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h型支护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70704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h型支护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H型支护桩。
背景技术
目前,基坑维护工程和边坡稳定工程中,常采用钢筋混凝土圆桩结合水泥搅拌桩形成的围护墙,也有采用振动沉管T形桩或采用SMW工法(水泥搅拌土中植入可回收的大型工字型钢形成围护墙)。钢筋混凝土圆桩是传统工法,由于为圆桩,其与基坑周围的接触面方向均不同,则在受到基坑挤压过程,起到支护作用的仅仅为一个方向的单一点,使得钢筋混凝土圆桩中的钢筋每个方向仅仅有一根受力,容易造成受力不均匀,抗弯、抗剪能力低;此外,钢筋混凝土圆桩还具有造价高,施工速度慢,施工泥浆污染环境等缺点;SMW工法也存在回收型钢麻烦,造价偏闻等缺点。
·[0003]而且传统的圆桩,在制作过程中,采用先钻孔,然后向孔中放置编好的钢筋笼,然后浇注混凝土,到开挖时需保养很长时间,影响工程进度;且上述这种传统的加工方法,只能在施工现场制作,生产效率低,不能满足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造价低、施工快,且抗弯、抗剪强度高、接桩牢固的H型支护桩。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H型支护桩,包括由预应力钢筋、箍筋和混凝土浇注而成的支护桩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桩本体的横截面为由两个翼缘和连接于两个翼缘之间的腹板构成的H形;所述的支护桩本体的至少一端设有端板和桩套箍,端板设于支护桩本体的端面上,所述的预应力钢筋与端板固定连接;所述的桩套箍与端板固定连接或一体制造成型并套合在支护桩本体的端部。采用上述结构的支护桩,其在基坑维护工程中,由于采用H形横截面,则桩体在与周围的基坑接触时,整个翼缘都可以作为接触面,从而使得整个翼缘都作为受力面,翼缘内所有的预应力钢筋、箍筋都可以起到耐力作用。因此,本实用新型横截面为H形的支护桩具有更强的抗弯、抗剪能力;此外,采用端板和桩套箍同时套合在支护桩本体的端部,浇筑混凝土后可以增加混凝土与上述两个部件的接触面积,从而更加牢固的与桩体固定在一起,而且端板与预应力钢筋固定连接更加强了端板和桩体之间的连接强度,当需要连接多根支护桩时,只需要先将两根支护桩的端板焊接牢固,然后在两根支护桩的桩套箍外周上焊接多根焊块,实现两根桩之间的牢固焊接,焊接工艺简单,连接牢固;且焊接后接桩部位的抗剪、抗弯能力要远大于桩体的抗弯、抗剪能力,从而有效保证了多根桩体连用后的使用效果O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护桩本体的两端均设有端板和桩套箍,该结构有利于加强桩体整体强度,且方便多根桩的彼此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翼缘与腹板的连接过渡面为斜面或圆弧面,采用上述结构,一来斜面和圆弧面的存在相当于加强筋,可以增加整个桩体的强度;二来便于模具的加工。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护桩本体内的预应力钢筋为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更利于提高H型支护桩整体的抗弯、抗剪能力。作为优选,所述的两个翼缘内部的预应力钢筋沿腹板的左右两侧对称分布(即两个翼缘内部的预应力钢筋对称且个数相等);采用这种结构,可以实现H型支护桩左右两侧翼缘的配筋(预应力钢筋)相等,从而在桩体与周围的基坑接触时,具有更强的抗弯、抗剪能力,且支护桩两侧的耐受力均匀,不易折弯;而且在施工过程中接桩方便,不需反复调整吊具方向实现桩体间的对接。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的桩套箍为钢板轧制而成的桩套箍,采用钢板轧制,要比传统的铁皮强度高,更加牢固结实。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护桩本体内还添加有纵向(支护桩本体长度方向)非预应力钢 筋,以进一步增强整体强度。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同样适用于横截面为工字形的支护桩。

图I本实用新型H型支护桩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H型支护桩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H型支护桩斜面过渡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本实用新型H型支护桩圆弧过渡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支护桩本体,2.翼缘,2-1.斜面,2-2.圆弧面,3.腹板,4.预应力钢筋,5.桩套箍,6.端板,7.箍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不仅仅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H型支护桩,包括由预应力钢筋4、箍筋7和混凝土浇注而成的支护桩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桩本体I的横截面(沿支护桩本体宽度方向的横截面)为由两个翼缘2和连接于两个翼缘之间的腹板3构成的H形;所述的支护桩本体I的至少一端设有端板6和桩套箍5,端板6设于支护桩本体I的端面上,且预应力钢筋4与端板6固定连接;所述的桩套箍5与端板6固定连接或一体制造成型并套合在支护桩本体I的端部。