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煤机用水冷及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00060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煤机用水冷及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煤机用水冷及除尘系统,包括多个分别布设在采煤机上多个需散热部位的水冷装置、内部设置有制冷机的制冷水箱、通过连接管道与制冷水箱的进水口相接的储水箱、多个分别布设在采煤机上多个需除尘部位的湿式除尘器和安装在采煤机驾驶室内的水冷及除尘控制箱;多个需散热部位上均安装有温度检测单元,多个需除尘部位均安装有粉尘浓度检测单元;水冷装置包括缠绕在需散热部位外侧的水冷却管;湿式除尘器包括分控器、由前至后逐渐向上倾斜的外壳和多个由前至后安装在外壳内的电动喷头。本实用新型电路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智能化程度较高、使用效果好,能有效解决现有采煤机的水冷与除尘设备存在的多种缺陷。
【专利说明】一种采煤机用水冷及除尘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采煤机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煤机用水冷及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采煤机是以旋转工作机构进行破煤,并将破好的煤再装入输送机或其它运输设备的一种采煤机械,其是采煤机械中一个关键且比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在整个采煤工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煤机本身的机构和功能均比较复杂,其是一个集机械、电气和液压为一体的大型复杂系统,并且工作环境恶劣,受所开采煤矿地区地质环境和所处采煤巷道的地理环境影响较大,实际工作过程中一旦采煤机出现故障将会导致整个采煤工作中断,因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如今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采煤机的功能越来越多,并且其自身的结构、组成也愈加复杂,因而发生故障的原因也随之复杂,其中水冷设备和除尘设备是采煤机的两个组成部分。但是,现有的采煤机大多所采用水冷与设备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结构复杂、使用操作不便、需人为进行监控、智能化程度较低、使用效果较差等缺陷。因而,现如今缺少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智能化程度较高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的采煤机用水冷及除尘系统,其能对采煤机上所安装水冷设备与除尘设备进行集中控制,并且散热与除尘效果好,能有效降低采煤机的故障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煤机用水冷及除尘系统,其电路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智能化程度较高、使用效果好,能有效解决现有采煤机的水冷与除尘设备存在的使用操作不便、需人为进行监控、智能化程度较低、使用效果较差等缺陷。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煤机用水冷及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分别布设在采煤机上多个需散热部位的水冷装置、内部设置有制冷机的制冷水箱、通过连接管道与所述制冷水箱的进水口相接的储水箱、多个分别布设在采煤机上多个需除尘部位的湿式除尘器和安装在采煤机驾驶室内的水冷及除尘控制箱,所述水冷及除尘控制箱包括箱体、布设在所述箱体内的电子线路板和安装在所述箱体上的控制面板;多个所述需散热部位上均安装有一个对所处位置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的温度检测单元,多个所述需除尘部位均安装有一个对所处位置的粉尘浓度进行实时检测的粉尘浓度检测单元,所述电子电路板上设置有上位监控器、控制器一和控制器二,多个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均与控制器一相接,多个所述粉尘浓度检测单元均与控制器二相接,所述控制器一和控制器二均与上位监控器相接,所述箱体上安装有由上位监控器进行控制的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与上位监控器相接;所述水冷装置包括缠绕在所述需散热部位外侧的水冷却管、与所述水冷却管的进水口相接的分支供水管一和与所述水冷却管的出水口相接的分支回水管一;多个所述水冷装置的所述分支供水管一均与主供水管一相接,所述主供水管一与所述制冷水箱的出水口相接;多个所述水冷装置的所述分支回水管一均与主回水管一相接,所述主回水管一与所述制冷水箱的回水口相接;多个所述水冷装置的所述分支供水管一均安装有由控制器一进行控制的电磁控制阀一,所述主供水管一上安装有由控制器一进行控制的电动水泵一;所述电动水泵一和多个所述电磁控制阀一均与控制器一相接;所述湿式除尘器包括分控器、由前至后逐渐向上倾斜的外壳和多个由前至后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电动喷头,所述外壳前部开有吸尘口,所述吸尘口上安装有将粉尘吸入所述外壳内的高压离心风机,所述高压离心风机和多个所述电动喷头均由分控器进行控制;多个所述电动喷头分别通过多根分支供水管二与主供水管二相接,所述主供水管二与所述储水箱的出水口相接,所述分支供水管二上安装有由分控器进行控制的电磁控制阀二,所述主供水管二上安装有由分控器进行控制的电动水泵二,所述电动水泵二和多个所述电磁控制阀二均与分控器相接;多个所述湿式除尘器的分控器均与控制器二相接。
