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式导电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61237发布日期:2019-01-18 22:58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捷式导电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镀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便捷式导电工装。



背景技术:

油墨刮刀在胶印中控制是油墨传递的复杂过程,包括油墨、版和纸张。在凹版印刷中,油墨刮刀它是一个机械操作,相对简单,但是它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油墨刮刀要求必须具有耐磨性和高效性,才能保证印刷的高质量品质,而且它必须适合现代凹版印刷的持久和高速的需要。油墨刮刀是印刷机上用于刮去滚筒表面多余油墨的薄片分为金属与非金属两种。前者一般要在其表面电镀上一层耐磨镀层,以使其达到工作要求。其应用到的是金属带材的电镀工艺。

目前,金属带材的电镀工艺过程中,金属带材一般会连接至电源负极,由于在电镀过程中,金属带材处于连续性的传输状态,故如何保证其能够与电源负极始终处在紧密连接状态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尚无相关产品。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1260554b公开了一种金属箔带材电镀系统,包括放卷机、镀头升降机、镀头、电镀槽、洗涤箱、鼓风干燥箱和收卷机,所述金属箔带材一端和放卷机连接,另一端和收卷机连接,在金属箔带材前进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电镀槽、洗涤箱和鼓风干燥箱,镀头升降机连接镀头,镀头设置于电镀槽的上方。本金属箔带材电镀系统,作为锂离子电池新型合金负极材料连续制备的应用。本金属箔带材电镀系统可对各种金属箔带材进行双面电镀;本系统对金属箔带材进行电镀、洗涤、干燥,一体化连续加工,效率高,操作方便;成本低、污染小、可双面镀覆、镀层紧密不易脱落、厚度可控和粒径可控等优点。但是该方法金属带材在连接电源阴极时是使用了阴极电刷,此种结构与金属带材的接触性不是很好,容易产生电弧和接触不良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捷式导电工装,以解决现有金属带材电镀过程中存在操作难度大、大电流状态下容易产生电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捷式导电工装,包括夹板、定位板、隔板以及碳刷,所述夹板均有2块,两块夹板之间设有所述的隔板,夹板的外侧还设有所述的定位板,定位板、夹板通过贯穿于两者的连接件连接固定为一个整体,夹板上设有通孔,通孔内滑动连接所述的碳刷,所述定位板上设有若干与通孔配合的穿线孔,穿线孔的直径小于通孔的直径,所述碳刷的外端与穿线孔抵接。

具体地,所述连接件具体为螺栓,且定位板、夹板以及隔板上均设有与螺栓配合的安装孔。

具体地,所述螺栓孔的数量至少有2个。

具体地,所述通孔的数量至少有3个。

具体地,所述夹板包括内板和外板,外板设于内板的外侧。

具体地,所述内板的内侧还设有凹槽,凹槽贯穿内板。

具体地,所述夹板由绝缘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碳刷代替弹性铜片,一方面借助碳刷本身的特性,能够实现大电流的传输,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电弧的产生;

(2)整体结构简单,零部件更换、维护方便,成本低廉,且安装方便,适合金属带材电镀过程的流水线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截面剖视图。

其中:1-夹板,11-内板,12-外板,2-定位板,3-碳刷,4-螺栓,5-通孔,6-安装孔,7-隔板,8-穿线孔,9-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便捷式导电工装,包括夹板1、定位板2、隔板7以及碳刷3,所述夹板1均有2块,两块夹板1之间设有所述的隔板7,夹板1的外侧还设有所述的定位板2,定位板2、夹板1通过贯穿于两者的连接件连接固定为一个整体,夹板1上设有通孔5,通孔5内滑动连接所述的碳刷3,所述定位板2上设有若干与通孔5配合的穿线孔8,穿线孔8的直径小于通孔5的直径,主要用于将碳刷3与外部导线连接,所述碳刷3的外端与穿线孔8抵接。本发明在使用时,金属带材会经过夹板1之间的间隙,此间隙是由隔板7形成,间隙的大小由金属带材的厚度决定,具体通过设置不同厚度的隔板7即可,夹板1两侧的碳刷3借助于其本身的弹簧弹力作用,能够与金属带材紧密贴合,相比传统的弹性铜板接触,一方面借助碳刷3本身的特性,能够实现大电流的传输,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电弧的产生。本发明中,定位板2采用紫铜材料,外接导线,用于传输电流,连接件采用不锈钢材料。碳刷3的数量可根据所需的导电量大小而定,电流越大,数量越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具体为螺栓4,且定位板2、夹板1以及隔板7上均设有与螺栓4配合的安装孔6,在组装时,首先将隔板7至于最里端,再依次安装夹板1、定位板2,接着用螺栓4穿过上述结构,螺帽拧紧即可,再将其安装于相应设备上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栓4孔的数量至少有2个,所述通孔5的数量至少有3个。

为了保证金属带材在经过该工装时不会发生向上的窜动,故在夹板1的内侧还设有凹槽9,凹槽9贯穿夹板1,使用时,在同一平面相邻的两个凹槽之间夹上一块挡板,一般采用玻璃,实现金属带材的定位。

实施例2

如图3和图4所示,一种便捷式导电工装,包括夹板1、定位板2、隔板7以及碳刷3,所述夹板1均有2块,两块夹板1之间设有所述的隔板7,夹板1的外侧还设有所述的定位板2,定位板2、夹板1通过贯穿于两者的连接件连接固定为一个整体,夹板1上设有通孔5,通孔5内滑动连接所述的碳刷3,所述定位板2上设有若干与通孔5配合的穿线孔8,穿线孔8的直径小于通孔5的直径,主要用于将碳刷3与外部导线连接,所述碳刷3的外端与穿线孔8抵接。本发明在使用时,金属带材会经过夹板1之间的间隙,此间隙是由隔板7形成,间隙的大小由金属带材的厚度决定,具体通过设置不同厚度的隔板7即可,夹板1两侧的碳刷3借助于其本身的弹簧弹力作用,能够与金属带材紧密贴合,相比传统的弹性铜板接触,一方面借助碳刷3本身的特性,能够实现大电流的传输,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电弧的产生。本发明中,定位板2采用紫铜材料,外接导线,用于传输电流,连接件采用不锈钢材料。碳刷3的数量可根据所需的导电量大小而定,电流越大,数量越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具体为螺栓4,且定位板2、夹板1以及隔板7上均设有与螺栓4配合的安装孔6,在组装时,首先将隔板7至于最里端,再依次安装夹板1、定位板2,接着用螺栓4穿过上述结构,螺帽拧紧即可,再将其安装于相应设备上即可,所述螺栓4孔的数量至少有2个,所述通孔5的数量至少有3个。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板1包括内板11和外板12,外板12设于内板11的外侧,为了保证金属带材在经过该工装时不会发生向上的窜动,故在夹板1的内侧还设有凹槽9,凹槽9贯穿夹板1,使用时,在同一平面相邻的两个凹槽之间夹上一块挡板,一般采用玻璃,实现金属带材的定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板1由绝缘材料制成,不会产生导电现象。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发明。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发明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发明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