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86616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加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电解生产中电解槽用氟化铝的加料机构。
背景技术
以往铝电解生产中所使用的电解槽氟化铝加料,为人工爬上电解槽加料,或用电解天车 吊起氟化铝活底料斗对电解槽加料。人工加料方式落后,爬上电解槽不安全,采用料斗加料 方式加料量是固定的,不能根据电解槽上氟化铝料箱的剩料程度准确地定量下料。本发明旨 在提供一种采用新的加料机构一将固定的氟化铝料仓中的物料通过该加料机构给电解车间的 移动的料罐车加料,料罐车中的物料再通过输送机输送到电解槽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供一种加料机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人工加料爬上电 解槽不安全,料斗加料不能根据电解槽上氟化铝料箱的剩料程度准确定量下料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它包括接管(1)、手动式平板闸门(2)、转动装置(3) 、转轴(4)、风动溜槽(5)、风管(6)、离心通风机(7)、下料管(8)、料位计(9 )、下料机构(10)、环链电动葫芦(11)、吊环(12),上转动支座(13),伸縮套( 14)下转动支座(15),压板(16);电解槽上部料仓用法兰联结接管(1),手动式平板 闸门(2)接在接管(1)与转动装置(3)的上转动支座(13)中间,下转动支座(15) 与风动溜槽(5)连接,下转动支座(15)通过转轴(4)转动,装有下料管(8)及料 位计(9)的下料机构(10)通过法兰与风动溜槽(5)连接,风动溜槽(5)连接风管(6) 及离心通风机(7),在下料机构(10)上连接环链电动葫芦(11)、吊环(12)。
在所述转动装置(3)中上转动支座(13),伸縮套(14),下转动支座(15),压板 (16),转轴 (4)。
工作原理电解槽上部料仓中的物料通过接管(1)、手动式平板闸门(2)下到风动溜 槽(5)中;电解车间的料罐车不需要加料时,风动溜槽(5)处于水平状态,但料罐车到位 需要加料时,环链电动葫芦(11)带动下料机构(10)及风动溜槽(5)通过转动装置(3) 上的转轴(4)转动一定的角度a,待下料管(8)对准料罐车的接料口时,风动系统的风 机(7)通过风管(6)给风动溜槽(5)送风,物料就从风动溜槽(5)中下到下料机构( 10),最后下到料罐车中。当料罐车中的物料加满时,装在下料管(8)头部的料位计(9)的探头发出信号,风机(7)就停止送风,环链电动葫芦(11)将下料机构(10)提取,此 时风动溜槽(5)又处于水平状态,完成整个操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连续、批量输送物料的流程中,其结构简单、动作灵活、生产效率 高、实用性强。


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转动装置与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下料装置由接管l、手动式平板闸门2、转动装置3、转轴4、风 动溜槽5、风管6、离心通风机7、下料管8、料位计9、下料机构IO、环链电动葫戸ll 、吊环 12、上转动支座13、伸縮套14、下转动支座15 、压板16;电解槽上部料仓用法兰联结接管 (1),手动式平板组成。电解槽上部料仓用法兰联结接管l,手动式平板闸门2接在接管1与 转动装置3中间,在转动装置3中有转轴4,转动装置3与风动溜槽5连接,装有下料管8及料位 计9的下料机构10通过法兰与风动溜槽5连接,风动溜槽5连接风管6及离心通风机7;在下料 机构10上连接环链电动葫戸11,环链电动葫戸11与吊环12连接。
权利要求1. 一种加料机构,它包括接管(1),其特征在于电解槽上部料仓用法兰联结接管(1),手动式平板闸门(2)接在接管(1)与转动装置(3)中间,转动装置(3)与风动溜槽(5)连接,装有下料管(8)及料位计(9)的下料机构(10)通过法兰与风动溜槽(5)连接,风动溜槽(5)连接风管(6)及离心通风机(7),在下料机构(10)上连接环链电动葫芦(11),环链电动葫芦(11)与吊环(1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加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在转动装置(3) 中有上转动支座(13),伸縮套(14),下转动支座(15),压板(16),转轴(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电解生产中电解槽用氟化铝的加料机构,它包括接管(1),电解槽上部料仓用法兰联结接管(1),手动式平板闸门(2)接在接管(1)与转动装置(3)中间,转动装置(3)与风动溜槽(5)连接,装有下料管(8)及料位计(9)的下料机构(10)通过法兰与风动溜槽(5)连接,风动溜槽(5)连接风管(6)及离心通风机(7),在下料机构(10)上连接环链电动葫芦(11),环链电动葫芦(11)与吊环(12)连接。其中在转动装置(3)中有转轴(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动作灵活、生产效率高、实用性强,可应用于连续、批量输送物料的流程中。
文档编号C25C3/00GK201128769SQ20072020148
公开日2008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7日
发明者红 刘, 吕光华, 孔丽珍, 燕 晏, 柳盛飞 申请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