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电解槽用打壳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87573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铝电解槽用打壳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铝电解槽用打壳锤
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色金属冶炼领域中铝电解槽上用的一种打壳装置,特别 是一种铝电解槽用打壳锤。
二、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铝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大型预焙铝电解槽得到了 广泛应用,铝的冶炼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目前预焙铝电解槽所用的打壳锤是采 用普通碳素结构钢制作,而普通碳素钢在高温下抗氧化、抗腐蚀性能不好。在 使用过程中,通过锤体上的连杆锤体上、下往复运动,依靠锤体前部打击由电 解质和氧化铝所组成的电解质壳。由于氧化铝电解质壳具有硬度高、腐蚀性强 和温度高等特点,普通碳素钢材质打壳锤的前部极易磨损或被电解质烧损熔蚀, 往往使用不到半年就得更换打壳锤,这样严重影响了铝电解槽的生产运行,并 增加高温检修下的工作量,使电解铝生产维修费用增加。另外,由于打壳锤的 磨损增加,大量铁元素进入电解质及铝液中,造成铁元素含量超标,影响铝锭 的质量。
目前解决该问题的方法, 一是通过更换锤体解决;二是在锤体表面用硬质 合金焊条进行表面堆焊;但这两种方法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打壳锤维修费用高 和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为了延长打壳锤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更换成本,需要 提供一种新型的铝电解槽用打壳锤。
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耐 磨损、耐高温、造价低的铝电解槽用打壳锤。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铝电解槽打壳锤,包括锤体,在锤体上设有锤头,锤头采用高铬合金 钢制作,锤体采用普通低碳钢制作,锤体和锤头间固定连接。 所述的锤体和锤头间为熔铸连接或法兰连接。 所述的锤体为"T"字型结构或燕尾型结构。 所述的打壳锤形状为立方形、圆柱形或圆锥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 本实用新型的铝电解槽用打壳锤,将锤头和锤体分别制作,并且将易磨 损的锤头采用高铬合金钢制作,这样增加了打壳锤的整体耐磨性、抗熔蚀性和 抗高温性能,其使用寿命比现有的采用普通碳素钢材料制成的打壳锤提高2~3 倍;同时锤体采用普通低碳钢制作,可保证锤体与上部连杆的焊接性能。
2、 本实用新型的打壳锤,制作简单、方便,成本较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打壳锤剖视图之一;
图2是图1中打壳锤的俯视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打壳锤剖视图之二;
图4是图3中打壳锤的俯视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打壳锤剖视图之三;
图6是图5中打壳锤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详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参见图1、 2,本实用新型的打壳锤包括上部的普通低碳钢锤体 1和下部的高铬合金锤头2,打壳锤形状为立方形,3为锤体下部的燕尾型结构。 打壳锤的制造方法为用钢模或砂模按锤体结构尺寸制作成铸造腔模,按 设计预定量,把高温熔化后的低碳钢水浇铸在铸造模内;在低碳钢水仍在高温
熔化状态时,迅速加入并浇铸高络合金钢水,使高络铸钢钢水和低碳铸钢钢水 在高温状态下熔为一体。待保温一段时间后,缓慢冷却,将打壳锤从铸模内取 出,并进行表面处理。
实施例二同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参见图3、 4,打壳锤形状为圆柱形,锤体1采用普通低碳钢制作,锤头2 采用高铬合金钢制作,锤头2和锤体1之间用法兰4通过螺栓6连接,当锤头2 磨损后便于卸开更换。
实施例三同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参见图5、 6,打壳锤的锤体l上部为圆柱形,下部带有"T"字型结构5,锤 头2为圆锥形,锤体1和锤头2采用实施例一的熔铸连接方法,锤体的"T"字型 结构便于使锤体1和锤头2连接牢固,能更好地熔为一体。
权利要求1、一种铝电解槽打壳锤,包括锤体,其特征是在锤体上设有锤头,锤头采用高铬合金钢制作,锤体采用普通低碳钢制作,锤体和锤头间固定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铝电解槽打壳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锤体和锤 头间为熔铸连接或法兰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铝电解槽打壳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锤体 为"T"字型结构或燕尾型结构。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铝电解槽打壳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打壳 锤形状为立方形、圆柱形或圆锥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有色金属冶炼领域中铝电解槽上用的一种打壳装置,特别是一种铝电解槽用打壳锤。该打壳锤包括锤体,在锤体上设有锤头,锤头采用高铬合金钢制作,锤体采用普通低碳钢制作,锤体和锤头间采用熔铸连接或法兰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铝电解槽用打壳锤,将锤头和锤体分别制作,并且将易磨损的锤头采用高铬合金钢制作,这样增加了打壳锤的整体耐磨性、抗熔蚀性和抗高温性能,其使用寿命比现有的采用普通碳素钢材料制成的打壳锤提高2~3倍;锤体采用普通低碳钢制作,可保证锤体与上部连杆的焊接性能;并且制作简单,成本较低。
文档编号C25C3/14GK201190188SQ20082007064
公开日2009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21日
发明者马松林 申请人:马松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