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换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48091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手动换向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动换向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适应采煤机截割部上、下摆角时强迫润滑系统吸、排油口变化需要的手动换向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国内外采煤机上截割部安装的强迫润滑系统的吸、排油口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够很好的适应采煤机工作环境的变化,不能够快速实现润滑泵吸、排油口的更换,因而,各个部位润滑的状态始终达不到理想的状态,从而影响工作效率,甚至会造成元器件的损坏,给用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动换向系统,能够根据需要人为改变润滑泵的吸、排油口,快速实现润滑泵吸、排油口的更换,达到各个部位理想的润滑的状态。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手动换向系统,包含
阀块,所述的阀块包含一对圆柱体孔;
一对阀芯,所述的一对阀芯分别设置在阀块的一对圆柱体孔中,所述的每根阀芯的中部包含一个缺口;
拨叉,所述的拨叉的上端设有两个卡槽,下端设有下端圆柱孔;该两个卡槽分别对应卡设在一对阀芯中部的缺口中,拨动拨叉,卡槽可带动一对阀芯移动;
定位组件,所述的定位组件插设入拨叉下端的下端圆柱孔中;
手把,所述的手把与定位组件上未插入拨叉的一端相连。所述的定位组件包含定位杆和弹簧;所述的弹簧套设在定位杆的一端,其与定位杆的该端插设入拨叉下端的下端圆柱孔中,该定位杆的另一端与手把相连。所述的定位杆插设入拨叉的一端为阶梯圆柱状。所述的定位杆的阶梯圆柱状的端部为半球面。所述的拨叉的下端圆柱孔为阶梯状圆柱孔,所述的阶梯状圆柱孔的形状与定位杆的阶梯圆柱状的一端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的阀块还包含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所述的四个通道分别与外部采煤机的油口相连;其中,所述的第一通道和第四通道设置在阀块的一端,所述的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设置在阀块的另一端,所述的阀芯移动关闭阀块任一端的两个通道的同时,打开阀块另一端的另外两个通道。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能够快速实现润滑泵吸、排油口的更换;
2、能够使得各个部位达到理想的润滑的状态。


图Ia为本发明一种手动换向系统的第一和第四通道打开状态时的主视 图Ib为图Ia所示手动换向系统的俯视 图2a为本发明一种手动换向系统的第二和第三通道打开状态时的主视 图2b为图2a所示手动换向系统的俯视 图3a为本发明一种手动换向系统的手把紧固的状态示意 图3b为本发明一种手动换向系统的手把松开的状态示意 图4a为图la、图Ib所示状态的油口工作原理示意 图4b为图2a、图2b所示状态的油口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详细说明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如图la、lb、3a、3b所不,一种手动换向系统,包含阀块I、一对阀芯2、拨叉3、定位组件、手把6。如图lb、2b、4a、4b所不,阀块I包含一对圆柱体孔;阀块I还包含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所述的四个通道分别与外部采煤机的油口相连;其中,所述的第一通道和第四通道设置在阀块I的一端,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设置在阀块I的另一端,其中,第一通道的两端油口分别为A和C,油口 C与采煤机上部的油口 F相连;第四通道的两端油口分别为K和I,油口 I与采煤机下部的油口 H相连;第二通道的两端油口分别为B和D,油口 D与采煤机下部的油口 E相连;第三通道的两端油口分别为J和L,油口 L与采煤机上部的油口 G相连,当阀芯2移动到第一通道和第四通道一端时,关闭阀块I的第一通道和第四通道,同时,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被打开,反之,关闭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时,第一通道和第四通道关闭。如图lb、2b所示,一对阀芯2分别设置在阀块I的一对圆柱体孔中,其中,每根阀芯2的中部包含一个缺口 21。拨叉3的上端设有两个卡槽31,下端设有下端圆柱孔32,在本实施例中,该下端圆柱孔32为阶梯状圆柱孔;该两个卡槽31分别对应卡设在一对阀芯2中部的缺口 21中,拨动拨叉3,卡槽31便带动缺口 21移动,则带动一对阀芯2移动。如图la、2a、3a、3b所示,定位组件包含定位杆4和弹簧5 ;弹簧5套设在定位杆4的一端,其与定位杆4的该端插设入拨叉3下端的下端圆柱孔32中,该定位杆4的另一端与手把6通过螺纹相连。定位杆4插设入拨叉3的一端为阶梯圆柱状,该端的端部为半球面,在本实施例中,该端与拨叉3的下端圆柱孔32的形状相匹配。如图3a所示,定位杆4在弹簧5的作用下紧紧的固定在阀块I的定位孔内;当阀芯2处于改变吸、排油口的运动过程中,拨叉3处于图Ib与图2b之间的过渡过程中时,如图3b所示,松开手把6,于是定位杆4从阀块I的定位孔中抽出。当使用时,如图la、lb、4a所示,拨叉3拨至图示位置,并通过手把6将拨叉3固定住,采煤机处于上摆角状态,即油口 F的位置比油口 G高,油口 E的位置比油口 H高时,为了保证采煤机的润滑泵不吸空,其吸油口就应该是油口 H,而F 口作为排油口也正是需要润滑的部位,此时,润滑泵将润滑油从油口 H,经管路到阀块I的I 口、K 口吸入,润滑油再经管路进入阀块I的A 口、C 口到达需要润滑的F点,从而实现理想的润滑效果。、
