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桩管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10775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桩管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桩机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桩管夹持装置。 技术背景目前,压桩机的桩管夹持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是由夹持座10、水平挤压块20、 竖直挤压块30和活塞推杆40组成。夹持座10的中心形成供桩管50穿过的通孔101,通孔 101的孔径为等径,水平挤压块20和竖直挤压块30设置在通孔101中,水平挤压块20的内侧为与桩管50配合的竖直夹持面201而外侧为榫形面202,竖直挤压块30的内侧为榫形面 301而外侧为与通孔101内壁配合的竖直导入面302,活塞推杆40连接在竖直挤压块30上并带动竖直挤压块30在通孔101中做上下运动。使用中,欲插拔桩管50时,将桩管50穿插在通孔101中,由活塞推杆40带动竖直挤压块30向通孔101中做轴向移动,借助榫形面301与榫形面202配合,推动水平挤压块 20在通孔101中做径向移动,逐渐夹紧桩管50,方便插或拔桩管50。当插拔动作完成后,再由活塞推杆40带动竖直挤压块30向通孔101外移动,水平挤压块20失去推挤力而可在通孔101中做径向移动,放松桩管50。现有的桩管夹持装置是借助水平挤压块20和竖直挤压块30的榫形面202和301 配合来实现桩管50的夹紧和放松,构件多,而且,通孔101的直径通常只比桩管50的直径大10厘米,即可供每对桩管的水平挤压块20和竖直挤压块30设置的空间只有5厘米,控制间隙小,要求配合的精确度高,可靠性较差,故有待于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桩管夹持装置,以减少构件,简化结构,提高可靠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种桩管夹持装置,由夹持座、压紧块和活塞推杆组成,夹持座的中心形成供桩管穿过的通孔,通孔的内壁形成倾斜导入面,压紧块设置在通孔中,压紧块的内侧为与桩管配合的竖直夹持面而外侧为与倾斜导入面配合的榫形面,活塞推杆连接在压紧块上并带动压紧块在通孔中做上下运动。所述通孔的端部内壁由里向外逐渐变大形成倾斜导入面,压紧块设置在通孔的端部。所述通孔的两个端部都形成倾斜导入面,且通孔的两个端部都设置活塞推杆带动的压紧块。所述通孔的端部加盖一压板,压板上开设供桩管穿过的大孔和供活塞推杆穿过的小孔。 所述压紧块上形成滑槽,活塞推杆的驱动端插置在滑槽中。 所述压紧块上形成枢孔,活塞推杆的驱动端与连杆的一端枢接,连杆的另一端插置在枢孔中。所述夹持座在径向形成贯穿通孔的操作孔,通孔的内壁由操作孔分别向上、下两个方向逐渐变小形成倾斜导入面,压紧块设置在通孔的倾斜导入面上,活塞推杆设置在操作孔中并带动压紧块在通孔中做上下运动。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改变了通孔的形状,将等径的通孔改为变径的通孔, 增加了倾斜导入面,同时,由压紧块代替水平挤压块和竖直挤压块,借助压紧块的榫形面与通孔的倾斜导入面配合,实现桩管的夹紧和放松。本实用新型减少构件,简化结构,而且,扩大了压紧块的设置空间,降低对精确度的要求,配合的可靠性提高。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桩管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夹持座10水平挤压块20竖直挤压块30活塞推杆40桩管5O夹持座1操作孔13压紧块2滑槽 23活塞推杆3连杆4压板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桩管夹持装置,由夹持座1、压紧块2和活塞推杆3组成。夹持座1的中心形成供桩管50穿过的通孔11,通孔11的端部内壁由里向外逐渐变大形成倾斜导入面12,为了更好地夹持桩管50,此实施例在通孔11的两个端部都形成倾斜导入面12。压紧块2设置在通孔11的端部,压紧块2的内侧为与桩管50配合的竖直夹持面 21而外侧为与倾斜导入面12配合的榫形面22。此实施例在通孔11的两个端部都设置压紧块2。
通孔101
竖直夹持面201 榫形面301
通孔11
竖直夹持面21 枢孔M
大孔51
榫形面202 竖直导入面302
倾斜导入面12 榫形面22
小孔52。
