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喷器内腔防偏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59714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喷器内腔防偏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喷器内腔防偏磨装置。用于陆上和海上平台石油、天然气钻井、修井等用防喷器。
在石油钻井过程中,钻井施工作业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井口安装不正或者是井斜,在起下钻特别是钻进过程中,转动的钻具与井口防喷器内腔发生不同程度的滑动磨擦,造成防喷器内腔偏磨,形成键槽磨损,导致防喷器密封失效,遇有高压油气层,很可能造成井喷事故的发生。
目前,所采用的防喷器内腔防偏磨装置为内镶轴承式结构,它由上、下法兰体、内滚套及向心推力滚子轴承组成,上、下法兰体用螺栓固定连接,内滚套的上、下端外壁分别与上、下法兰体内壁动配合,在上、下法兰体的内壁上镶钳有毛毡圈、向心推力滚子轴承装在内滚套与下法兰体之间的腔体内。上述装置的缺点是结构复杂,需要特制非标大尺寸轴承,加工难度大,成本高,内滚套有一定的径向活动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而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内滚套径向活动间隙小、加工制造方便、成本低的防喷器内腔防偏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在现有技术内镶轴承式结构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主要改进点是将内镶轴承式结构改为整体轴承式结构,即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上法兰体、下法兰体、内滚套,上、下法兰体用螺栓固定连接,内滚套上、下端外壁分别与上、下法兰体内壁动配合,在上、下法兰体内周壁上镶钳有毛毡圈,特别是它还包括有圆柱滚子,圆柱滚子夹在内滚套的外壁与下法兰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整体轴承式结构。在上、下法兰体的接触面之间装有橡胶密封胶圈。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所示的实施例可知,一种防喷器内腔防偏磨装置,它包括有上法兰体1、下法兰体2、内滚套4,上、下法兰体用螺栓7固定连接,内滚套4上、下端外壁分别与上、下法兰体内壁动配合,在上、下法兰体内周壁上镶钳有毛毡圈5,它还包括有圆柱滚子3,圆柱滚子3夹在内滚套4的外壁与下法兰体2的内壁之间,形成整体轴承式结构。在上、下法兰体的接触面之间装有橡胶密封胶圈6。

图1中,8为弹簧垫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1、采用整体轴承式结构,简化了结构组成,减小了加工工艺难度,降低了材料成本及生产成本。2、钻具只与防偏磨装置内套发生磨擦,而不与防喷器内腔相接触。3、钻具与防偏磨装置内套之间的磨擦为滚动磨擦,减少了它们之间的磨擦力,既保护了防喷器内腔,又减小了钻具的磨损。4、内滚套活动间隙小。
权利要求1.一种防喷器内腔防偏磨装置,它包括有上法兰体(1)、下法兰体(2)、内滚套(4),上、下法兰体用螺栓(7)固定连接,内滚套(4)上、下端外壁分别与上、下法兰体内壁动配合,在上、下法兰体内周壁上镶钳有毛毡圈(5),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圆柱滚子(3),圆柱滚子(3)夹在内滚套(4)的外壁与下法兰体(2)的内壁之间,形成整体轴承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下法兰体的接触面之间装有橡胶密封胶圈(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喷器内腔防偏磨装置,适用于陆上和海上平台石油、天然气钻井、修井等用防喷器。它是在现有技术内镶轴承式结构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其主要改进点是将内镶轴承式改为整体轴承式结构,即将圆柱滚子夹在内滚套的外壁与下法兰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整体轴承式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紧凑、内滚套活动间隙小,加工制造方便,成本低。
文档编号E21B33/06GK2444055SQ00246180
公开日2001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11日
发明者王燕群 申请人:王燕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