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浆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13741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混浆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井泥浆混配所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陆地和海上油田混配泥浆所使用的混浆罐,都是直罐壁,平罐底,并且罐顶面几乎 完全封闭。这样的缺点是不利于泥浆的流动,造成泥浆沉积,作业完成后清洗混浆罐费水又 费时。同时,现有混浆罐不利于带混浆系统的设备的整体布局,造成设备体积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浆罐,克服现有混浆罐泥浆流动性差易沉积、不便清 洗以及造成带混浆系统的设备体积庞大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混浆罐,包括罐底、罐壁、排出口 、排污管、气体扩散箱法兰和安装在罐体上的两个搅拌器;罐底采用阶梯斜向下结构,采用 圆滑过渡,且罐底最低处采用圆弧结构,两侧罐壁下半部分向内倾斜;在罐壁的两侧面且与 圆弧结构相切方向的最低处或者在罐体下方且与圆弧结构中后部垂直方向的最低处,至少安 装有一个排出口。排污管设置于圆弧结构的中心位置,也可以设置在自中心位置沿圆弧结构 前后旋转的任意位置上。在罐体顶面,气体扩散箱法兰与罐壁之间设置有两个清洗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较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罐底和罐壁的独特设计,可以 有效降低泥浆附着在罐底和罐壁的几率,增强混浆效果。(2)可以在三个方位设置排出口 ,有利于减少带混浆系统的设备的体积,使设备小型化。(3)排污管设置于圆弧结构中心 位置,能够最大程度地把泥浆和污物排除,避免泥浆排放不干净造成罐底固化。(4)设置 有两个清洗口,便于清洗。


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通过销轴4连接混浆罐的耳板6和底橇上的耳板,从而将混浆罐固定到带混浆系统的设备的底橇上,外部排污管汇可以通过蝶阀直接连接到排污管5上。如图1所示,在罐壁2的两侧 面且与圆弧结构相切方向的最低处设置有两个排出口3,分别连接循环离心泵和灌注离心泵 的吸入口,通过两个离心泵的自吸能力,能更好地增加罐底部分泥浆的流动性,使泥浆一直 处于流动状态,防止因为长时间固井作业而产生泥浆固化。如图3所示,罐底9采用阶梯斜向 下结构,因此罐体下方空间宽阔,其中的一个离心泵能够安装在罐体下方,以更好的节省空 间,增加设备的整体布局能力,同时该安装在罐体下方的离心泵更易于修理和保养。离心泵 吸取泥浆后即可以注入到三缸柱塞泵中,也可以将泥浆再注入混浆罐内。安装在罐体上的两 个搅拌器l,对混浆罐内的泥浆进行搅拌。作业完毕后,通过设置于气体扩散箱法兰8与罐壁 2之间的两个清洗口7,用带混浆系统的设备自带的冲洗管汇对罐体内部进行冲洗,防止残留 的泥浆在罐体内部表面固化,操作方便、可靠。
权利要求权利要求1一种混浆罐,包括罐底(9)、罐壁(2)、排出口(3)、排污管(5)、气体扩散箱法兰(8)和安装在罐体上的两个搅拌器(1),其特征在于罐底(9)采用阶梯斜向下结构,采用圆滑过渡,且罐底(9)最低处采用圆弧结构,两侧罐壁(2)下半部分向内倾斜;在罐壁(2)的两侧面且与圆弧结构相切方向的最低处或者在罐体下方且与圆弧结构中后部垂直方向的最低处,至少安装有一个排出口(3)。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混浆罐,其特征在于排污管(5)设置于 圆弧结构的中心位置,也可以设置在自中心位置沿圆弧结构前后旋转的任意位置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混浆罐,其特征在于在罐体顶面, 气体扩散箱法兰(8)与罐壁(2)之间设置有两个清洗口 (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混浆罐,涉及一种固井泥浆混配所用装置。该装置能克服现有混浆罐泥浆流动性差易沉积、不便清洗、造成带混浆系统的设备体积庞大的缺陷。包括罐底、罐壁、排出口、排污管、气体扩散箱法兰和两个搅拌器;罐底采用阶梯斜向下结构和圆滑过渡,且罐底最低处采用圆弧结构,两侧罐壁下半部分向内倾斜;在罐壁的两侧面且与圆弧结构相切方向的最低处或者在罐体下方且与圆弧结构中后部垂直方向的最低处,至少安装有一个排出口。排污管设置于圆弧结构的中心位置,也可以设置在自中心位置沿圆弧结构前后旋转的任意位置上。在罐体顶面,气体扩散箱法兰与罐壁之间设置有两个清洗口。该装置可以广泛安装在带混浆系统的设备上,用于固井泥浆混配。
文档编号E21B21/06GK201236650SQ200820301758
公开日2009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6日
发明者于清峰, 辉 林 申请人:烟台杰瑞石油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