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式通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69874阅读:6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履带式通井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井机,它属于石油开采过程中对油、水井进行通井作业的活动设备。
履带式通井机约占油田小修作业设备总量的70%,目前主要机型有鞍山的AT-10、AT-15和青海的XT-12、XT-15型。履带式通井机不带井架,它必须与给其提供井架的井架背车配合使用。在雨季时,由于采油井场非常泥泞,轮式修井机很难或根本不可能进入井场,履带式通井机虽能驶入,但是其辅助设施井架背车因底盘性能所限却无法进入。这样便造成了雨季采油井场正常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就不能正常进行,从而影响了油田的采油产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履带式通井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履带式通井机由履带式机车、井架组成,履带式机车的底盘采用悬臂梁结构的复合式车架,车架上设有前支架、后支架和液压系统,前后支架上装有井架。
由于本发明集履带式通井机与井架背车功能于一身,因此它能进入路况恶劣的井场,进行正常通井工作,维持了油田生产的正常进行,降低了作业费用、提高了作业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图1履带式通井机结构示意图;图中1-井架、2-后支架、3-复合式车架、4-液压系统、5-履带式机车、6-前支架;如
图1所示,针对原履带式通井机车架的特点,我们设计了一种悬臂梁结构的复合式车架3,车架3与原通井机采取螺栓连接,拆装方便;车架3上设有前支架6、后支架2和液压系统4,前后支架6、2上装有井架1。
权利要求1.一种履带式通井机由履带式机车(5)、井架(1)组成,其特征在于履带式机车(1)的底盘采用悬臂梁结构的复合式车架(3),车架(3)上设有前支架(6)、后支架(2)和液压系统(4),前后支架(6)、(2)上装有井架(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履带式通井机。它由履带式机车、井架组成,履带式机车的底盘采用悬臂梁结构的复合式车架,车架上设有前、后支架和液压系统,前后支架上装有井架。由于本实用新型集履带式通井机与井架背车功能于一身,因此它能进入路况恶劣的井场,进行正常通井工作,维持了油田生产的正常进行,降低了作业费用、提高了作业效率。
文档编号E21B41/00GK2497041SQ0124181
公开日2002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2日
发明者张子胜, 戴相富, 郑满圈, 张建军, 王维忠, 谭劲松, 罗煜琼, 王兴朴 申请人:中原石油勘探局特种车辆修造总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