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可传扭式脱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59717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可传扭式脱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新型可传扭式脱接器属于油田机采井中用的脱接装置。
已有的脱接器主要用于抽油机井中抽油杆与井下抽油泵柱塞的对接和定位,现有的脱接器只有对接和定位功能,而没有传递扭矩的功能,目前螺杆泵已在油田大面积推广应用,现有的脱接器由于没有传递扭矩的功能而无法用于螺杆泵井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可在螺杆泵采油井杆柱上传递扭矩的一种新型可传扭式脱接器。并且应用它还可以使螺杆泵转子下部连接工具。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上脱接部分和下脱接部分两大部分组成,上脱接部分由上连接头、脱接爪、传扭环等组成,其中脱接爪内丝扣依次连接传扭环、上连接头,并且传扭环座在脱接爪的内台阶上,下脱接部分由传扭杆、防护套、弹簧、下连接头等组成,其中传扭杆从防护套上部穿过,弹簧置于传扭杆与防护套之间,下连接头上端内部与传扭杆下端外部螺纹扣连接,而且下连接头上部从防护套下部穿过并顶紧弹簧,防护套下端与下连接头上端间隙配合连接。
传扭环为空心的柱体,空心部分是相对两边为半园形,另外相对两边为平直形的,并且其下端平直面两侧加工成笔尖导向,传扭杆上部形状与传扭环的内孔形状相同并略小的柱体,并且其上端园面两侧加工成两个笔尖导向,传扭杆上部与传扭环的内孔利用两者的笔尖导向作用配合连接。
脱接爪下部的锁紧滑套轴向开槽并且内孔有台阶,脱接爪下部的锁紧滑套内孔台阶卡在传扭杆的外卡槽台阶处,防护套的内径大于脱接爪的外径,防护套在弹簧的作用下将脱接爪的锁紧滑套爪子护住。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它可以灵活地实现抽油杆与螺杆泵转子的脱接。
2、在油田大排量螺杆泵井中使用时,可利用27/8″油管替换原采用的3″油管,预计一口井可节省费用3万元以上。
3、利用它可在螺杆泵转子的下部连接井下工具,同时还可用于普通大排量螺杆泵井中,拓宽了螺杆泵的应用领域。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图;图2是传扭环的结构简图及它的A-A截面图;图3是传扭杆的结构简图及它的B-B截面图;图4是传扭环C向视图;图5是传扭环D向视图;图6是笔尖导向E向展开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上脱接部分和下脱接部分两大部分组成,上脱接部分由上连接头1、脱接爪2、传扭环3等组成,其中脱接爪2内丝扣依次连接传扭环3、上连接头1,并且传扭环3座在脱接爪2的内台阶上,下脱接部分由传扭杆4、防护套5、弹簧6、下连接头7等组成,其中传扭杆4从防护套5上部穿过,弹簧6置于传扭杆4与防护套5之间,下连接头7上端内部与传扭杆4下端外部螺纹扣连接,而且下连接头7上部从防护套5下部穿过并顶紧弹簧6,防护套5下端与下连接头7上端间隙配合连接。
传扭环3为空心的柱体,空心部分是相对两边为半园形,另外相对两边为平直形的,并且其下端平直面两侧加工成笔尖导向,传扭杆4上部形状与传扭环3的内孔形状相同并略小的柱体,并且其上端园面两侧加工成两个笔尖导向,传扭杆4上部与传扭环3的内孔利用两者的笔尖导向作用配合连接。
脱接爪2下部的锁紧滑套轴向开槽并且内孔有台阶,脱接爪2下部的锁紧滑套内孔台阶卡在传扭杆4的外卡槽台阶处,防护套5的内径大于脱接爪2的外径,防护套5在弹簧6的作用下将脱接爪2的锁紧滑套爪子护住。