4[0037]活塞推杆3连接在压紧块2上,并带动压紧块2在通孔11的端部做上下运动。活塞推杆3与压紧块2的具体连接结构有很多,比如图3所示,是在压紧块2上形成滑槽23, 活塞推杆3的驱动端直接插置在滑槽23中,当活塞推杆3带动压紧块2在通孔11中上下运动时,活塞推杆3的驱动端在滑槽23中滑动;又比如图4所示,是在压紧块2上形成枢孔 24,活塞推杆3的驱动端与连杆4的一端枢接,连杆4的另一端插置在枢孔M中,活塞推杆 3的驱动端通过连杆4间接带动压紧块2在通孔11中上下运动。为了便于组装定位,此实施例在通孔11的端部还借助螺钉等固定加盖一压板5, 压板5上开设供桩管50穿过的大孔51和供活塞推杆3穿过的小孔52。再如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也由夹持座1、压紧块2和活塞推杆3 组成,主要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区别是夹持座1在径向形成贯穿通孔11的操作孔13, 通孔11的内壁由操作孔13分别向上、下两个方向逐渐变小形成倾斜导入面12,压紧块2设置在通孔11的倾斜导入面12上,活塞推杆3设置在操作孔13中,并带动压紧块2在通孔 11中做上下运动。本实用新型使用中,欲插拔桩管50时,将桩管50穿插在通孔11中,由活塞推杆3 带动压紧块2向通孔11中同时做轴向和水平向移动,借助榫形面22与倾斜导入面12配合,推动压紧块2逐渐夹紧桩管50,方便插或拔桩管50。当插拔动作完成后,再由活塞推杆 3带动压紧块2向通孔11外移动,解除对桩管50的夹持。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凡与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技术没有产生本质上的区别,对上述实施方式的推演或替换,均应被视为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桩管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夹持座、压紧块和活塞推杆组成,夹持座的中心形成供桩管穿过的通孔,通孔的内壁形成倾斜导入面,压紧块设置在通孔中,压紧块的内侧为与桩管配合的竖直夹持面而外侧为与倾斜导入面配合的榫形面,活塞推杆连接在压紧块上并带动压紧块在通孔中做上下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管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端部内壁由里向外逐渐变大形成倾斜导入面,压紧块设置在通孔的端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桩管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两个端部都形成倾斜导入面,且通孔的两个端部都设置活塞推杆带动的压紧块。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桩管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端部加盖一压板, 压板上开设供桩管穿过的大孔和供活塞推杆穿过的小孔。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桩管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块上形成滑槽,活塞推杆的驱动端插置在滑槽中。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桩管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块上形成枢孔,活塞推杆的驱动端与连杆的一端枢接,连杆的另一端插置在枢孔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管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座在径向形成贯穿通孔的操作孔,通孔的内壁由操作孔分别向上、下两个方向逐渐变小形成倾斜导入面,压紧块设置在通孔的倾斜导入面上,活塞推杆设置在操作孔中并带动压紧块在通孔中做上下运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桩管夹持装置,由夹持座、压紧块和活塞推杆组成,夹持座的中心形成供桩管穿过的通孔,通孔的内壁形成倾斜导入面,压紧块设置在通孔中,压紧块的内侧为与桩管配合的竖直夹持面而外侧为与倾斜导入面配合的榫形面,活塞推杆连接在压紧块上并带动压紧块在通孔中做上下运动。本实用新型减少了构件,简化了结构,提高了可靠性。
文档编号E02D11/00GK202208925SQ20112001131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4日
发明者周朝辉, 陈清贵 申请人:周朝辉, 陈清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