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螺栓防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42907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井螺栓防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油井螺栓防盗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井螺栓防盗装置。
技术背景[0002]由于油田一般地处沿海偏远地带,在油井生产过程中,经常被不法分子拧下螺栓偷盗抽油机井的电机、压杠、阀门等配件,严重影响了油田正常生产,已有的防盗产品只是进行了局部防盗,不能满足油田生产需要,有的对螺栓进行焊接防盗,但拆卸式又将螺栓割掉,造成不必要的浪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油井螺栓防盗装置。发明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丝堵、护罩、卡爪、拉绳、弹簧、铰链、支撑圈、外壳、螺杆、活动头;其抽油机井螺栓防盗装置的护罩为管帽状,内部设有环形槽,顶部中心设有丝堵,外壳与护罩外部形状相同,中心设有通孔,通孔外设有支撑圈,支撑圈外设有4 6个勾头卡爪,卡爪下端与外壳由铰链联接,卡爪上部与支撑圈之间设有弹簧,卡爪顶端设有绳孔,绳孔内穿有拉绳,护罩与外壳配合,卡爪卡入护罩的环形槽内。[0005]上述油井螺栓防盗装置中的螺杆与丝堵螺纹相同,下端设有活动头,活动头底端设有交叉开口。[0006]根据上述方案制造的抽油机井螺栓防盗装置,可有效防止不法分子拧下螺栓偷盗油井的电机、压杠、阀门等配件丢失,保证油田原油正常生产。


[0007]图1-本实用新型现场应用主视全剖结构示意图。[0008]图2-本实用新型螺杆9的主视结构示意图。[0009]附图中,1-丝堵,2-护罩,3-卡爪,4-拉绳,5-弹簧,6_铰链,7_弹簧支撑圈,8_外壳,9-螺杆,10-活动头,11-螺栓,12机件;A-环形槽,B-绳孔,C-通孔,D-交叉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做进一步阐述[0011]由附图所示,油井螺栓防盗装置由丝堵1、护罩2、卡爪3、拉绳4、弹簧5、铰链6、支撑圈7、外壳8、螺杆9、活动头10组成。其护罩2为管帽状,内部设有环形槽A顶部中心设有丝堵1,外壳8与护罩2外部形状相同,中心设有通孔C,通孔C外设有支撑圈7,支撑圈7 外设有4 6个勾头卡爪3,卡爪3下端与外壳8由铰链6联接,卡爪3上部与支撑圈7之间设有弹簧5,卡爪3顶端设有绳孔B,绳孔B内穿有拉绳4,护罩2与外壳8配合,卡爪3卡入护罩2的环形槽A内。[0012] 实施例如果对永久性安装的螺栓11,护罩2可不设丝堵1和拉绳4,安装好螺栓 11,直接将护罩2按进外壳8内,卡爪3卡入环形槽A内。如果还需要拆卸,则设丝堵1和拉绳4,拆卸时,将丝堵1卸掉,把螺杆9旋入,交叉开口 D卡住拉绳4,继续旋转螺杆9,卡爪 3退出环形槽A,即可取出护罩2,用扳手即可拆卸螺栓11。
权利要求1.一种油井螺栓防盗装置,包括丝堵(1)、护罩O)、卡爪(3)、拉绳、弹簧(5)、铰链(6)、支撑圈(7)、外壳(8)、螺杆(9)、活动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油井螺栓防盗装置的护罩(2)为管帽状,内部设有环形槽(A),顶部中心设有丝堵(1),外壳(8)与护罩(2)外部形状相同,中心设有通孔(C),通孔(C)外设有支撑圈(7),支撑圈(7)外设有4 6个勾头卡爪(3),卡爪C3)下端与外壳(8)由铰链(6)联接,卡爪C3)上部与支撑圈(7)之间设有弹簧(5),卡爪(3)顶端设有绳孔(B),绳孔⑶内穿有拉绳,护罩(2)与外壳⑶配合,卡爪⑶卡入护罩⑵的环形槽㈧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油井螺栓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杆(9)与丝堵(1)螺纹相同,下端设有活动头(10),活动头(10)底端设有交叉开口(D)。
专利摘要一种油井螺栓防盗装置,包括丝堵(1)、护罩(2)、卡爪(3)、拉绳(4)、弹簧(5)、铰链(6)、支撑圈(7)、外壳(8)、螺杆(9)、活动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油井螺栓防盗装置的护罩(2)为管帽状,内部设有环形槽(A),顶部中心设有丝堵(1),外壳(8)与护罩(2)外部形状相同,中心设有通孔(C),通孔(C)外设有支撑圈(7),支撑圈(7)外设有4~6个勾头卡爪(3),卡爪(3)下端与外壳(8)由铰链(6)联接,卡爪(3)上部与支撑圈(7)之间设有弹簧(5),卡爪(3)顶端设有绳孔(B),绳孔(B)内穿有拉绳(4),护罩(2)与外壳(8)配合,卡爪(3)卡入护罩(2)的环形槽(A)内。
文档编号E21B33/03GK202280441SQ20112044368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4日
发明者冯珍, 张立新, 程强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海洋采油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