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79452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镀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镀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对带状产品连续电镀的改良型电镀装置。
背景技术
导电带状材料,广泛应用于电磁屏蔽、消除静电等领域,如计算机、通讯产品、平面显示产品自身的屏蔽,特殊人群的电磁防护等等,也广泛地应用于反敌方侦察或其他有隐蔽要求的领域。早期的制备装置是将导电棒固定于高支架上,导电棒与电镀液距离远,电流效率低。且不能连续作业(即在线镀),其后果不仅是生产成本和效率的问题,电镀产品面密度不精确,直将影响产品的应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献CN2530960Y公开了夏祥华等人发明的 “一种带状复合材料的制备装置”,该技术解决了在线连续电镀作业的问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有所提高。但上述技术中的牵引导电棒与被镀产品之间为线接触及或近似于线接触,导电效果不理想,其制备的导电产品面密度仍无法满足较高的要求,如对屏蔽要求较高的通讯产品。该装置占用场地大,浪费工厂资源,且产品制备过程中常会拉伤电镀层,也影响导电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电镀层均勻、占地小、不易拉伤被镀产品的改良型电镀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电镀装置,用于带状材料连续电镀作业,包括电镀池、水洗池、烘干装置、收卷装置,电镀池设有钛篮和导电棒,钛篮连接电源正极,导电棒连接电源负极,所述水洗池有二级,即第一水洗池和第二水洗池,所述电镀池及第一水洗池、第二水洗池内均设有导向辊, 对应地,电镀池与第一水洗池之间、第一水洗池与第二水洗池之间也设有导向辊,各导向辊之轴心平行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液胶辊,电镀池与第一水洗池之间的导向辊定义为第一导向辊,所述除液胶辊与第一导向辊对压设置,对压点位于电镀池的一侧,除液胶辊是惰性辊。除液胶辊可以将被镀产品带上来的部分电镀液压出,流回电镀池,一方面节约了电镀液的用量,另一方面也减少了清洗用水和污水处理的负担,节约制造成本。电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棒有二根,二根导电棒通过支架和轴承绝缘地固设在电镀池上,二根导电棒轴心水平、一上一下竖直设置;所述烘干装置倾斜设置于水洗池和收卷装置之间。电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池与第一水洗池之间的导向辊,与所述第一水洗池内之导向辊,二者轴心的所在的平面与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在25°至30°之间;所述第一水洗池与第二水洗池之间的导向辊,与所述第二水洗池内之导向辊,二者轴心的所在的平面与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也在25°至30°之间。电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装置包括二段八字设置的烘干箱。电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装置具有热风系统。电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棒有二根,二根导电棒通过支架和轴承绝缘地固设在电镀池上,二根导电棒轴心水平、一上一下竖直设置;所述烘干装置倾斜设置于水洗池和收卷装置之间;所述电镀池与第一水洗池之间的导向辊,与所述第一水洗池内之导向辊, 二者轴心的所在的平面与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在25°至30°之间;所述第一水洗池与第二水洗池之间的导向辊,与所述第二水洗池内之导向辊,二者轴心的所在的平面与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也在25°至30°之间;所述烘干装置包括二段八字设置的烘干箱;所述烘干装置具有热风系统。在要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液胶辊轮面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导向辊轮面的硬度。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改良型电镀装置,烘干装置倾斜设置,减少了装置的占地面积,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有效利用空间的优点,尤其是当烘干装置具有热风系统时,倾斜设置可以使聚积的水珠回流回水洗池,烘干彻底。本实用新型的电镀装置,二根导电棒一上一下竖直设置,被镀产品在二根导电棒上均形成接近90°的包角,形成面接触;改变电镀池内导向辊,和电镀池与水洗池之间导向辊的横向距离,或以控制该包角;一方面改善了被镀产品与导电棒之间的导电效果,接触充分,阻抗小,并且因为接触面积大,轴向范围内电流均勻,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电镀产品的面密度更均勻的优点。