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进机第一运输机滚轮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30245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掘进机第一运输机滚轮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掘进机领域,具体为一种掘进机第一运输机滚轮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掘进机作为煤碳开采的主要设备之一,集行走、截割、装运、喷雾灭尘于一体,在巷 道掘进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在煤炭装运方面,为了提高设备运料效果,并防止设备 卡链,一般将第一运输机与设备的连接方法设计为浮动式连接。图1给出了第一运输机现 有技术的浮动联结方法,图中序号1表示耳座,左右各一个,序号2表示连杆,序号3表示第 一运输机,序号4和5均表示销轴。在现有连接方式中,第一运输机安装时,先将连杆2 — 端的销孔置于第一运输机3上的销孔处,并用销轴4联结;然后用销轴5分别将耳座1连接 于连杆2的下端;最后再将耳座1与设备焊接在一起。由于第一运输机属于细长结构,焊接 过程中变形较大,若事先将耳座1按照规定尺寸与设备焊接在一起,那么连杆2将无法与耳 座1联结,所以其耳座只能采用与设备配焊的方法联结。正因如此,它不仅影响了设备的美 观程度,而且各台设备中的第一运输机无法达到互换的要求,给设备的维修与维护带来很 大困难。特别是在需要更换第一运输机3时,需先将设备从井下升至地面,然后从设备上割 下耳座1,更换上新的第一运输机3,并连接好其它零部件,再将耳座1重新焊在设备中。这 样,不仅影响了生产进度,大大降低了设备的工作效率,而且增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 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第一运输机不能互换,生产现场只能采取配焊方法装配的缺 陷,更为了便于设备的维修,以及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进度、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本 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掘进机第一运输机滚轮支撑结构,可以解决第一运输机不能 互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掘进机第一运输机滚轮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设有耳座、销轴和滚轮,销轴安 装于耳座的销孔内,销轴上装配有滚轮。所述的掘进机第一运输机滚轮支撑结构,销轴与滚轮之间设有轴套;或者,销轴与 滚轮之间设有轴承。所述的掘进机第一运输机滚轮支撑结构,耳座为左右两个,对称设置,耳座连接于 设备上。所述的掘进机第一运输机滚轮支撑结构,耳座焊接于设备的后支撑之上;或者,耳 座采用螺栓连接于设备的后支撑之上。所述的掘进机第一运输机滚轮支撑结构,在耳座的销孔外侧设置端盖,端盖与销 轴对应;或者,在耳座的销孔外侧设置挡板或者挡圈。所述的掘进机第一运输机滚轮支撑结构,端盖挡板或者挡圈通过螺栓连接于耳座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掘进机第一运输机滚轮支撑结构,销轴拆装方便,第一运输机更换 容易,两耳座之间有一定间隙,能够消除第一运输机焊接变形带来的影响,可以实现第一运 输机的互换,减少机械加工时间,缩短设备的装配、调试及维修更换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 和工作效率。2、采用本实用新型取消了配焊连接方式,更符合工艺性要求,提高设备外观质量。3、本实用新型便于设备维护与维修,极大缩短设备的维修周期,降低了工人的劳 动强度,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图1是现有技术中第一运输机支撑方式示意图。图中1耳座;2连杆;3第一运输 机;4销轴;5销轴。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掘进机第一运输机滚轮支撑结构示意图。图中20第 一运输机;21后支撑;22耳座。图3是图2所示A-A方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20第一运输机;21后支撑;22 耳座;23销轴;24轴套;25端盖;26滚轮;27螺栓;28凸台。图4(a)_(b)是左耳座示意图。其中,图4(a)为主视图;图4(b)为侧视图。图中 40外耳板;41内耳板;42底板;43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掘进机第一运输机滚轮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设有耳 座22、销轴23和滚轮26,销轴23安装于耳座22的销孔内,销轴23上装配有滚轮26,销轴 23的结构形式不受限制。耳座22为左右两个,对称设置,耳座22焊接于后支撑21之上的预定位置,耳座还 可以采用螺栓把合或其它连接方法与后支撑21连接。销轴23与滚轮26之间设有轴套24,也可以设置为滚动或滑动轴承,或者让销轴 23与滚轮26直接配合,不设置中间连接件。为防止销轴23从耳座销孔内滑出,在耳座22的销孔外侧设置端盖25,端盖25与 销轴23对应,端盖25通过螺栓27连接于耳座22上。或者,此处端盖可以根据销轴的结构 形式更换为挡板或者孔用挡圈均可。如图3所示,两个耳座22连接于后支撑21的预定位置,连接时要适当放宽耳座间 的间隙,以适应第一运输机20的焊接变形影响,连接方式可以使用焊接方式,也可以采用 螺栓把合或其它方法。装配完成后,将第一运输机20安放于设备之中,第一运输机20两侧 的凸台28将搭接在滚轮26上。这样,随着第一运输机20前端的运动,第一运输机20即可 在滚轮上来回滚动,实现第一运输机的浮动连接。如图4(a)_(b)所示,耳座22包括外耳板40、内耳板41、底板42和筋板43,外耳 板40、内耳板41平行设置于底板42上,外耳板40、内耳板41之间通过筋板43连接。耳座22上开有用于安装销轴23的销孔,外耳板40外侧与销孔对应位置周边开设有螺纹孔,以便 将端盖25与其把合。本实施例中,外耳板40和内耳板41通过底板42和筋板43焊接在一 起。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掘进机第一运输机滚轮支撑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应 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 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 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掘进机第一运输机滚轮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结构设有耳座、销轴和滚轮,销轴安装于耳座的销孔内,销轴上装配有滚轮。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掘进机第一运输机滚轮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销轴与滚轮 之间设有轴套;或者,销轴与滚轮之间设有轴承。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掘进机第一运输机滚轮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耳座为左右 两个,对称设置,耳座连接于设备上。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掘进机第一运输机滚轮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耳座焊接于 设备的后支撑之上;或者,耳座采用螺栓连接于设备的后支撑之上。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掘进机第一运输机滚轮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耳座的销 孔外侧设置端盖,端盖与销轴对应;或者,在耳座的销孔外侧设置挡板或者挡圈。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掘进机第一运输机滚轮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端盖挡板或 者挡圈通过螺栓连接于耳座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掘进机领域,具体为一种掘进机第一运输机滚轮支撑结构,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第一运输安装后无法互换的难题,以及维修时间长,影响工作效率等缺点。该支撑结构设有耳座、销轴和滚轮,销轴安装于耳座的销孔内,销轴上装配有滚轮。销轴与滚轮之间设有轴套;或者,销轴与滚轮之间设有轴承。耳座为左右两个,对称设置,耳座连接于设备上。销轴外端设有端盖以防止销轴从销孔中滑出,第一运输机置于销轴的滚轮上。本实用新型的销轴拆装方便,第一运输机更换容易,两耳座之间有一定间隙,能够消除第一运输机焊接变形带来的影响,可以实现第一运输机的互换,节省装配、调试及维修更换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E21C35/00GK201650288SQ20102017556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30日
发明者史成建, 支建燊, 胡方海 申请人: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