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滚镀工艺及其高效滚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18893发布日期:2024-02-22 21:20阅读:16来源:国知局
高效滚镀工艺及其高效滚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镀的,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滚镀工艺及其高效滚镀装置。


背景技术:

1、电镀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金属氧化(如锈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硫酸铜等)及增进美观等作用。电镀分为挂镀、滚镀、连续镀和刷镀。其中,滚镀适用于受形状、大小等因素影响无法或不宜装挂的小零件的电镀,它与早期小零件电镀采用挂镀或篮筐镀的方式相比,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而且镀件表面质量也大大提高。

2、当滚镀的加工步骤较多时,受到场地限制,滚镀线可能会包含多条生产线,因此需要将滚筒内的金属零件转换至另一生产线上的滚筒内。在转移时,需要将滚筒内的金属零件倒出至转移槽内,再将转移槽内的金属零件倒入另一个生产线的滚筒内。

3、授权公告号为cn114214715b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滚镀件自动转移机构,属于滚镀件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单梁起重机、连接架组件、驱动组件和接水箱,其中所述连接架组件连接在所述单梁起重机的挂钩上,所述连接架组件上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用于将供滚镀件自动转移机构进行转移的滚筒组件上预设的转杆固定在所述连接架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连接在所述连接架组件和所述接水箱之间,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在支撑件将滚筒组件的两端支撑起后驱动接水箱转动到所述滚筒组件的下方。

4、针对上述技术,在转移时,需要人工将滚筒的盖子打开,然后再通过控制面板使滚筒转动至筒口朝下,将金属零件倒出。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下料时,工人需要一一将打开盖子进行下料,耗时耗力,从而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金属零件电镀的生产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滚镀工艺及其高效滚镀装置。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效滚镀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高效滚镀装置,包括升降架、转动设置于升降架上的滚筒结构和驱动结构,所述滚筒结构包括滚筒本体和同轴固定于滚筒本体至少其中一个端面的电镀齿轮,所述滚筒本体为柱状;所述驱动结构包括驱动杆和驱动齿轮,所述驱动杆转动连接于升降架上,所述驱动齿轮同轴固定于驱动杆上,所述驱动齿轮与电镀齿轮啮合,所述滚筒本体包括筒身和滑盖,所述筒身的转轴为横向,所述滑盖的滑移路线与筒身的转轴同轴;

4、还包括下料杆和下料组件,所述下料组件包括下料齿轮、滑移筒和插接块,所述电镀齿轮的外径大于滚筒本体的外径,所述电镀齿轮上开设有供下料杆滑移的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与电镀齿轮同心设置,所述下料杆的长度方向与滚筒本体的转轴平行,所述下料杆穿设于第一弧形槽内;

5、所述滑移筒滑移连接于下料杆上,所述滑移筒位于电镀齿轮远离滚筒本体一侧;所述插接块固定于滑移筒朝向电镀齿轮的一侧,所述电镀齿轮外壁上开设有供插接块插接的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内设置有驱使插接块脱离插接槽的弹性件;

6、所述下料杆上设置有下料螺纹,所述下料螺纹位于滑移筒远离电镀齿轮的一侧,所述下料齿轮同轴螺纹连接于下料螺纹上;

7、所述下料组件还包括驱使下料齿轮转动的下料定位件;所述下料定位件包括基架、设置于基架上的支撑架和下料齿条,所述支撑架顶部开设有供下料杆端部下滑并放置的支撑槽,所述下料杆在支撑槽内向下滑移时,所述下料齿条啮合下料齿轮并驱使下料齿轮远离电镀齿轮转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镀时,升降架通过起吊机带动移动和升降,将滚筒本体浸入除油液、水洗液、酸洗液、中和液、电镀液等槽内,在浸入槽内的同时,驱动杆通过连接电机驱动转动,使滚筒转动,使金属零件在滚筒本体内翻滚,从而使金属零件加工均匀。

9、当需要将金属零件转移时,起吊机带动升降架滑移至靠近基架,然后将升降架下降,下降时,滑盖位于筒身的上方,下料杆滑入支撑槽内且下料齿条驱使下料齿轮转动,通过下料螺纹使齿轮远离电镀齿轮转动,下料齿轮对滑移筒的抵紧效果消失;当下料杆滑入支撑槽槽底时,弹性件驱使插接块脱离插接槽,此时电机再驱使驱动杆转动,使筒口朝下转动,因为下料杆被限位,使得滑盖位置被定位,筒口下转后,筒口开启使金属零件倒出,设置下料槽在筒口下方接住金属零件即可实现自动下料,使下料方便,无需设置工作人员下料,通过设置数控程序控制起吊机和驱使驱动杆转动的电机即可实现自动下料,装置造价低,同时也省去了人工开盖和关盖时间,大幅度节约人力,省时省力,提高生产效率。

