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能匹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01365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蓄能匹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井下抽油泵配套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蓄能匹配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开采中,一些油层埋芷深,供液能力差的油芷,为提高油井产量,增加经济效益,采用有杆泵和电潜泵联合举升,即先由电潜泵将井液举升到一定高度,再由有杆泵举升至地面的方式。但其它同时存在着以下缺点或不足由于有杆泵是间歇出液,电潜泵为连续出液,两者不能同一,不能匹配,结果①导致系统效率低,井液不能及时排出;②易发生电潜泵产生电流冲击损坏问题,造成经济损失,开采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蓄能匹配装置,它能够有效地克服或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或不足,有效地达到有杆泵和电潜泵不同出液的同一性和有效地匹配,达到高效采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蓄能匹配装置,包括上接头、弹簧、调节环、放气阀、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上端连接有上接头,下部连接有内管,外部顺次安设有调节环、弹簧和放气阀。
其中,所述外管上设有内台阶、外台阶和内螺纹、外螺纹,下部内螺纹上连接有内管,外螺纹上连接有放气阀。所述外管壁上设有与所述环形空间和连通流道相连通的孔,其下部内台阶与内管形成环形空间,外台阶与放气阀构成连通流道。所述放气阀安装于外管外下部,其上端安置有弹簧。所述弹簧顶端安设有调节环,下端安设于放气阀顶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1、确保有杆泵具有一定的沉没度,使有杆泵正常运转;2、对有杆泵和电潜泵不同出液进行有效地匹配,提高系统效率,提高开采效果;3、避免电潜泵的电流冲击损坏,提高其使用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蓄能匹配装置,包括上接头、弹簧、调节环、放气阀、外管和内管,外管5上端连接有上接头1,下部连接有内管6,外部顺次安设有调节环2、弹簧3和放气阀4。
外管5上设有内台阶、外台阶和内螺纹、外螺纹,下部内螺纹上连接有内管6,外螺纹上连接有放气阀4。外管壁上设有与所述环形空间和连通流道相连通的孔,其下部内台阶与内管形成环形空间,外台阶与放气阀4构成连通流道。放气阀4安装于外管5外下部,其上端安置有弹簧3。弹簧顶端安设有调节环2,下端安设于放气阀4顶端。
权利要求1.一种蓄能匹配装置,包括上接头、弹簧、调节环、放气阀、外管和内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上端连接有上接头,下部连接有内管,外部顺次安设有调节环、弹簧和放气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匹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上设有内台阶、外台阶和内螺纹、外螺纹,下部内螺纹上连接有内管,外螺纹上连接有放气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能匹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壁上设有与所述环形空间和连通流道相连通的孔,其下部内台阶与内管形成环形空间,外台阶与放气阀构成连通流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匹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气阀安装于外管外下部,其上端安置有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能匹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顶端安设有调节环,下端安设于放气阀顶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能匹配装置,包括上接头、弹簧、调节环、放气阀、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上端连接有上接头,下部连接有内管,外部顺次安设有调节环、弹簧和放气阀。本实用新型具有对电潜泵和有杆泵不同出液规律进行协调匹配的功能和防止电潜泵电流冲击损坏的功能,广泛应用于石油采油工艺中。
文档编号E21B43/00GK2931857SQ20062008726
公开日2007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21日
发明者王民轩, 徐建礼, 张俊清, 罗燕, 刘丙生, 孙衍东 申请人: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