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分离的螺旋输送机外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01799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分离的螺旋输送机外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分离的螺旋输送机外筒,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包括前外筒、中外筒和后外筒,前外筒和中外筒为半开式、可分离外筒,并且分成上半筒和下半筒,上半筒和下半筒配合形成完整的圆筒,后外筒为直筒,前外筒、中外筒和后外筒的内、外径相同,前外筒和中外筒之间、以及中外筒和后外筒之间均通过法兰连接,法兰之间设有密封圈。本实用新型便于拆装,可以很好地降低输送机内的渣料的堵塞,提高输送机输出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可分离的螺旋输送机外筒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一种便于拆装的盾构螺旋输送机的外筒。【背景技术】
[0002]目前国内城市地铁建设迅猛发展,土压平衡盾构机需求量很大。在盾构施工过程中,当盾构机在砂卵石底层或岩层施工时,螺旋输送机作为盾构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用来排渣和降压,主要是输送由刀盘切削下来的砂、卵石、泥土或岩石块,砂卵石或岩石碎块对螺旋输送机筒体磨损十分严重,由于砂卵石或岩石块等刚进入螺旋输送机时整体呈不规则状态,此时对螺旋输送机的筒体磨损极为严重,长时间工作在此种地层中,螺旋输送机筒体内表面将被磨削,而造成螺旋输送机输送效率下降,严重时就需要对筒体进行更换。现有的螺旋输送机有一段式输送机,当物料输送过程较长时,这种螺旋输送机往往不能满足输送物料的要求。另外一种是多段分体式输送机,可以满足长距离物料输送,由于渣料在输送机的开始部分堵塞比较严重,外筒拆装不便,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渣土的排出。
[0003]经检索,申请号为200910157795.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螺旋输送机前筒体,在说明书中公开的外筒结构为分段式,分为三段,分别为前筒体、中筒体及后续部分,三者通过连接法兰连接。这种结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便于更换,但是当筒体内出现堵塞时,不便清理内部的渣土。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分离的螺旋输送机外筒,该外筒便于拆装,可以很好地降低输送机内的渣料的堵塞,提高输送机输出效率。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分离的螺旋输送机外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外筒、中外筒和后外筒,所述前外筒和中外筒为半开式、可分离外筒,并且分成上半筒和下半筒,上半筒和下半筒配合形成完整的圆筒,后外筒为直筒,前外筒、中外筒和后外筒的内、外径相同,所述前外筒和中外筒之间、以及中外筒和后外筒之间均通过法兰连接,所述法兰之间设有密封圈。
[0006]对上述结构作进一步说明,所述前外筒和中外筒的上半筒和下半筒两侧通过螺栓组连接,并配有密封垫。
[0007]对上述结构作进一步说明,所述前外筒和中外筒的上半筒和下半筒的一侧为销轴连接,另一侧为螺栓连接,且双侧均配有密封垫。
[0008]对上述结构作进一步说明,所述前外筒、中外筒和后外筒的长度之比为1:2?3:5?7。
[0009]对上述结构作进一步说明,所述前外筒、中外筒和后外筒的长度之比为1: 3:7。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螺旋输送机外筒分为三段,每两段间采用法兰连接。前两段筒体为上下可分离的半圆筒,通过螺栓组连接在一起,最后一段为直筒,这样可以有效的清理开始段的渣料堵塞,解决输送机的开始段堵料比较严重的问题,较大程度地提高了输送效率;另外,各筒体间通过法兰连接,拆装方便,便于维修,增加密封垫片,可以有效地起到密封作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中A-A剖面的一种连接形式;
[0014]图3是图1中A-A剖面的另一种连接形式;
[0015]其中,1、前外筒,2、中外筒,3、后外筒,4、第一法兰,5、第二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0016]根据附图可知,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可分离的螺旋输送机外筒,用于盾构螺旋输送机中,尤其是能够便于拆装的可分离外筒,可以很好地降低输送机内的渣料的堵塞,提高输送机输出效率。
[0017]本实用新型具体包括前外筒1、中外筒2和后外筒3,前外筒I和中外筒2为半开式、可分离外筒,并且分成上半筒和下半筒,上半筒和下半筒配合形成完整的圆筒,后外筒3为直筒,前外筒1、中外筒2和后外筒3的内、外径相同,前外筒I和中外筒2之间、以及中外筒2和后外筒3之间均通过法兰连接,法兰之间设有密封圈。本实用新型突破了以往的管式的螺旋输送机易堵塞的不足,采用了分段式的可分离输送机外筒,较大程度地提高了输送效率。另外各筒体间通过法兰连接,也可以有效地起到密封作用。
[0018]另外,为了保证输送机外筒方便拆卸,并方便清理内部渣土,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案:(1)前外筒I和中外筒2的上半筒和下半筒两侧通过螺栓组连接,并配有密封垫;(2)前外筒I和中外筒2的上半筒和下半筒的一侧为销轴连接,另一侧为螺栓连接,且双侧均配有密封垫。两种方案拆装方便,便于维修,有效降低了螺旋输送机渣料堵塞状况,提高了输送效率。
[0019]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方案是:螺旋输送机外筒中前外筒1、中外筒2和后外筒3的长度之比为1:2?3:5?7,优选的为1: 3:7,即外筒总长度为11米输送机前I米设为前外筒1,中外筒2为3米,剩余的后外筒3为7米,这样由于在输送机的开始段前外筒I处堵料比较严重时,拆开前外筒I即可清理,很好地缓解了螺旋输送机开始时输送渣料的堵塞状况。等运行一段时间,可以清理中外筒2,后外筒3处渣土堵料机率不大,因此选用直筒。每两段外筒之间采用法兰连接。前两段筒体为上下可分离的半圆筒,通过螺栓组连接在一起,最后一段为直筒,这样可以有效的清理开始段的渣料堵塞。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分离的螺旋输送机外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外筒(1)、中外筒(2)和后外筒(3),所述前外筒(1)和中外筒(2)为半开式、可分离外筒,并且分成上半筒和下半筒,上半筒和下半筒配合形成完整的圆筒,后外筒(3)为直筒,前外筒(1)、中外筒(2)和后外筒(3)的内、外径相同,所述前外筒(1)和中外筒(2)之间、以及中外筒(2)和后外筒(3)之间均通过法兰连接,所述法兰之间设有密封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分离的螺旋输送机外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外筒(1)和中外筒(2)的上半筒和下半筒两侧通过螺栓组连接,并配有密封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分离的螺旋输送机外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外筒(1)和中外筒(2)的上半筒和下半筒的一侧为销轴连接,另一侧为螺栓连接,且双侧均配有密封垫。
4.根据权利要求 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可分离的螺旋输送机外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外筒(1 )、中外筒(2)和后外筒(3)的长度之比为1:2~3: 5^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分离的螺旋输送机外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外筒(1)、中外筒(2)和后外筒(3)的长度之比为1: 3:7。
【文档编号】E21D9/12GK203603926SQ201320836573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8日
【发明者】郭京波, 周阳宗, 孙涛, 章卫, 李 杰, 牛江川, 刘进志 申请人:石家庄铁道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