浮筒室内油量足够时,阀座恰好将开口完全封闭,以此保持浮筒室内的油液在一个合理范围内。
[0023]进一步地,所述化油机还包括怠速喷油机构,所述怠速喷油机构安装在所述阀壳上,所述怠速喷油机构的输入端与所述浮筒室连通,所述怠速喷油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出气口连通。
[0024]在发动机刚启动前,化油器内并没有压差,因此油液不能被喷出并雾化,怠速喷油机构可以提供油液来是发动机完成启动。
[0025]进一步地,所述怠速喷油机构上设置有辅助空气进气通道,所述辅助空气进气通道可导入空气进入所述怠速喷油机构内,所述辅助空气进气通道与所述怠速喷油机构的输出端连通。
[0026]在怠速喷油机构设置辅助空气进气通道和可以让油液在进入出气口前与空气混合的更均匀。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是:
[002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化油机在阀壳上安装有固定组件,在组装化油器前,先将主油针通过固定组件与阀壳固定,然后在将其他零件安装上去,这样每次组装完成后,主油针与主喷嘴之间的距离都能有所保证,确保化油器的出油量和进气量保持一个完美的空燃比。
【附图说明】
[0029]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化油器的示意图;
[0030]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化油器的阀壳的示意图;
[0031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化油器的主油针的示意图;
[0032]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化油器的固定组件的剖视图;
[0033]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化油器的固定座的剖视图。
[0034]图中:
[0035]阀壳101;出气口 102;进气口 103;固定组件104 ;主油针105 ;混合腔室106 ;雾化腔室107;浮筒室108;卡子109;固定座110;凸出部111;第一通孔112。
【具体实施方式】
[0036]化油器是在发动机工作产生的真空作用下,将一定比例的汽油与空气混合的机械装置。化油器作为一种精密的机械装置,它利用吸入空气流的动能实现汽油的雾化的。它对发动机的重要作用可以称之为发动机的“心脏”。其完整的装置应包括起动装置、怠速装置、中等负荷装置、全负荷装置、加速装置。化油器会根据发动机的不同工作状态需求,自动配比出相应的浓度,输出相应的量的混合气,为了使配出的混合气混合的比较均匀,化油器还具备使燃油雾化的效果,以供机器正常运行。化油器主油针与主喷嘴的配合间隙决定着出油量,在等真空化油器中,由于车况车速的不同,发动机负压决定等真空化油器主油针的高度,在高度不同的情况下,主油针与主喷嘴的间隙也会不同,故出油量也不同。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的化油器至少存在以下缺点:现有的化油器在组装时,每次的偏差不同,最后的化油器的主油针与主喷嘴的间隙也不同,因此化油器之间的性能差异较大。
[0037]为了使上述问题得到改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化油器,包括阀壳、固定组件、主油针和泡沫管,其中:所述阀壳具有雾化腔室、进气口、出气口、混合腔室和浮筒室,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分别连通所述混合腔室,所述泡沫管位于所述雾化腔室内,且所述泡沫管通过连接件与所述阀壳连接,所述连接件用于限制所述泡沫管绕其轴心线方向相对于所述阀壳转动,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雾化腔室,所述雾化腔室通过所述泡沫管的侧壁连通所述泡沫管的管腔;所述主油针通过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阀壳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化油机在阀壳上安装有固定组件,在组装化油器前,先将主油针通过固定组件与阀壳固定,然后在将其他零件安装上去,这样每次组装完成后,主油针与主喷嘴之间的距离都能有所保证,确保化油器的出油量和进气量保持一个完美的空燃比。
[0038]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3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上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40]因此,以上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41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4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夕卜,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4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4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5]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化油器,包括阀壳101、固定组件104、主油针105和泡沫管,其中:
[0046]阀壳101具有雾化腔室107、进气口 103、出气口 102、混合腔室106和浮筒室108,进气口 103和出气口 102分别连通混合腔室106,泡沫管位于雾化腔室107内,且泡沫管通过连接件与阀壳101连接,连接件用于限制泡沫管绕其轴心线方向相对于阀壳101转动,进气口103连通雾化腔室107,雾化腔室107通过泡沫管的侧壁连通泡沫管的管腔;
[0047]固定组件104包括固定座110和卡子109,固定座110与阀壳101固定连接,固定座110设置有一个空腔,主油针105插接于空腔内,固定座110还设置有两个第一通孔112,第一通孔112的中心线沿空腔的径向延伸,且两个第一通孔112位于空腔的同一直径上,主油针105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中心线沿主油针105的径向延伸,卡子109设置有凸出部111,凸出部111穿过第二通孔以及两个第一通孔112。第一通孔112和第二通孔对准时,其安装精度非常高,以此来保证主油针105与主喷嘴之间的相对距离,从而控制空燃比。
[0048]卡子109用于固定固定座110和主油针105,固定组件104可以固定主油针105与泡沫管的相对高度。
[004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化油机在阀壳101上安装有固定组件104,在组装化油器前,先将主油针105通过固定组件104与阀壳101固定,然后在将其他零件安装上去,这样每次组装完成后,主油针105与主喷嘴之间的距离都能有所保证,确保化油器的出油量和进气量保持一个完美的空燃比。
[0050]这里涉及到一个“空燃比”的概念,所谓空燃比是指空气质量与燃油质量之比,科学家认为I公斤汽油完全燃烧约需14.7公斤空气,即空燃比为14.7:1,这种空燃比的混合气称为标准混合气,由于这个数值在实践中难以实现,所以又称为〃理论混合气〃。空燃比大于标准混合气的称为稀混合气,小于标准混合气的称为浓混合气。
