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硬材料专用透明滚动电镀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8060发布日期:2018-08-04 15:03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硬材料表面镀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超硬材料表面电镀时所用的大电流滚镀设备上的一种电镀瓶。



背景技术:

随着超硬材料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各行各业对超硬材料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其中,提高超硬材料工具的使用寿命是一项主要的课题。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在超硬材料颗粒表面覆盖一层金属层,这样可以增加基体材料对超硬材料的把持力,最终提高工具的使用寿命。

在超硬材料表面镀覆金属层一般采用化学镀和电镀。其中,电镀要求被电镀的基体必须是导电材料,因此,电镀前须先利用化学镀在超硬材料表面镀一薄层导电的金属,俗称“打底”,打好底后开始真正的电镀。目前,企业一般采用的滚动电镀瓶为底部和上部皆为圆锥型,俗称“大肚瓶”,中间大且内表面光滑的玻璃瓶,这种瓶可以基本满足目前行业的使用需要。但是由于这种瓶内部空间小、表面太过光滑且容易破碎,每批次只能电镀超硬材料200g,且由于在电镀时超硬材料随着电镀瓶的转动只能做沿着瓶壁滑动,这样造成了超硬材料搅拌不充分,往往会造成一部分不合格的产品出现,不合格产品占10%左右,同时,超硬材料长时间与瓶壁摩擦,容易造成电镀瓶破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目前企业使用的滚动电镀瓶易破碎、电镀效率低、电镀产品合格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硬材料专用透明滚动电镀瓶。本实用新型滚动电镀瓶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其中,上部分和下部分为正六棱台结构,中部分为正六棱柱结构,这种结构使电镀瓶比现有使用的滚动电镀瓶的容积大,电镀效率高;同时滚动电镀瓶采用3mm厚的透明有机玻璃板制成,强度高,易加工,六棱柱和六棱台的棱可以使超硬材料在电镀过程中翻转频繁,使电镀产品电镀均匀,产品合格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超硬材料专用透明滚动电镀瓶,该电镀瓶由3mm厚的透明有机玻璃板加工制成,包括上部、中部和底部,所述上部和底部为正六棱台结构,中部为正六棱柱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上部端面设有导料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上部端面设有电极插入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上部为正六棱台、中部为正六棱柱、底部为正六棱台的电镀瓶,这样保证可以添加足够的电镀液和超硬材料,大大提高了单批次电镀的产量;也可以将超硬材料集中到中部和底部,保证当电镀瓶在电机驱动下连续转动时,超硬材料在六个棱处翻转,保证了每一个细小的超硬材料颗粒都可以有相同的接触电镀液的机会,最终保证每一个颗粒的电镀增重量一样,最终提高电镀产品合格率。

2、本发明电镀瓶的材质选用透明的有机玻璃,便于操作人员观察电镀瓶内实际电镀情况,同时,有机玻璃表面光滑,超硬材料不易形成挂壁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镀瓶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超硬材料专用透明滚动电镀瓶。如图1所示,该电镀瓶由3mm厚的透明有机玻璃板加工制成,分为三部分,分别为上部1、中部2、底部3,其中,上部1和底部3为正六棱台结构,中部2为正六棱柱结构,上部1和底部3为正六棱台结构,提高了电镀瓶的容积,解决了企业目前使用的电镀瓶容积小,电镀量小的问题。

所述电镀瓶优选为有机玻璃板,这种板透明,不易破碎,强度高,易加工成各种形状。

其中,上部1的端面设有导料孔和电极插入孔,通过导料孔将超硬材料和电镀液放入电镀瓶内,电机插入孔用于插入阳极和阴极。

在本实施例中,该电镀瓶的上部1端面相对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50mm,上部1高度为220mm;中部2端面相对两点之间的距离为350mm,中部2高度为80mm;底部3端面相对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00mm,底部3高度为80mm,上述尺寸的电镀瓶每次电镀量可以达到1000g~2000g的量。

本实用新型的电镀瓶在使用时,利用电机带动电镀瓶转动,在电镀过程中,超硬材料随电镀瓶转动,在电镀瓶的六个棱处进行翻转,保证了每个超硬材料颗粒均能接触到电镀液,使超硬材料颗粒电镀均匀,提高电镀产品合格率。

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说明而非限制,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等同替换或者根据现有技术而做的其它修改,只要没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思路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权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