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清洗槽极板喷吹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1170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电解清洗槽极板喷吹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冷轧带钢电解清洗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解清洗槽极板喷吹系统。



背景技术:

带钢经过冷轧后,在其表面附着了大量的铁粉和轧制油等污物,为了彻底清除掉带钢表面凹坑里的深层油污,通常需要使用电解清洗槽清洗带钢。电解清洗槽分为卧式槽和立式槽两种。

图1为常规的卧式电解清洗槽电解液供给方法,电解液从槽体侧面进入,从溢流口流出,由于电解液流动非常平稳,从带钢清洗下来的油污在电解液中形成的淤泥很容易沉积并粘附在极板的工作面(指极板对着带钢的那一面),不仅会降低电解清洗的电流效率,还会造成极板快速腐蚀,有的机组的极板使用寿命仅仅只有一个多月,这样就造成往往还没有到机组的检修周期时,就得紧急抢修更换极板。

频繁更换极板不仅造成生产成本明显增加,还会影响机组的生产效率,甚至有时还会发生由于没有及时更换极板,腐蚀的极板条从极板支架上脱落下来划伤带钢的恶劣情况。此外,同样由于电解液在电解清洗槽中流动平稳,淤泥容易沉积到电解槽底部,形成厚厚的淤泥层,清理槽内淤泥非常耗时费力,给生产维护带来极大不便。立式电解清洗槽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解清洗槽极板喷吹系统,可以避免淤泥在极板工作面上沉积,同时喷吹作用将槽内的电解液搅动起来,可以使悬浮的淤泥被电解液一起带出电解清洗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电解清洗槽极板喷吹系统,所述电解清洗槽内设有多个极板,喷吹系统包括将电解液喷向极板的工作面的喷射装置,所述喷射装置与电解液管路连接,所述电解液管路与电解液循环泵或供液泵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喷射装置可以采用喷射管、喷射孔或喷嘴。

上述方案中,所述电解清洗槽为卧式电解清洗槽或立式电解清洗槽。

上述方案中,电解液通过喷射装置由极板的侧边或端部喷向极板的中部,对极板的工作面进行喷吹。

上述方案中,每块极板的一侧或一端安装有3~36个喷射装置,每个喷射装置的流量为5l/min~60l/min,电解液管路中电解液的压力为0.1mpa~2.0mpa。

实施本发明的电解清洗槽极板喷吹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槽内极板的侧边(带钢宽度方向)或端部(带钢长度方向)设置喷射装置,分别喷吹极板的工作面,使电解液在极板的工作面上快速流动,避免淤泥在极板工作面上沉积,可以有效防止或减轻极板腐蚀,从而提高极板的使用寿命。

2、同时喷吹作用将槽内的电解液搅动起来,可以使悬浮的淤泥被电解液一起带出电解清洗槽,从而大大减少电解槽底部淤泥的沉积量。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常规的卧式电解清洗槽电解液供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卧式电解清洗槽极板喷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立式电解清洗槽极板喷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解清洗槽,2-第一溢流口,3-第二溢流口,4-上极板或左极板,5-下极板或右极板,6-第一供液管,7-第三供液管,8-第一阀门,9-第三阀门,10-第二供液管,11-第四供液管,12-第二阀门,13-第四阀门,14-第一支管;15-第二支管,16-第三支管,17-第四支管,18-集液管,19-喷射装置,20-带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5所示为本发明电解清洗槽极板喷吹系统,电解清洗槽1内设有多个极板。其中图2为卧式电解清洗槽,图4为立式电解清洗槽。

喷吹系统包括将电解液喷向极板的工作面的喷射装置19,喷射装置19与电解液管路或供液泵连接,电解液管路与电解液循环泵连接。电解液管路包括第一供液管6、第二供液管10和第一支管14,第一供液管6与电解清洗槽1连接,第二供液管10与第一供液管6的中部连接,第一支管14与集液管18连接,集液管18位于极板的侧边或端部,多个喷射装置19安装在集液管18上。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第三供液管7、第四供液管11、第二支管15、第三支管16和第四支管17。

第一供液管6和第三供液管7的输入端均接自电解液循环泵或供液泵,输出端接至电解清洗槽1,第一供液管6和第三供液管7上分别设有第一阀门8和第三阀门9;第二供液管10的输入端与第一供液管6的输入端相连,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支管14和第二支管15的输入端相连,第二供液管10上设有第二阀门12;第四供液管11的输入端与第三供液管7的输入端相连,输出端分别与第三支管16和第四支管17的输入端相连,第四供液管11上设有第四阀门13;第一支管14和第四支管15接至极板的左侧(或前端),第二支管16和第三支管17接至极板的右侧(或后端),各支管在电解清洗槽1内接出集液管18,每根集液管18上安装有3~36个喷射装置19,喷射装置19由极板两侧或两端朝向极板的中部;每个喷射装置19的流量为5l/min~60l/min;每根集液管18中电解液的压力为0.1mpa~2.0mpa。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解清洗槽极板喷吹系统的操作方法如下:

(1)当电解清洗槽1中没有电解液时,为避免喷射装置19喷出的高压电解液飞溅到电解清洗槽1外,先启动电解液循环泵或供液泵,然后打开第一阀门8和第三阀门9,待电解液开始从第一溢流口2和第二溢流口3溢流时,再打开第二阀门12和第四阀门13,并关闭第一阀门8和第三阀门9,此时集液管18浸没在电解液液面以下,喷吹系统可以平稳地工作。

(2)当电解清洗槽1中的电解液为溢流状态时,先启动电解液循环泵或供液泵,然后打开第二阀门12和第四阀门13,再关闭第一阀门8和第三阀门9。

(3)根据电解液循环泵或供液泵提供的电解液流量的实际情况调节各个阀门的开度,使喷吹系统能够更稳定地运行。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解清洗槽极板喷吹系统,所述电解清洗槽内设有多个极板,喷吹系统包括将电解液喷向极板的工作面的喷射装置,所述喷射装置与电解液管路连接,所述电解液管路与电解液循环泵或供液泵连接。本发明通过在槽内极板的侧边或端部设置喷射装置,分别喷吹极板的工作面,使电解液在极板的工作面上快速流动,避免淤泥在极板工作面上沉积。同时喷吹作用将槽内的电解液搅动起来,可以使悬浮的淤泥被电解液一起带出电解清洗槽。

技术研发人员:邵远敬;陈海林;贺立红;陈连龙;叶理德;蔡炜;蔡全福;胡斯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09
技术公布日:2017.09.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