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块电极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76459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炭块电极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炭块电极的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工业产品的各种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金属铝 由于其强度高,重量轻,耐腐蚀的优点,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现有的铝 的加工大多是通过电解的方法完成的。用这种方法电解氧化铝,需要用到 炭块电极。有些产量较大的设备中,需要的炭块电极的体积也非常大,而 且要求炭块为矩形,因此非常难以加工。在加工这样的大体积炭块电极时, 往往需要较大的模具。现有的模具加工的炭块表面不够平整,而且在加工 炭块时加热也不够均匀,造成使用时的种种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炭块电极的模具,其结构简单, 便于制作,而且加工出来的炭块电极能够外形平整,加工时可均匀对炭块 电极进行加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炭块电极的模具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内 缘为圆形的上部和内缘为矩形的下部,所述上部和下部通过中部相连接,
所述中部的内缘由上部的圆形内缘平滑过渡至下部的矩形内缘;在中部和 下部的内缘四周设置有容纳加热棒的加热孔。
作为本发明炭块电极的模具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下部内缘周围的加
热孔随下部内缘呈方形分布。
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加工出外形平整的炭块,而且加工时可使 炭块均匀受热,大大提高了炭块电极的质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炭块电极的模具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炭块电极的模具的剖视图2为本发明炭块电极的模具的左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l.上部;2.中部;3.下部;4.下部周围的加热孔;5.
中部周围的加热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炭块电极的模具,包括内缘为圆形的上部1和内
缘为矩形的下部3,所述上部1和下部3通过中部2相连接,所述中部2的 内缘由上部1的圆形内缘平滑过渡至下部3的矩形内缘;在中部2的内缘 四周设置有容纳加热棒的加热孔5,下部3的内缘四周设置有容纳加热棒的 加热孔4。
如图2所示,所述中部2内缘周围的加热孔5随上部内缘呈圆形分布。 所述下部3内缘周围的加热孔4随下部内缘呈方形分布。
当工作时,将炭原料从模具上部1的圆形入口处添加进去,并且施加 压力对炭原料进行压縮,这样,从模具下部3就会得到外形为方形的炭块 电极。由于本发明炭块电极的模具的中部2的内缘由上部1的圆形内缘平 滑过渡至下部3的矩形内缘,因此炭原料在模具中不会发生堆积的现象,
而且加工得到的炭块电极表面光滑平整,且不易破碎。
在中部2的加热孔5呈圆形均匀分布在内缘的周围,而下部3的加热 孔4呈方形均匀分布在内缘的周围,这种结构使得加热孔到模具内缘的距 离相等,从而使得炭块在加热时能够均匀受热,以解决以往的模具中炭块 受热不均的问题,大大的提高了炭块电极的质量。
权利要求
1.一种炭块电极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缘为圆形的上部和内缘为矩形的下部,所述上部和下部通过中部相连接,所述中部的内缘由上部的圆形内缘平滑过渡至下部的矩形内缘;在中部和下部的内缘四周设置有容纳加热棒的加热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块电极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内 缘周围的加热孔随上部内缘呈圆形分布。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块电极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内 缘周围的加热孔随下部内缘呈方形分布。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炭块电极的模具,包括内缘为圆形的上部和内缘为矩形的下部,所述上部和下部通过中部相连接,所述中部的内缘由上部的圆形内缘平滑过渡至下部的矩形内缘;在中部和下部的内缘四周设置有容纳加热棒的加热孔。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加工出外形平整的炭块,而且加工时可使炭块均匀受热,大大提高了炭块电极的质量。
文档编号C25C3/12GK101104292SQ200610028850
公开日2008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2日
发明者刘锡洪 申请人:上海重型机械工程成套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