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化贵液用钢棉直接电解提金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91740阅读:16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氰化贵液用钢棉直接电解提金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电解法生产贵金属的工艺,涉及一种氰化贵液用钢棉直接电解提金工艺。
在一九八八年第三期《黄金》月刊上,公开了一种“用钢棉直接电解提金工艺。它是将氰化浸出贵液经三层浓密机逆流洗涤溢流至贵液池,再经电解,对载金钢棉酸处理、固液分离和氯化钠洗涤工艺来获得金泥的。通过小型试验和半工业规模试验表明,该工艺与传统的锌丝置换工艺相比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金的回收率高。而且氰化贫液能返回浸出使用,有效地利用了CN-,减少污水的处理和污染。但由于现有“用钢棉直接电解提金工艺”中,所采用的净化处理不能使氰化贵液中的有机药剂悬浮物及胶状粒子、矿浆的去除达到理想要求,这些杂质的存在,影响了电解效率,再者,由于电解工艺参数的选择,不适合工业生产的要求,使得“用钢棉直接电解提金工艺”至今没能在工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采用有效的净化处理方法,去除氰化浸出贵液中所含的杂质、改善电解工艺参数,从而能直接运用于工业生产。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采用氰化浸出贵液净化处理、氰化贵液的电解工艺、载金钢棉酸处理、固液分离工艺,并且将电解后的含CN贫液直接返回氰化浸出。其特征在于氰化浸出贵液净化处理首先由压滤机压滤,然后经砂渗净化箱净化来完成,电解工艺是在电流密度12~22A/m2、槽电压3~4.5V,同极距55~70mm、电解液流速130~180L/h的条件下进行。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电解效率高、成本低、在贵液浓度较低的情况下,能取得97%左右的电解沉积指标,並且,本发明可直接应用于工业生产。
下面用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首先将氰化浸出贵液输入压滤机压滤,再由砂渗净化箱净化,得到其中矿浆、有机药剂悬浮物及胶状粒子含量极低的氰化贵液,然后把氰化贵液输入电解装置进行电解,最后对阴极框中的载金钢棉进行酸洗脱、经固液分离和氯化钠洗涤、熔炼,得到85%的合质金和98%的合质银。电解装置由解槽、阳极、阴极等组成。电解槽尺寸为1400×400×550mm,共10只,每2只电解槽串连成一组,在每个电解槽中装有17块阳极板和16个阴极框,阳极板由多孔不锈钢板制成,阴极框由多孔聚乙烯板制成,每个阴极框内装有50~100克钢棉,同极距为70mm,阳极板和阴极框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连接,其电流和电压可连续调节,氰化贵液在电解装置中的电解过程是连续的,其电解工艺参数为日处理量20m3/d流速130~180L/h电流密度12~22A/m2槽电压3~4.5V在贵液流速为150~160L/h条件下,改变槽电压时电解沉积率情况如下表所示
在槽电压不变条件下,改变电解液流速时,电解沉积率情况如下表所示
从上述电解沉积结果可以得知,在槽电压3.5V,贵液流速150~160L/h,贵液品位在15g/m3左右的条件下,能得到97%左右的电解沉积指标。
在电解过程中,贵液与贫液的CN-浓度没有发生变化,因此,贫液可直接返回使用,从而减少了污水处理和对环境的污染,电解工艺是一个连续的生产过程,每个电解槽内的16只阴极框每隔5~7天处理前2~4只即可,而不必全部进行处理。
权利要求
1.一种氰化贵液用钢棉直接电解提金工艺,包括氰化浸出贵液净化处理、氰化贵液的电解、载金钢棉酸处理、固液分离、金泥熔炼工艺,其特征在于(1)氰化浸出贵液净化处理首先采用压滤机压滤,然后再经砂渗净化箱净化,(2)电解工艺在下述条件下进行电流密度 12~22A/m2槽电压 3~4.5V同极距 55~70mm电解液流速 130~180L/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金工艺,其特征在于电解阴极内装有50~100克钢棉。
全文摘要
氰化贵液用钢棉直接电解提金工艺,包括氰化贵液净化处理、氰化贵液电解,载金钢棉酸处理、固液分离,金泥熔炼等工艺。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氰化贵液净化处理首先采用压滤机压滤,然后再经砂渗净化箱净化的方法。其电解工艺在电流密度12~22A/m
文档编号C25C1/20GK1058996SQ90106928
公开日1992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1990年8月9日 优先权日1990年8月9日
发明者刘孔达, 杨建国, 楼建成, 林里源, 龚钰秋 申请人:浙江省诸暨黄金公司, 浙江省冶金研究所, 杭州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