预应力钢筋4与端板6固定时,可采用预先在端板上设置孔,预应力钢筋焊接在孔内,或者将预应力钢筋的端部墩头,然后插入到端板的孔中实现连接即铆接。采用上述结构的支护桩,其在基坑维护工程中,由于采用H形横截面,则桩体在与周围的基坑接触时,整个翼缘都可以作为接触面,从而使得整个翼缘都作为受力面,翼缘内所有的预应力钢筋、箍筋都可以起到耐力作用。因此,本实用新型横截面为H形的支护桩具有更强的抗弯、抗剪能力;此外,采用端板和桩套箍同时套合在支护桩本体的端部,浇筑混凝土后可以增加混凝土与上述两个部件的接触面积,从而更加牢固的与桩体固定在一起,而且端板与预应力钢筋固定连接更加强了端板和桩体之间的连接强度,当需要连接多根支护桩时,只需要先将两根支护桩的端板焊接牢固,然后在两根支护桩的桩套箍外周上焊接多根焊块,实现两根桩之间的牢固焊接,焊接工艺简单,连接牢固;且焊接后接桩部位的抗剪、抗弯能力要远大于桩体的抗弯、抗剪能力,从而有效保证了多根桩体连用后的使用效果O为了便于接桩,加强桩体整体强度,所述的支护桩本体I的两端均设有端板6和桩套箍5。本实施例所述的的翼缘2与腹板3的连接过渡面采用斜面2-1或圆弧面2-2的结构,一来为了斜面和圆弧面的存在相当于加强筋,可以增加整个桩体的强度;二来便于模具的加工。本实施例所述的预应力钢筋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更利于提高H型支护桩整体 的抗弯、抗剪能力。为了实现H型支护桩左右两侧翼缘的配筋(预应力钢筋)相等,从而在桩体与周围的基坑接触时,具有更强的抗弯、抗剪能力,更为了保证支护桩两侧的耐受力均匀,不易折弯,接桩方便,不需调整方向,所述的两个翼缘2内部的预应力钢筋4沿支护桩本体I的腹板左右两侧对称分布。为了方便H型支护桩起吊安全,在起吊过程中不损伤钢丝绳,翼缘的4个角可处理成小圆弧面(如图3-4)或倒角面。本实施例所述的桩套箍5为钢板轧制而成的桩套箍,采用钢板轧制,要比传统的铁皮强度高,更加牢固结实。为进一步增强桩体的整体强度,所述的支护桩本体内还添加有纵向(支护桩本体长度方向)非预应力钢筋(不与端板固定,不进行张拉)。
权利要求1.一种H型支护桩,包括由预应力钢筋(4)、箍筋(7)和混凝土浇注而成的支护桩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桩本体(I)的横截面为由两个翼缘(2)和连接于两个翼缘之间的腹板(3)构成的H形;所述的支护桩本体(I)的至少一端设有端板(6)和桩套箍(5),端板(6)设于支护桩本体(I)的端面上,所述的预应力钢筋(4)与端板(6)固定连接;所述的桩套箍(5)与端板(6)固定连接或一体制造成型并套合在支护桩本体(I)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H型支护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护桩本体(I)的两端均设有端板(6)和桩套箍(5)。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H型支护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翼缘(2)与腹板(3)的连接过渡面为斜面(2-1)或圆弧面(2-2)。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H型支护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应力钢筋(4)为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H型支护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翼缘(2)内部的预应力钢筋(4)沿腹板(3)左右两侧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H型支护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桩套箍(5)为钢板轧制而成的桩套箍。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H型支护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护桩本体(I)内添加有纵向非预应力钢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H型支护桩,包括由预应力钢筋、箍筋和混凝土浇注而成的支护桩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桩本体的横截面为由两个翼缘和连接于两个翼缘之间的腹板构成的H形;所述的支护桩本体的至少一端设有端板和桩套箍,端板设于支护桩本体的端面上,所述的预应力钢筋与端板固定连接;所述的桩套箍与端板固定连接或一体制造成型并套合在支护桩本体的端部。本实用新型具有造价低、施工快,且抗弯、抗剪强度高、接桩牢固的的优点。
文档编号E02D5/58GK202730754SQ20122046961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4日
发明者俞晓东, 谢建富 申请人:谢建富, 俞晓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