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结构半逆作法反向连接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5351050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地下结构半逆作法反向连接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建筑行业的地下结构半逆作法反向连接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市政建设以及其它基础建设的不断发展,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此复杂环境下的地下施工工程也越来越多,设计、施工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目前,地下工程的施工大多采用顺作法或逆作法两种方法。由于顺作法施工要受到较多方面的限制,主要是指环境条件的限制,如果施工场所为软地基或地基施工要求较深时,顺作法较少采用,因为在此条件下使用顺作法会产生较高的施工成本,使先期的围护费提高;同时,顺作法施工在向下挖掘土方的过程中,由于先前土方挖掘后有脚手架支撑住围护墙体,这些已搭制的脚手架会给再次挖掘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成为再次挖掘的障碍。对于复杂环境下的地下工程及特殊施工要求的地下工程采用逆作法比较适合,逆作法就是在四周的围护即地下连续墙做好后,向下挖掘一段土方,然后采用假牛腿法对该段进行混凝土结构浇筑,再依次向下进行,直至底部。但是,现今所用的逆作法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从第二段开始进行浇筑的新混凝土在自重作用下的不均匀沉降会导致施工缝出现渗水和漏水的弊病,目前,国内外设计中均未见逆作法施工缝处理的具体措施,只能采用浇筑后在施工缝处设置钢止水板或橡胶止水带进行渗水和漏水处理;2、施工缝钢筋处理较为困难,进行处理成本较高;3、需要较大面积地凿除结构混凝土后,才能进行再次的浇筑。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已有的顺作法存在的对施工工程环境条件的限制以及先期围护费较高的缺陷,同时也克服了已有的逆作法存在的施工缝处产生渗水和漏水以及大面积凿除结构混凝土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地下结构半逆作法反向连接施工方法。该地下结构半逆作法反向连接施工方法,通过采用榫式构造的分段逆作临时砂槽接头与假牛腿法相结合的措施,配合以砂保护钢筋技术,不仅节约了工程投资、加快施工进度、方便施工,还保证了基坑结构的稳定性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地下结构半逆作法反向连接施工方法,包括前期围护的建立,然后进行土方挖掘,在土方挖掘后,在需浇筑混凝土结构处的土方上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步骤一、制作临时砂槽接头,临时砂槽接头由榫槽、垫层和填实层组成,底层为填实层,中层为垫层,榫槽位于上层;步骤二、在临时砂槽接头上设置模板,竖向钢筋插入模板外侧的垫层中,并与横向钢筋结合制成脚手架将模板固定,模板上相应位置开设对拉孔,对拉杆一端固定在围护上,另一端穿过模板上的对拉孔经对拉螺栓固定在脚手架上;步骤三、以支撑杆支撑住脚手架;步骤四、在模板上端制成“假牛腿”的浇筑口;步骤五、混凝土浇筑;步骤六、浇筑混凝土后的养护;步骤七、养护后拆除模板并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施工底部。
上述的一种地下结构半逆作法反向连接施工方法,临时砂槽接头中的填实层采用黄砂进行填实和夯实;垫层采用砼或砂浆;榫槽为木制。
上述的一种地下结构半逆作法反向连接施工方法,模板间留设施工缝。
上述的一种地下结构半逆作法反向连接施工方法,支撑杆采用斜撑的方式支撑脚手架。
上述的一种地下结构半逆作法反向连接施工方法,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浇筑。
上述的一种地下结构半逆作法反向连接施工方法,“假牛腿”采用梁板结构。
本发明所应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临时砂槽做底模,临时砂槽由三部分组成,下层为黄砂填实层,中层为砼或砂浆垫层,上层为木制榫槽,利用砂的松散性和易夯实性,方便了施工过程中钢筋的逆向伸展,解决了施工过程中结构钢筋的不均匀沉降,同时也利用砂对结构钢筋起到了保护作用;采用木制榫槽与假牛腿法相结合,起到了双重防水的效果,无需再在施工缝处设置钢止水板或橡胶止水带,也不需要在再次浇筑前大面积凿除结构混凝土,施工缝的漏水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本发明的实施,不仅节约了工程成本,方便施工,而且能保证深基坑结构的稳定性和周围环境的安全,具有广泛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图1为一种地下结构半逆作法反向连接施工方法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地下结构半逆作法反向连接施工方法的榫槽与假牛腿的示意图。
其中,1为围护,2为临时砂槽接头,3为榫槽,4为垫层,5为填实层,6为竖向钢筋,7为对拉螺栓,8为对拉杆,9为支撑杆,10为模板,11为横向钢筋。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由附图给出。
参见图1和图2所示,一种地下结构半逆作法反向连接施工方法,包括前期围护1的建立,然后进行土方挖掘,在土方挖掘后,在需浇筑混凝土结构处的土方上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步骤一、制作临时砂槽接头2,临时砂槽接头2由榫槽3、垫层4和填实层5组成,底层为填实层5,中层为垫层4,榫槽3位于上层;步骤二、在临时砂槽接头2上设置模板10,竖向钢筋6插入模板10外侧的垫层4中,并与横向钢筋11结合制成脚手架将模板10固定,模板10上相应位置开设对拉孔,对拉杆8一端固定在围护1上,另一端穿过模板10上的对拉孔经对拉螺栓7固定在脚手架上;步骤三、以支撑杆9支撑住脚手架;步骤四、在模板10上端制成“假牛腿”的浇筑口;步骤五、混凝土浇筑;步骤六、浇筑混凝土后的养护;步骤七、养护后拆除模板10并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施工底部。