10、下料完成后,驱动杆由电机驱动转动,使筒口上转至滑盖关闭筒口,此时插接槽正对插接块。起吊机再驱使升降架上升,下料齿条驱使下料齿轮转动,使下料齿轮靠近电镀齿轮转动,从而将插接块抵入插接槽,弹性件保持将插接块抵紧状态,使下料齿轮受到滑移筒的抵接,从而使下料齿轮不易转动,使下料齿轮稳定,使插接块不易脱离滑槽。

11、可选的,所述插接槽内滑移连接有顶出板,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性件驱使顶出板远离插接槽槽底,所述顶出板用于将插接块顶出插接槽。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顶出板,增大顶出板和插接块的抵接面积,使插接块受力均匀,方便插接块被顶出插接槽。

13、可选的,所述插接槽槽口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径小于插接槽内径,所述顶出板包括滑移板和固定于滑移板靠近限位板一侧的抵接板,所述限位槽共抵接板进入,所述滑移板抵接限位板时,所述抵接板与限位板远离插接槽的侧壁平齐。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方便插接块的顶出,弹簧的弹力较大设置,若无限位板的设置,当插接块被顶出至插接槽外,电镀齿轮转动,此时插接块脱离顶出板,顶出板会被顶出插接槽外,导致插接槽复位至插接槽复位至正对插接块时,插接块和顶出板容易干涉,导致复位不便;通过设置限位板,抵接板脱离插接块后,弹簧驱使抵接板与限位板远离插接槽的侧壁平齐,插接槽的复位时插接块和顶出板不会相互杆设。

15、可选的,所述滚筒结构和下料组件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滚筒本体同轴设置,两个所述电镀齿轮位于两个滚筒本体相背的一侧,所述下料杆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啮合两个滚筒结构的电镀齿轮;两个所述下料组件位于两个滚筒本体相背的一侧。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筒结构和下料组件设置有两个,两个滚筒结构同时进行金属零件的电镀加工,提高加工效率,同时设置有两个下料组件,使两个滚筒本体由驱动杆带动驱动齿轮转动,使滚筒结构转动,实现同时进行开盖和下料,无需人工进行操作,节约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17、可选的,所述基架上设置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上设置有接料斗,所述下料杆放置于支撑槽内时,所述接料斗顶口位于滚筒本体的斜下方,所述接料斗顶口供滚筒本体内零件倒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接料斗,下料时,在接料斗下方放置下料槽,当筒口转动至朝下时,接料斗将金属零件收拢后漏入下料槽内,零件不易洒出。

19、可选的,所述滚筒本体两端均设置有电镀齿轮,所述两个电镀齿轮一一对应啮合设置有驱动齿轮。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滚筒本体两端设置电镀齿轮,并且一一对应设置驱动齿轮,使滚筒本体被两个驱动齿轮同时带动转动,使滚筒本体转动稳定。

21、可选的,所述电镀齿轮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滑盖滑移的稳定槽,所述稳定槽为弧槽,所述稳定槽与滚筒本体的转轴同轴。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下料时滚筒筒口向下转动时,滑盖在筒身上滑动稳定。

23、可选的,所述下料杆外壁设置有导向条,所述滑移筒内壁开设有供导向条滑移的导向槽。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滑移筒滑动稳定,从而方便将插接块保持正对插接槽。

25、第二方面,本技术还公开一种高效滚镀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6、一种高效滚镀工艺,包括如下步骤:除油、水洗、酸洗、水洗槽、中和、电解、水洗、酸洗、水洗、电镀、水洗、上色、水洗,还包括上述的高效滚镀装置。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用高效滚镀装置,采用两个滚筒本体承载零件进行电镀,同时两个滚筒结构实现自动下料,大幅度提高了滚镀效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28、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9、1.使滑盖自动开启,金属零件自动卸料,使金属零件下料方便,无需设置工作人员下料,通过设置数控程序控制起吊机和驱使驱动杆转动的电机即可实现自动下料,装置造价低,同时也省去了人工开盖和关盖时间,大幅度节约人力,省时省力,提高生产效率;

30、2.通过滑移板抵接限位板时,抵接板与限位板远离插接槽的侧壁平齐设置没方便插接槽的复位;

31、3.通过设置两个滚筒结构,并且两个滚筒结构均无需采用人工下料,提高零件的加工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