现场使用时,首先将本实用新型的上脱接部分连接在抽油杆的下部,将本实用新型的下脱接部分连接在螺杆泵转子的上部,下井时,先将连接在螺杆泵转子上部的下脱接部分和螺杆泵的定子一起下入井中,然后把连接上脱接器部分的抽油杆下入井中,利用传扭杆4上部和传扭环3下部的笔尖导向作用使传扭杆4顺利进入传扭环3中,并配合连接在一起,其中笔尖导向就是在传扭环3的下端和传扭杆4上端的相对应的柱面中间一点为起始点,然后沿着柱面向另一端从一定角度切割出的形体,然后继续下放杆柱,依靠抽油杆柱重力和脱接爪2下移并开始经向变形张开,张开后脱接爪2爪子的外径大于防护套5的内径,脱接爪2压着防护套5向下移动,直到脱接爪2进入传扭杆4的外卡槽中,过了卡槽后,脱接爪2迅速恢复原形,此时它的锁紧滑套卡在传扭杆4的外卡槽台阶处,这时,脱接爪2爪子的外径已小于防护套5的内径,防护套5在弹簧6的作用下弹回原位并将脱接爪2护住,起到防护脱接爪2的作用,完成了螺杆泵转子与抽油杆的连接。
在井下运转过程中传递扭矩时,抽油杆的动力传递给连接接头1,然后通过丝扣传递给脱接爪2,由于传扭环3与脱接爪2通过丝扣连接,所以动力传递到传扭环3上,传扭环3通过内孔的特殊形状把动力传递给传扭杆4,传扭杆4通过丝扣把动力传递给下连接接头7,最后传递到螺杆泵的转子上。
在需要脱开时,将抽油杆上提,此时护套5的外径大于接脱接爪2的外径,使油管上的释放接头与防护套5接触,并压缩弹簧6,防护套5相对传扭杆4向下滑移,当防护套5滑移一段距离并脱离脱接爪2后,脱接爪2的锁紧滑套与传扭杆4即可脱开,完成了两者的脱离。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可传扭式脱接器,其特征在于它由上脱接部分和下脱接部分两大部分组成,上脱接部分由上连接头(1)、脱接爪(2)、传扭环(3)等组成,其中脱接爪(2)内丝扣依次连接传扭环(3)、上连接头(1),并且传扭环(3)座在脱接爪(2)的内台阶上,下脱接部分由传扭杆(4)、防护套(5)、弹簧(6)、下连接头(7)等组成,其中传扭杆(4)从防护套(5)上部穿过,弹簧(6)置于传扭杆(4)与防护套(5)之间,下连接头(7)上端内部与传扭杆(4)下端外部螺纹扣连接,而且下连接头(7)上部从防护套(5)下部穿过并顶紧弹簧(6),防护套(5)下端与下连接头(7)上端间隙配合连接;传扭环(3)为空心的柱体,空心部分是相对两边为半园形,另外相对两边为平直形的,并且其下端平直面两侧加工成笔尖导向,传扭杆(4)上部形状与传扭环(3)的内孔形状相同并略小的柱体,并且其上端园面两侧加工成两个笔尖导向,传扭杆(4)上部与传扭环(3)的内孔利用两者的笔尖导向作用配合连接;脱接爪(2)下部的锁紧滑套轴向开槽并且内孔有台阶,脱接爪(2)下部的锁紧滑套内孔台阶卡在传扭杆(4)的外卡槽台阶处,防护套(5)的内径大于脱接爪(2)的外径,防护套(5)在弹簧(6)的作用下将脱接爪(2)的锁紧滑套爪子护住。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可传扭式脱接器属于油田机采井中用的脱接装置,为了使螺杆泵采油井杆柱上可传递扭矩而设计的一种新型可传扭式脱接器,它主要由上连接头1、脱接爪2、传扭环3、传扭杆4、防护套5、弹簧6、下连接头7等组成,主要用于螺杆泵井中螺杆泵转子与抽油杆的脱接,具有可实现两者灵活脱接、并节省施工成本费用等优点。
文档编号E21B17/02GK2444051SQ00246568
公开日2001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2日
发明者杨永华, 郑学成, 师国臣, 魏继德, 赵春生 申请人: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工艺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