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自循环搅拌式电镀槽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8782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自循环搅拌式电镀槽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镀槽本体结构,确切地说是一种新型自循环搅拌式电镀槽本体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电镀槽本体在进行电镀作业过程中,电镀槽本体内电解液的浓度分布对电镀作业时的导电效率、电流分布范围、电极运行性能及运动方向、运动速度等均有着极大的影响,但在实际中发现,电解液在运行过程中,若不施加外力驱动,则极易发生浓度分布不均等现象,从而导致电镀槽本体内的电流分布随之受到影响,一方面造成电镀作业效率低下,另一方面也导致工件表面电镀层厚度稳定性差,甚至出现局部未实现电镀而局部出现毛刺现象,严重影响了电镀作业顺利开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前主要是在电镀槽本体内增加基于波轮结构的搅拌设备,实现对电镀槽本体内部的电解液进行搅拌,避免电解液因静置而发生密度分布不均现象,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当前的搅拌设备虽然可以实现驱动电解液运动,但无法对电解液运动的方向进行约束,同时对电解液运动的速度缺乏有效的调整,从而导致电解液在运动时,不能根据电镀作业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引导电解液进行运动,从而造成较大的能量损耗,且对提高电镀作业工作效率和质量意义不大,不能有效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电镀槽本体结构,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自循环搅拌式电镀槽本体结构,该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集成化程度高,搅拌作业效率高且运行成本低廉,可根据使用需要,对电镀槽本体内的电解液进行多种速度和方向搅拌作业的需要,从而实现根据电镀作业需要,对电解液的循环方向进行灵活调整的目的,有助于对电镀槽本体内电解液浓度和电流密度分布进行灵活调整,改善及提高电镀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自循环搅拌式电镀槽结构,包括电镀槽本体,电镀槽本体内均布若干搅拌机构,搅拌机构环绕电镀槽本体轴线均布,搅拌机构包括承载机架、驱动波轮、射流泵、导流管及循环腔,其中所述的承载机架为框架结构,安装在电镀槽本体内壁上,循环腔为横截面呈矩形的密闭腔体结构,且后端面通过转台机构与承载机架前端面连接,循环腔轴线与其所在电镀槽本体内壁垂直分布,循环腔侧壁上均布至少四个导流口,各导流口均与循环腔轴线垂直分布,驱动波轮嵌于循环腔内,并与循环腔同轴分布,射流泵至少两个,通过转台机构安装在循环腔前端面上,且各射流泵轴线相互平行分布,并均与循环腔轴线垂直分布,导流管数量与导流口数量一致,且每个导流口均与一个导流管相互连通,导流管末端与循环腔侧壁铰接,导流管轴线与循环腔侧壁呈0°—90°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管包括导流板、调节伸缩杆、连接底座,所述的连接底座为闭合环状结构,安装在循环腔侧表面并与导流口同轴分布,所述的导流板至少四个,环绕导流口轴线均布,其末端与连接底座前端面铰接,并与循环腔侧表面呈0°—180°夹角,所述的导流板外表面通过调节伸缩杆前端面铰接,所述的调节伸缩杆末端与连接底座侧表面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流板长度至少与承载底座半径相同,且当各导流板与循环腔侧壁夹角为0°时,则各导流板将连接底座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流板表面上均布若干导流槽,所述的导流槽深度为导流板厚度的1/4—1/2。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流板中,相邻的两导流板间通过弹性连接带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转台机构为二维转台及三维转台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机架内设升降驱动机构,并通过升降驱动机构与循环腔相互连接。

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集成化程度高,搅拌作业效率高且运行成本低廉,可根据使用需要,对电镀槽本体内的电解液进行多种速度和方向搅拌作业的需要,从而实现根据电镀作业需要,对电解液的循环方向进行灵活调整的目的,有助于对电镀槽本体内电解液浓度和电流密度分布进行灵活调整,改善及提高电镀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搅拌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 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循环搅拌式电镀槽结构,包括电镀槽本体1,电镀槽本体1内均布若干搅拌机构2,搅拌机构2环绕电镀槽本体1轴线均布,搅拌机构2包括承载机架21、驱动波轮22、射流泵23、导流管24及循环腔25,其中承载机架21为框架结构,安装在电镀槽本体1内壁上,循环腔25为横截面呈矩形的密闭腔体结构,且后端面通过转台机构3与承载机架21前端面连接,循环腔25轴线与其所在电镀槽本体1内壁垂直分布,循环腔25侧壁上均布至少四个导流口26,各导流口26均与循环腔25轴线垂直分布,驱动波轮22嵌于循环腔25内,并与循环腔25同轴分布,射流泵23至少两个,通过转台机构3安装在循环腔25前端面上,且各射流泵23轴线相互平行分布,并均与循环腔25轴线垂直分布,导流管24数量与导流口26数量一致,且每个导流口26均与一个导流管24相互连通,导流管24末端与循环腔25侧壁铰接,导流管24轴线与循环腔25侧壁呈0°—90°夹角。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管24包括导流板241、调节伸缩杆242、连接底座243,所述的连接底座243为闭合环状结构,安装在循环腔25侧表面并与导流口26同轴分布,所述的导流板241至少四个,环绕导流口26轴线均布,其末端与连接底座243前端面铰接,并与循环腔25侧表面呈0°—180°夹角,所述的导流板241外表面通过调节伸缩杆242前端面铰接,所述的调节伸缩杆242末端与连接底座243侧表面铰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导流板241长度至少与承载底座243半径相同,且当各导流板241与循环腔25侧壁夹角为0°时,则各导流板241将连接底座243密封。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导流板241表面上均布若干导流槽244,所述的导流槽244深度为导流板241厚度的1/4—1/2。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导流板241中,相邻的两导流板241间通过弹性连接带4相互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转台机构3为二维转台及三维转台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机架21内设升降驱动机构5,并通过升降驱动机构5与循环腔25相互连接。

本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当需要对电解液进行搅拌作业时,可通过位于循环腔内不的驱动波轮和外部的射流泵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同时运行实现对电解液搅拌作业的需要,其中在搅拌作业时,另可通过调整循环腔位置实现对搅拌方向进行调整的需要。

其中射流泵运行时,直接将电解液从射流泵一端吸入后经过驱动高速定向从另一端输出,实现对电解液进行定向驱动,且在射流泵运行时,射流泵可在转台机构驱动下,在0°—360°范围内灵活调整驱动方向。

在驱动波轮时,首先根据使用需要,调整循环腔上各导流口的位置,然后在根据使用需要,打开在驱动方向上的两个或多个导流口,然后使电解液从循环腔一侧的导流口流入导流腔内,在经过驱动波轮驱动增速后,从另一侧的导流口排出,在电解液流入和流出循环腔时,均通过导流管对电解液流向进行调整。

本新型在具体实施时,电解液可分别经过每个搅拌机构进行独立搅拌作业,另一方面多个搅拌机构可配套接力进行搅拌作业,在多个搅拌机构可配套接力进行搅拌作业时,各搅拌机构的电解液输送搅拌方向均同轴分布,然后电解液在经过前一级搅拌机构搅拌驱动输出后,再由后一级的搅拌机构进行接力搅拌驱动,从而实现对电解液进行有针对性的定向搅拌作业。

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集成化程度高,搅拌作业效率高且运行成本低廉,可根据使用需要,对电镀槽本体内的电解液进行多种速度和方向搅拌作业的需要,从而实现根据电镀作业需要,对电解液的循环方向进行灵活调整的目的,有助于对电镀槽本体内电解液浓度和电流密度分布进行灵活调整,改善及提高电镀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