[0051]其中,第一通孔112的横截面呈矩形,第二通孔的横截面呈矩形,凸出部111的横截面呈矩形。矩形的第一通孔112和第二通孔定位和固定的作用更为突出和精确。
[0052]固定机构还可以设置呈压缩状态的弹簧,弹簧与主油针105同轴,弹簧位于空腔内,弹簧的一端与固定座110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主油针105连接。弹簧的设置可以让主油针105随时都与卡子109紧密贴合,避免化油机因外部原因导致主油针105晃动,从而保证主油针105与主喷嘴的相对距离。
[0053]在阀壳101内设置有通道,通道的一端与浮筒室108连通,通道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通道可以连通浮筒室108和外界,使浮筒室108随时都可以保持与外界相通的压强,由进气口 103和出气口 102组成的喉管呈蜂腰状,两头大中间小,其中间咽喉处的截面积最小。当发动机启动时活塞下行产生吸力,吸入的气流经过咽喉处时速度最大,静压力却最低,故喉管压力小于大气压力,也就是说喉管咽喉处与浮子室之间产生了压力差,即有了人们常说的"真空度",压力差愈大真空度愈大。汽油在真空度的作用下从喷管出油口喷出,因为喉管咽喉处的空气流速是汽油流速的25倍,因此喷管喷出的油流即被高速的空气流冲散,形成大小不等的雾状颗粒,即“雾化”。
[0054]化油器还包括控油机构,控油机构用于控制浮筒室108内的油量。当浮筒室108内的油量达到一定的量时,化油机才可以正常工作,但浮筒室108内油过多的话会导致油的浪费,从而提供使用成本,控油机构可以控制浮筒室108内的油量保持在一个合理范围内。
[0055]其中,控油机构包括浮块、连杆和阀座,浮块位于浮筒室108内,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浮块和阀座连接,阀壳101设置有储油室,储油室的底部通过一个开口与浮筒室108连通,阀座位于开口内,阀座与浮块同步滑动,阀座相对于阀壳101滑动令开口打开或者关闭。当浮筒室1 8内油量过少时,阀座随浮块一起下降,此时开口打开,储油腔内的油进入浮筒室108,为浮筒室108补充油量;在浮筒室108内油液增多的过程中,阀座随浮块慢慢向上移动,当浮筒室108内油量足够时,阀座恰好将开口完全封闭,以此保持浮筒室108内的油液在一个合理范围内。
[0056]化油机还包括怠速喷油机构,怠速喷油机构安装在阀壳101上,怠速喷油机构的输入端与浮筒室108连通,怠速喷油机构的输出端与出气口 102连通。在发动机刚启动前,化油器内并没有压差,因此油液不能被喷出并雾化,怠速喷油机构可以提供油液来是发动机完成启动。
[0057]怠速喷油机构上设置有辅助空气进气通道,辅助空气进气通道可导入空气进入怠速喷油机构内,辅助空气进气通道与怠速喷油机构的输出端连通。在怠速喷油机构设置辅助空气进气通道和可以让油液在进入出气口 102前与空气混合的更均匀。
[005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化油机在阀壳上安装有固定组件,在组装化油器前,先将主油针通过固定组件与阀壳固定,然后在将其他零件安装上去,这样每次组装完成后,主油针与主喷嘴之间的距离都能有所保证,确保化油器的出油量和进气量保持一个完美的空燃比。
[005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化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壳、固定组件、主油针和泡沫管,其中: 所述阀壳具有雾化腔室、进气口、出气口、混合腔室和浮筒室,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分别连通所述混合腔室,所述泡沫管位于所述雾化腔室内,且所述泡沫管通过连接件与所述阀壳连接,所述连接件用于限制所述泡沫管绕其轴心线方向相对于所述阀壳转动,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雾化腔室,所述雾化腔室通过所述泡沫管的侧壁连通所述泡沫管的管腔;所述主油针通过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阀壳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座和卡子,所述固定座与所述阀壳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设置有一个空腔,所述主油针插接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卡子用于固定所述固定座和所述主油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设置有两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线沿所述空腔的径向延伸,且所述两个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空腔的同一直径上,所述主油针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线沿所述主油针的径向延伸,所述卡子设置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以及两个所述第一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第二通孔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凸出部的横截面呈矩形。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呈压缩状态的弹簧,所述弹簧与所述主油针同轴,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油针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壳设置有通道,所述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浮筒室连通,所述通道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化油器还包括控油机构,所述控油机构用于控制所述浮筒室内的油量。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油机构包括浮块、连杆和阀座,所述浮块位于所述浮筒室内,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浮块和所述阀座连接,所述阀壳设置有储油室,所述储油室的底部通过一个开口与所述浮筒室连通,所述阀座位于所述开口内,所述阀座与所述浮块同步滑动,所述阀座相对于所述阀壳滑动令所述开口打开或者关闭。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化油机还包括怠速喷油机构,所述怠速喷油机构安装在所述阀壳上,所述怠速喷油机构的输入端与所述浮筒室连通,所述怠速喷油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出气口连通。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怠速喷油机构上设置有辅助空气进气通道,所述辅助空气进气通道可导入空气进入所述怠速喷油机构内,所述辅助空气进气通道与所述怠速喷油机构的输出端连通。
【文档编号】F02M7/12GK205503309SQ201620313344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4日
【发明人】邓富盛
【申请人】重庆平山泰凯化油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