同时,因为导电棒与被镀产品的包角增大,磨擦力也得到改善,牵引时,二根导电棒之间不必很大的压力即可实现,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拉伤、压伤被镀产品的几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是一种电镀装置,用于带状材料连续电镀作业,电镀装置包括电镀池101、水洗池102及103、烘干装置105、收卷装置104,电镀池101 设有钛篮1011和二根导电棒1013和1014,钛篮1011连接电源正极,二根导电棒1013和 1014均连接电源负极,二根导电棒1013和1014通过支架1012和轴承绝缘地固设在电镀池上,可以通过在轴承孔内设置电木或尼龙套的办法实现绝缘,二根导电棒1013和1014轴心均水平没置,再次参考图1,二根导电棒1013和1014 —上一下竖直排列设置;所述烘干装置105倾斜设置于水洗池103和收卷装置104之间。本实施例中,所述水洗池有二级,即第一水洗池102和第二水洗池103,所述电镀池101及第一水洗池102、第二水洗池103内均设有导向辊,即1015、1021、1031,对应地,电镀池101与第一水洗池102之间、第一水洗池102与第二水洗池103之间也设有导向辊,即1016、1022,各导向辊之轴心平行设置。参考附图1,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被镀产品001在电镀池内的面积,电镀池内的导向辊设置二个。所述电镀池101与第一水洗池102之间的导向辊1016,与所述第一水洗池102内之
4导向辊1021,二者轴心的所在的平面与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电镀装置还包括除液胶辊1017,电镀池与第一水洗池之间的导向辊定1016义为第一导向辊,所述除液胶辊1017 与第一导向辊对压设置,对压点位于电镀池的一侧,除液胶辊1017是惰性辊。所述第一水洗池102与第二水洗池103之间的导向辊1022,与所述第二水洗池103内之导向辊1031, 二者轴心的所在的平面与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也是观°,该角度大于30°时,会使装置很长,浪费空间。所述烘干装置包括二段八字设置的烘干箱105。作为可选特征,烘干装置 105还可以设置热风系统。本实施例中,所述除液胶辊轮面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导向辊轮面的硬度。
权利要求1.电镀装置,用于带状材料连续电镀作业,包括电镀池、水洗池、烘干装置、收卷装置, 电镀池设有钛篮和导电棒,钛篮连接电源正极,导电棒连接电源负极,所述水洗池有二级, 即第一水洗池和第二水洗池,所述电镀池及第一水洗池、第二水洗池内均设有导向辊,对应地,电镀池与第一水洗池之间、第一水洗池与第二水洗池之间也设有导向辊,各导向辊之轴心平行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液胶辊,电镀池与第一水洗池之间的导向辊定义为第一导向辊,所述除液胶辊与第一导向辊对压设置,对压点位于电镀池的一侧,除液胶辊是惰性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棒有二根,二根导电棒通过支架和轴承绝缘地固设在电镀池上,二根导电棒轴心水平、一上一下竖直设置;所述烘干装置倾斜设置于水洗池和收卷装置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池与第一水洗池之间的导向辊,与所述第一水洗池内之导向辊,二者轴心的所在的平面与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在 25°至30°之间;所述第一水洗池与第二水洗池之间的导向辊,与所述第二水洗池内之导向辊,二者轴心的所在的平面与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也在25°至3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装置包括二段八字设置的烘干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装置具有热风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棒有二根,二根导电棒通过支架和轴承绝缘地固设在电镀池上,二根导电棒轴心水平、一上一下竖直设置;所述烘干装置倾斜设置于水洗池和收卷装置之间;所述电镀池与第一水洗池之间的导向辊,与所述第一水洗池内之导向辊,二者轴心的所在的平面与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在25°至30°之间; 所述第一水洗池与第二水洗池之间的导向辊,与所述第二水洗池内之导向辊,二者轴心的所在的平面与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也在25°至30°之间;所述烘干装置包括二段八字设置的烘干箱;所述烘干装置具有热风系统。
7.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液胶辊轮面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导向辊轮面的硬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镀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带状材料连续电镀作业的电镀装置,包括电镀池、水洗池、烘干装置、收卷装置,电镀池设有钛篮和导电棒,钛篮连接电源正极,导电棒连接电源负极,所述水洗池有二级,即第一水洗池和第二水洗池,电镀池与第一水洗池之间、第一水洗池与第二水洗池之间也设有导向辊,还包括除液胶辊,电镀池与第一水洗池之间的导向辊定义为第一导向辊,所述除液胶辊与第一导向辊对压设置,对压点位于电镀池的一侧,除液胶辊是惰性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镀层均匀、占地小、不易拉伤被镀产品的改良型电镀装置。
文档编号C25D7/06GK202193867SQ201120328449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5日
发明者李金明 申请人:东莞市万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