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移电解质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1299阅读:7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移电解质小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铝电解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体涉及一种电解质转移小车工具。



背景技术:

在电解铝生产中,铝电解质决定着电解过程温度的高低及电解过程是否顺利,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铝电解的能耗、产品质量和电解槽寿命,因此作用十分重要。新电解槽启动时,电解质的高度要求较高,一般在30CM左右,其目的是通过液体电解质储蓄较多热量,使电解槽在启动初期散热较大和内衬大量吸热的情况下,也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电解质的温度较高,一般在920度左右。当新电解槽启动转入后期管理时,电解质的高度开始要求稳定在正常生产的而高度,一般在18到21CM,这时就要求把多余的电解质转移出来。在稳定生产的电解槽中,电解槽有一个冷---热---冷的正常管理过程,在此过程中,也需要通过调整电解质高度来满足电解槽各项生产指标,因此,转移电解质是电解生产中的一项经常性工作。转移电解质是个相对困难的工作,因为电解质温度太高,不安全的转移极容易发生不安全事件,工具不合适转移起来就很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转移电解质小车,包括电解质料斗及支架小车,所述电解质料斗左右两侧焊接有挡板,所述支架小车包括由钢管焊接的支架、移动车轮,所述支架包括拖杆、架体、推杆、支脚,所述拖杆平行设置两根,位于支架的前端,两根拖杆之间的距离大于料斗中部宽度,小于料斗两侧挡板之间的最大宽度;所述移动车轮包括两个,对称的设置于拖杆的下部,所述推杆平行设置两根,位于支架的后端,所述推杆下部垂直焊接有支脚,所述支脚的长度小于推杆水平时距离地面的高度;所述架体为三角形、梯形或者其结合的形状,位于拖杆与推杆之间,连接拖杆及推杆。

作为优选,所述电解质料斗的下端焊接有防止烧坏地面的托架,所述托架由托架板及托架脚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电解质料斗的上端对称焊接有两个提手。

作为优选,所述支脚包括两根,对称的焊接在推杆的下部。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制作方便,易于操作,安全性好,尤其是采用此小车进行热电解质的转移,可直接用在需要加电解质的电解槽内,减少了热损失,转移的电解质可以在别的电解槽内直接使用,可以充分保证电解槽的温度不因热电解质的减少而降低,保证了电解槽的稳定生产,并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三角形支架小车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梯形支架小车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托架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电解质料斗,2为挡板,3为移动车轮,4为拖杆,5为架体,6为推杆,7为支脚,8为提手,9为三角形架体,10为梯形架体,11为托架,12为托架板,13为托架脚。

具体实施方式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所示,一种转移电解质小车,包括电解质料斗1及支架小车,所述电解质料斗左右两侧焊接有挡板2,所述支架小车包括由钢管焊接的支架、移动车轮3,所述支架包括拖杆4、架体5、推杆6、支脚7,所述拖杆4平行设置两根,位于支架的前端,两根拖杆4之间的距离大于料斗1中部宽度,小于电解质料斗两侧挡板2之间的最大宽度;所述移动车轮3包括两个,对称的设置于拖杆4的下部,所述推杆6平行设置两根,位于支架的后端,所述推杆6下部垂直焊接有两根支脚7,所述支脚7的长度小于推杆6水平时距离地面的高度,所述架体5位于拖杆4与推杆6之间,连接拖杆4及推杆6。所述电解质料斗1的上端对称焊接有两个提手8。

所述架体5为梯形与三角形结合的形状。

如图2、3所示,在制作过程中,架体还可以制作成三角形架体9、梯形架体10。

如图4所示,所述电解质料斗3的下端焊接有防止烧坏地面的托架11,所述托架11由托架板12及托架脚13组成。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当电解质料斗内盛满热的电解质后,将支架小车推到电解质料斗处,使小车前面的两根拖杆卡在电解质料斗中间部位,两侧焊接的档板,可以防止倾斜,人员在后部把小车车把向下压,料斗就可以离开地面,转移到需要加电解质的电解槽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