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槽内衬侧部块开槽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86618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解槽内衬侧部块开槽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侧部块砌筑结构,尤其是电解槽内衬侧部块开槽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铝电解现有技术中用于电解槽内衬砌筑的侧部块通常是不作任何加工的长方体, 即六面光滑的侧部块,该种的缺点是由于侧部块表面光滑,与之相连的糊料由于结合不好, 很容易在结合部位形成裂纹,在生产过程中,如果炉邦形成不好,电解质液或铝水会沿着裂 纹进入槽侧部,严重损坏槽内衬结构,更有甚者会造成漏炉,这样一来,不仅降低了槽寿命 ,而且给生产带来了诸多隐患,不利于安全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解槽内衬侧部块开槽结构,它结构简单,能使糊料的 结合稳定,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电解槽内衬侧部块开槽结构,它包括电解槽内衬的侧部块( 1),侧部块(1)的侧壁上设有沟槽(3),侧部块(1)的侧面设有糊料(2),糊料(2) 嵌在沟槽(3)中与侧部块(1)连接。
其中沟槽(3)的深度为2 15mm,邻近的沟槽(3)的间距为10 50mm。 更好的是沟槽(3)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或梯形。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原有电解槽内衬的长方体侧 部块改为了与糊料相连处采取开沟槽处理的侧部块结构,这样就使得槽内衬周围的糊料能很 好的镶嵌入侧部块内,从而使得糊料与侧部块之间能更好的连接在一起,避免了在生产过程 中周围糊料与侧部块之间产生裂纹,最终降低了电解质液或铝水进入槽侧部的几率,从而减 少了漏炉及侧部块上抬现象,大大提高了槽寿命与电解生产的安全系数。


附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l:电解槽内衬侧部块开槽结构如图l所示,在电解槽内衬的侧部块
l的侧壁上设有沟槽3,沟槽3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其深度为4mm,邻近的沟槽3的间距为 23mm;侧部块l的侧面设有糊料2,糊料2嵌在沟槽3中与侧部块1连接。沟槽3可以使糊料2能很好的镶嵌入侧部块1内,从而使得糊料2与侧部块1之间能更好的 连接在一起,避免了在生产过程中周围糊料2与侧部块1之间产生裂纹,沟槽3的截面形状为 三角形或梯形,这样的形状可以保证沟槽3的结构强度,沟槽3的间隔距离保持在10 50mm, 可以保证沟槽3不易磨损脱落,沟槽的深度为2 15mm,可以保证糊料2能很好的镶嵌入沟槽3 ,而又不会因为沟槽3太深而影响侧部块1的强度;这种侧部块1与糊料2通过沟槽3互相镶嵌 的结构使得两者之间的粘接更加牢固,保证了电解槽的正常生产。
本新型结构是用于电解槽内衬侧部块砌筑的结构,侧部块l的外形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 进行合理选择,如侧部块1上所开沟槽3的大小、深度、形状、数量、位置等还可以根据实际 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权利要求1. 一种电解槽内衬侧部块开槽结构,它包括侧部块(1),其特征在于电解槽内衬的侧部块(1)的侧壁上设有沟槽(3),侧部块(1)的侧面设有糊料(2),糊料(2)嵌在沟槽(3)中与侧部块(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解槽内衬侧部块开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沟槽(3)的深度为2 15mm,邻近的沟槽(3)的间距为10 50mm。
3.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解槽内衬侧部块开槽结构,其特征在于 沟槽(3)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或梯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解槽内衬侧部块开槽结构,它包括电解槽内衬的侧部块(1),侧部块(1)的侧壁上设有沟槽(3),侧部块(1)的侧面设有糊料(2),糊料(2)嵌在沟槽(3)中与侧部块(1)连接。本实用新型将原有电解槽内衬的长方体侧部块改为了与糊料相连处采取开沟槽处理的侧部块结构,这样就使得槽内衬周围的糊料能很好的镶嵌入侧部块内,从而使得糊料与侧部块之间能更好的连接在一起,避免了在生产过程中周围糊料与侧部块之间产生裂纹,最终降低了电解质液或铝水进入槽侧部的几率,从而减少了漏炉及侧部块上抬现象,大大提高了槽寿命与电解生产的安全系数。
文档编号C25C3/00GK201128764SQ200720201518
公开日2008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9日
发明者郭海龙, 阮绍勇, 颖 陈 申请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