临时砂槽接头2中的填实层5采用黄砂进行填实和夯实;垫层4采用砼或砂浆;榫槽3为木制。模板10间留设施工缝。支撑杆9采用斜撑的方式支撑脚手架。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浇筑。“假牛腿”采用梁板结构。
实施例1软土地基深-32.75m、直径18.57m的圆形地下结构,采用深-44.55m地下连续墙围护,0.6m宽衬墙结构分五段半逆作法施工,结构施工缝采用分段半逆作法反向连接施工方法。分段半逆作砂槽接头竖向钢筋选取点焊与绑扎的连接方式,分段逆作砂槽接头榫式构造(深度1.40m、宽度1.5m、木制80mm*100mm榫槽、中粗砂分层夯实),5-8m分段逆作土方开挖,300-500mm分层填砂及夯实,20竖向插筋,浇筑80-100mm砂浆垫层,木制榫槽定位,水平钢筋绑扎施工,模板施工留设600*400mm门子洞,利用梁板结构的1200mm*300mm腰圈梁起假牛腿作用,混凝土的500-600mm分层浇筑。实施效果半逆作法结构施工缝没有出现有害裂缝,没有发现渗漏,局部有湿渍现象,效果较好。
实施例2软土地基深-29.5m、直径14.5m的圆形地下结构,采用深-41.5m地下连续墙围护,0.6m宽衬墙结构分三段半逆作法施工,结构施工缝采用分段逆作砂槽接头施工方法。分段逆作砂槽接头竖向钢筋选取点焊与绑扎的连接方式,分段逆作砂槽接头榫式构造(深度1.40m、宽度1.5m、木制80mm*100mm榫槽、中粗砂分层夯实),5-10m分段逆作土方开挖,300-500mm分层填砂及夯实,20竖向插筋,浇筑80-100mm混凝土垫层,木制榫槽定位,模板施工留设600*400mm门子洞,利用梁板结构的1100mm*300mm腰圈梁起假牛腿作用,混凝土的500-600mm分层浇筑。实施效果半逆作结构施工缝没有出现有害裂缝,没有发现渗漏,无湿渍现象,效果良好。
实施例3软土地基深-33.0m、直径28.1m的圆形地下结构,采用深-53.0m地下连续墙围护,0.8m宽衬墙结构分五段半逆作法施工,结构施工缝采用分段逆作砂槽接头施工方法。分段逆作砂槽接头竖向钢筋选取点焊与绑扎的连接方式,分段逆作砂槽接头榫式构造(深度1.60m、宽度0.8-1.6m、木制100mm*100mm榫槽、中粗砂分层夯实),5-8m分段逆作土方开挖,300-500mm分层填砂及夯实,25竖向插筋,浇筑80-100mm混凝土或100mm砂垫层,木制榫槽定位,模板施工留设600*400mm门子洞,设置400mm*700mm假牛腿,混凝土的500-600mm分层浇筑。实施效果半逆作结构施工缝没有出现有害裂缝,没有发现渗漏,无湿渍现象,效果良好。
权利要求
1.一种地下结构半逆作法反向连接施工方法,包括前期围护(1)的建立,然后进行土方挖掘,其特征在于在土方挖掘后,在需浇筑混凝土结构处的土方上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步骤一、制作临时砂槽接头(2),临时砂槽接头(2)由榫槽(3)、垫层(4)和填实层(5)组成,底层为填实层(5),中层为垫层(4),榫槽(3)位于上层;步骤二、在临时砂槽接头(2)上设置模板(10),竖向钢筋(6)插入模板(10)外侧的垫层(4)中,并与横向钢筋(11)结合制成脚手架将模板(10)固定,模板(10)上相应位置开设对拉孔,对拉杆(8)一端固定在围护(1)上,另一端穿过模板(10)上的对拉孔经对拉螺栓(7)固定在脚手架上;步骤三、以支撑杆(9)支撑住脚手架;步骤四、在模板(10)上端制成“假牛腿”的浇筑口;步骤五、混凝土浇筑;步骤六、浇筑混凝土后的养护;步骤七、养护后拆除模板(10)并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施工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半逆作法反向连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临时砂槽接头(2)中的填实层(5)采用黄砂进行填实和夯实;垫层(4)采用砼或砂浆;榫槽(3)为木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半逆作法反向连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模板(10)间留设施工缝。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半逆作法反向连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支撑杆(9)采用斜撑的方式支撑脚手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半逆作法反向连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浇筑。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半逆作法反向连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假牛腿”采用梁板结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土木建筑行业的地下结构半逆作法反向连接施工方法。一种地下结构半逆作法反向连接施工方法,建立围护(1)及土方挖掘后,按以下步骤进行制作由榫槽(3)、垫层(4)和填实层(5)组成的临时砂槽接头(2),在其上设置模板(10),竖向钢筋(6)与横向钢筋(11)制成脚手架将模板固定,模板上开设对拉孔,一端固定在围护上,另一端经对拉螺栓(7)固定在脚手架上;支撑杆(9)支撑住脚手架;在模板上端制成“假牛腿”的浇筑口;混凝土浇筑;浇筑混凝土后的养护;养护后拆除模板并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施工底部。本发明的实施,不仅节约了工程成本,方便施工,而且能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周围环境的安全,具有广泛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文档编号E02D29/045GK1563612SQ20041001695
公开日2005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15日
发明者秦夏强, 王英俊, 白艳霞, 杨勇, 李炳伟, 谢非, 祃丽婷, 魏宏超 申请人:中国第二十冶金建设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