如图2a、2b、4b所示,拨叉3拨至图示位置,并通过手把6将拨叉3固定住,采煤机处于下摆角状态,即油口 G的位置比油口 F高,油口 H的位置比油口 E高,为了保证采煤机的润滑泵不吸空,其吸油口就应该是E 口,而G 口作为排油口也正是需要润滑的部位,此时,润滑泵将润滑油从机器E 口,经管路到阀块I的D 口、B 口吸入,润滑油再经管路进入阀块I的J 口、L 口到达需要润滑的G点。综上所述,本发明一种手动换向系统,通过改变拨叉3的位置,可以使手动换向系统处于图Ia或图2a所示的任何一个工作状态 ,因此,能够根据需要人为改变润滑泵的吸、排油口,快速实现润滑泵吸、排油口的更换,达到各个部位理想的润滑的状态,从而实现理想的润滑效果。尽管本发明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发明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手动换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阀块(I),所述的阀块(I)包含一对圆柱体孔; 一对阀芯(2),所述的一对阀芯(2)分别设置在阀块(I)的一对圆柱体孔中,所述的每根阀芯(2)的中部包含一个缺口(21); 拨叉(3),所述的拨叉(3)的上端设有两个卡槽(31),下端设有下端圆柱孔(32);该两个卡槽(31)分别对应卡设在一对阀芯(2)中部的缺口(21)中,拨动拨叉(3),卡槽(31)可带动一对阀芯(2)移动; 定位组件,所述的定位组件插设入拨叉(3)下端的下端圆柱孔(32)中; 手把(6),所述的手把(6)与定位组件上未插入拨叉(3)的一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手动换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组件包含定位杆(4)和弹簧(5);所述的弹簧(5)套设在定位杆(4)的一端,其与定位杆(4)的该端插设入拨叉(3)下端的下端圆柱孔(32)中,该定位杆(4)的另一端与手把(6)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动换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杆(4)插设入拨叉(3)的一端为阶梯圆柱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动换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杆(4)的阶梯圆柱状的端部为半球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手动换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拨叉(3)的下端圆柱孔(32)为阶梯状圆柱孔,所述的阶梯状圆柱孔的形状与定位杆(4)的阶梯圆柱状的一端的形状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手动换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块(I)还包含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所述的四个通道分别与外部采煤机的油口相连;其中,所述的第一通道和第四通道设置在阀块(I)的一端,所述的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设置在阀块(I)的另一端,所述的阀芯(2)移动关闭阀块(I)任一端的两个通道的同时,打开阀块(I)另一端的另外两个通道。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动换向系统,包含阀块,所述的阀块包含一对圆柱体孔;一对阀芯,所述的一对阀芯分别设置在阀块的一对圆柱体孔中,所述的每根阀芯的中部包含一个缺口;拨叉,所述的拨叉的上端设有两个卡槽,下端设有下端圆柱孔;该两个卡槽分别对应卡设在一对阀芯中部的缺口中,拨动拨叉,卡槽可带动一对阀芯移动;定位组件,所述的定位组件插设入拨叉下端的下端圆柱孔中;手把,所述的手把与定位组件上未插入拨叉的一端相连。本发明能够根据需要人为改变润滑泵的吸、排油口,快速实现润滑泵吸、排油口的更换,达到各个部位理想的润滑的状态。
文档编号E21C35/00GK102635774SQ201210149280
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5日
发明者管亚平, 耿卫东, 马海涛 申请人:上海创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