[0005]上述一种采煤机用水冷及除尘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外壳前部下方开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上安装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安装有由分控器进行控制的电磁控制阀三,所述排水管与污水收集槽相接。
[0006]上述一种采煤机用水冷及除尘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控制面板上安装有与上位监控器相接的参数输入单元,所述制冷水箱内安装有水位检测单元一,所述储水箱内安装有水位检测单元二,所述水位检测单元一与控制器一相接,所述箱体上安装有当所述制冷水箱内的水位低于预先设定的报警阈值时进行报警提示的报警灯一和当所述储水箱内的水位低于预先设定的报警阈值时进行报警提示的报警灯二,所述水位检测单元一和水位检测单元二均与上位监控器相接,所述报警灯一和报警灯二均由上位监控器进行控制。
[0007]上述一种采煤机用水冷及除尘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制冷水箱内还安装有水温检测单元,所述水温检测单元与上位监控器相接相接,所述制冷机由上位监控器进行控制且其与上位监控器 相接。
[000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09]1、电路简单、设计合理且安装布设方便,投入成本低。
[0010]2、电路简单且接线方便。
[0011]3、使用操作简单,使用方式灵活。
[0012]4、智能化程度高、使用效果好且实用价值高,能自动实现采煤机上多个需散热部位的水冷和多个需除尘部位的除尘过程,并且散热和除尘效果好。
[001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路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智能化程度较高、使用效果好,能有效解决现有采煤机的水冷与除尘设备存在的使用操作不便、需人为进行监控、智能化程度较低、使用效果较差等缺陷。
[0014]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
[0017]I 一制冷机;2—温度检测单元;3—粉尘浓度检测单元;
[0018]4 一上位监控器;5—控制器一;6—控制器二;[0019]7一显不单兀;8 —电磁控制阀一 ;9一电动水栗一;
[0020]10—电动喷头;11 一高压离心风机;12-1—水位检测单元一;
[0021]12-2—水位检测单元二;13—电磁控制阀二;
[0022]14一电动水栗二 ;15 —电磁控制阀二 ;16—参数输入单兀;
[0023]17—水温检测单元;18—报警灯一;19 一报警灯二;
[0024]20—分控器;21 —湿式除尘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多个分别布设在采煤机上多个需散热部位的水冷装置、内部设置有制冷机I的制冷水箱、通过连接管道与所述制冷水箱的进水口相接的储水箱、多个分别布设在采煤机上多个需除尘部位的湿式除尘器21和安装在采煤机驾驶室内的水冷及除尘控制箱,所述水 冷及除尘控制箱包括箱体、布设在所述箱体内的电子线路板和安装在所述箱体上的控制面板。多个所述需散热部位上均安装有一个对所处位置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的温度检测单元2,多个所述需除尘部位均安装有一个对所处位置的粉尘浓度进行实时检测的粉尘浓度检测单元3,所述电子电路板上设置有上位监控器4、控制器一5和控制器二 6,多个所述温度检测单元2均与控制器一 5相接,多个所述粉尘浓度检测单元3均与控制器二 6相接,所述控制器一 5和控制器二 6均与上位监控器4相接,所述箱体上安装有由上位监控器4进行控制的显示单元7,所述显示单元7与上位监控器4相接。所述水冷装置包括缠绕在所述需散热部位外侧的水冷却管、与所述水冷却管的进水口相接的分支供水管一和与所述水冷却管的出水口相接的分支回水管一。多个所述水冷装置的所述分支供水管一均与主供水管一相接,所述主供水管一与所述制冷水箱的出水口相接;多个所述水冷装置的所述分支回水管一均与主回水管一相接,所述主回水管一与所述制冷水箱的回水口相接。多个所述水冷装置的所述分支供水管一均安装有由控制器一 5进行控制的电磁控制阀一 8,所述主供水管一上安装有由控制器一 5进行控制的电动水泵一 9。所述电动水泵一 9和多个所述电磁控制阀一 8均与控制器一 5相接。所述湿式除尘器21包括分控器20、由前至后逐渐向上倾斜的外壳和多个由前至后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电动喷头10,所述外壳前部开有吸尘口,所述吸尘口上安装有将粉尘吸入所述外壳内的高压离心风机11,所述高压离心风机11和多个所述电动喷头10均由分控器20进行控制。多个所述电动喷头10分别通过多根分支供水管二与主供水管二相接,所述主供水管二与所述储水箱的出水口相接,所述分支供水管二上安装有由分控器20进行控制的电磁控制阀二 13,所述主供水管二上安装有由分控器20进行控制的电动水泵二 14,所述电动水泵二 14和多个所述电磁控制阀二 13均与分控器20相接。多个所述湿式除尘器21的分控器20均与控制器二 6相接。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前部下方开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上安装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安装有由分控器20进行控制的电磁控制阀三15,所述排水管与污水收集槽相接。
