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泵杆定位扶正防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64365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螺杆泵杆定位扶正防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工业的采油设备,特别是适用于用螺杆泵采油的油井的杆定位扶正防偏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井斜或螺杆泵底部锚定的原因加大了油管的弯曲,螺杆泵抽油系统工作环境逐步恶化,致使抽油杆在旋转抽油过程中不断和油管内壁摩擦,加剧了杆管偏磨程度,降低了螺杆泵的检泵周期。针对现场偏磨现状,目前还没有适合螺杆泵采油管杆防偏磨的工具,为此,我们研制了螺杆泵杆定位防偏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螺杆泵杆定位扶正防偏装置。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上接头(1)、杆体(2)、下接头(7)和支撑体(3),其特征在于支撑体(3)套在杆体(2)上,在所述的支撑体(3)周围有2-6组加强筋(9),所述的支撑体(3)周围加强筋(9)内设置凹槽(8),凹槽(8)内设置相配合的摩擦块(6),在凹槽(8)底部和摩擦块(6)之间安装弹性元件(4),并且在摩擦块(6)和凹槽之间设置限位螺钉(5)。
较佳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支撑体(3)周围设置3-5组加强筋,弹性元件(4)设置为2-6组。
最佳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摩擦块(6)侧面设有小孔,限位螺钉(5)穿过小孔与凹槽(8)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杆体从支撑体中间穿过,二者间隙配合;摩擦块用定位螺钉限制在支撑体的加强筋凹槽内,并有弹性元件使其与支撑体加强筋内凹槽底部保持一定的压缩距,自由状态下不会从加强筋内脱出;使用本实用新型连接在抽油杆上后,在杆柱旋转带动螺杆泵转子抽油时,杆体从支撑体中间相对旋转运动,二者间隙配合;摩擦块依靠弹性元件支撑在油管内壁,二者过盈配合,避免了管杆偏磨现象,效果显著。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视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其技术方案是包括上接头1、杆体2、下接头7和支撑体3,其特征在于支撑体3套在杆体2上,在所述的支撑体3周围有2-6组加强筋9,所述的支撑体3周围加强筋9内设置凹槽8,凹槽8内设置相配合的摩擦块6,在凹槽8底部和摩擦块6之间安装弹性元件4,并且在摩擦块6和凹槽之间设置限位螺钉5。较佳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支撑体3周围设置4组加强筋,弹性元件4设置为4组,上述的摩擦块6侧面设有小孔,限位螺钉5穿过小孔与凹槽8固定连接。
另外,所述的上接头1、下接头7和杆体2焊接后组成的整体可以中空也可以为实心。
使用本实用新型连接在抽油杆上后,在杆柱旋转带动螺杆泵转子抽油时,杆体从支撑体中间相对旋转运动,二者间隙配合;摩擦块依靠弹性元件支撑在油管内壁,二者过盈配合,避免了管杆偏磨现象,效果显著。
权利要求1.一种螺杆泵杆定位扶正防偏装置,包括上接头(1)、杆体(2)、下接头(7)和支撑体(3),其特征在于支撑体(3)套在杆体(2)上,在所述的支撑体(3)周围有2-6组加强筋(9),所述的支撑体(3)周围加强筋(9)内设置凹槽(8),凹槽(8)内设置相配合的摩擦块(6),在凹槽(8)底部和摩擦块(6)之间安装弹性元件(4),并且在摩擦块(6)和凹槽之间设置限位螺钉(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杆泵杆定位扶正防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体(3)周围设置3-5组加强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杆泵杆定位扶正防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元件(4)设置为2-6组。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杆定位扶正防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摩擦块(6)侧面设有小孔,限位螺钉(5)穿过小孔与凹槽(8)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杆定位扶正防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接头(1)、下接头(7)和杆体(2)采用焊接技术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工业的采油设备,特别是适用于用螺杆泵采油的油井的杆定位扶正防偏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包括上接头、杆体、下接头和支撑体,其中,支撑体套在杆体上,在所述的支撑体周围有2-6组加强筋,所述的支撑体周围加强筋内设置凹槽,凹槽内设置相配合的摩擦块,在凹槽底部和摩擦块之间安装弹性元件,并且在摩擦块和凹槽之间设置限位螺钉。有益效果是使用本实用新型后,在螺杆泵旋转抽油时,杆体相对支撑体旋转,二者间隙配合;摩擦块依靠弹性元件支撑在油管内壁,二者过盈配合,避免了抽油杆偏磨现象,效果显著。
文档编号E21B17/00GK2876309SQ20052008669
公开日2007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30日
发明者黎洪, 郭洪金, 朱泽军, 吴军 申请人:刘中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