[0027]所述控制面板上安装有与上位监控器4相接的参数输入单元16,所述制冷水箱内安装有水位检测单元一 12-1,所述储水箱内安装有水位检测单元二 12-2,所述水位检测单元一 12-1与控制器一 5相接,所述箱体上安装有当所述制冷水箱内的水位低于预先设定的报警阈值时进行报警提示的报警灯一 18和当所述储水箱内的水位低于预先设定的报警阈值时进行报警提示的报警灯二 19,所述水位检测单元一 12-1和水位检测单元二 12-2均与上位监控器4相接,所述报警灯一 18和报警灯二 19均由上位监控器4进行控制。
[0028]本实施例中,所述制冷水箱内还安装有水温检测单元17,所述水温检测单元17与上位监控器4相接相接,所述制冷机I由上位监控器4进行控制且其与上位监控器4相接。
[002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采煤机用水冷及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分别布设在采煤机上多个需散热部位的水冷装置、内部设置有制冷机(I)的制冷水箱、通过连接管道与所述制冷水箱的进水口相接的储水箱、多个分别布设在采煤机上多个需除尘部位的湿式除尘器(21)和安装在采煤机驾驶室内的水冷及除尘控制箱,所述水冷及除尘控制箱包括箱体、布设在所述箱体内的电子线路板和安装在所述箱体上的控制面板;多个所述需散热部位上均安装有一个对所处位置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的温度检测单元(2),多个所述需除尘部位均安装有一个对所处位置的粉尘浓度进行实时检测的粉尘浓度检测单元(3),所述电子电路板上设置有上位监控器(4)、控制器一(5)和控制器二(6),多个所述温度检测单元(2)均与控制器一(5)相接,多个所述粉尘浓度检测单元(3)均与控制器二(6)相接,所述控制器一(5)和控制器二(6)均与上位监控器(4)相接,所述箱体上安装有由上位监控器(4)进行控制的显示单元(7),所述显示单元(7)与上位监控器(4)相接;所述水冷装置包括缠绕在所述需散热部位外侧的水冷却管、与所述水冷却管的进水口相接的分支供水管一和与所述水冷却管的出水口相接的分支回水管一;多个所述水冷装置的所述分支供水管一均与主供水管一相接,所述主供水管一与所述制冷水箱的出水口相接;多个所述水冷装置的所述分支回水管一均与主回水管一相接,所述主回水管一与所述制冷水箱的回水口相接;多个所述水冷装置的所述分支供水管一均安装有由控制器一(5)进行控制的电磁控制阀一(8),所述主供水管一上安装有由控制器一(5 )进行控制的电动水泵一(9 );所述电动水泵一(9 )和多个所述电磁控制阀一(8)均与控制器一(5)相接;所述湿式除尘器(21)包括分控器(20)、由前至后逐渐向上倾斜的外壳和多个由前至后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电动喷头(10),所述外壳前部开有吸尘口,所述吸尘口上安装有将粉尘吸入所述外壳内的高压离心风机(11),所述高压离心风机(11)和多个所述电动喷头(10)均由分控器(20)进行控制;多个所述电动喷头(10)分别通过多根分支供水管二与主供水管二相接,所述主供水管二与所述储水箱的出水口相接,所述分支供水管二上安装有由分控器(20)进行控制的电磁控制阀二(13),所述主供水管二上安装有由分控器(20)进行控制的电动水泵二( 14),所述电动水泵二( 14)和多个所述电磁控制阀二(13)均与`分控器(20)相接;多个所述湿式除尘器(21)的分控器(20)均与控制器二(6)相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煤机用水冷及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前部下方开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上安装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安装有由分控器(20)进行控制的电磁控制阀三(15 ),所述排水管与污水收集槽相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采煤机用水冷及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上安装有与上位监控器(4)相接的参数输入单元(16),所述制冷水箱内安装有水位检测单元一(12-1),所述储水箱内安装有水位检测单元二( 12-2),所述水位检测单元一(12-1)与控制器一(5)相接,所述箱体上安装有当所述制冷水箱内的水位低于预先设定的报警阈值时进行报警提示的报警灯一(18)和当所述储水箱内的水位低于预先设定的报警阈值时进行报警提示的报警灯二( 19),所述水位检测单元一(12-1)和水位检测单元二(12-2)均与上位监控器(4)相接,所述报警灯一(18)和报警灯二(19)均由上位监控器(4)进行控制。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采煤机用水冷及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水箱内还安装有水温检测单元(17),所述水温检测单元(17)与上位监控器(4)相接相接,所述制冷机(1)由上位监控器(4 )进行控制且其与上位监控器(4 )相接。
【文档编号】E21C35/00GK203614103SQ201320713025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0日
【发明者】周磊 申请人:陕西仁和智能控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