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盘根盒润滑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3992阅读:8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盘根盒润滑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采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盘根盒润滑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线的采油生产过程中,采油工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频繁更换盘根和井口原油滴、漏、冒造成的井场污染,目前,采油厂普遍使用的抽油机井口密封装置即盘根盒和盘根盒组合设备对于这个问题并不能有效地解决,井口原油滴、漏、冒的主要原因即盘根密封性变差,造成盘根密封性变差的原因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原因有:1.抽油机光杆与井口不在一条中心线上引起的光杆偏磨;2.油井产液的腐蚀性造成长时间对光杆的腐蚀;油井存在长时间的间隔、间歇性上液或供液不足造成光杆和盘根磨损加大,井口原油滴、漏、冒的现象增加了维护保养工作量,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对井场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盘根盒润滑保护装置,解决了目前采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盘根盒密封性变差导致的油井维护保养工作量大,成产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盘根盒润滑保护装置,包括盘根盒和光杆,盘根盒上方设有润滑套,光杆穿过润滑套进入盘根盒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其中润滑套为中空圆柱状,靠近润滑套上端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半圆槽a和半圆槽b,半圆槽a和半圆槽b中分别设有用于刮除光杆上油液的刮板a和刮板b,润滑套的内部水平设有环状的棱台,棱台与润滑套同轴,润滑套的下端套在盘根盒上,棱台恰好卡在盘根盒的进液口端面上。

其中棱台位于润滑套高度的二分之一处,棱台及棱台上方的润滑套内径比盘根盒的进液口口径小1mm~2mm,棱台下方的润滑套内径大于盘根盒的进液口口径。

其中半圆槽a与半圆槽b绕润滑套的中心相对开设,半圆槽a与半圆槽b错开设置,即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其中刮板a与光杆接触的一端设有半圆弧a,半圆弧a的形状与光杆的形状相适应,半圆弧a贴在光杆一侧的外壁上且光杆的一半侧面沿着半圆弧a上下移动;

其中刮板b与光杆接触的一端设有半圆弧b,半圆弧b的形状与光杆的形状相适应,半圆弧b贴在光杆另一侧的外壁上且光杆的另一半侧面沿着半圆弧b上下移动。

其中刮板a与半圆槽a的形状相适应;刮板b与半圆槽b的形状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中包括设置在盘根盒上方的润滑套,在润滑套中加入润滑剂,光杆经润滑套穿入盘根盒内部,在光杆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润滑套内部的润滑剂随着光杆运动进入盘根盒内部,对盘根盒内部进行润滑,减少了光杆和盘根盒之间的磨损,同时在防滑套上设置挂片,可以将光杆上的润滑剂及油液刮掉,减少油井产液对光杆的腐蚀,解决了目前采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盘根盒密封性变差导致的油井维护保养工作量大,成产成本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盘根盒润滑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盘根盒润滑保护装置中润滑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盘根盒润滑保护装置中刮板a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盘根盒润滑保护装置中刮板b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光杆,2.润滑套,3.半圆槽a,4.半圆槽b,5.盘根盒,6.孔a,7.孔b,8.棱台,9.刮板a,10.半圆弧a,11.刮板b,12.半圆弧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盘根盒润滑保护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盘根盒5和光杆1,盘根盒5上方设有润滑套2,光杆1穿过润滑套2进入盘根盒5内部。

如图2所示,润滑套2为中空圆柱状,靠近润滑套2上端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半圆槽a3和半圆槽b4,半圆槽a3和半圆槽b4中分别设有用于刮除光杆上油液的刮板a9和刮板b11,润滑套2的内部水平设有环状的棱台8,棱台8与润滑套2同轴,润滑套2的下端套在盘根盒5上,棱台8恰好卡在盘根盒5的进液口端面上。

其中棱台8位于润滑套2高度的二分之一处,棱台8及棱台8上方的润滑套2内径(孔a6的孔径)比盘根盒5的进液口口径小1mm~2mm(这样棱台8才能卡在盘根盒5的进液口端面上),棱台8下方的润滑套2内径(孔b7的孔径)大于盘根盒5的进液口口径(即棱台8将润滑套2分为了上下两部分,上部润滑套的内径为孔a6的孔径,下部润滑套的内径为孔b7的孔径,孔b7套在盘根盒5的进液口外部)。

其中半圆槽a3与半圆槽b4绕润滑套2的中心轴线相对开设(半圆槽a3和半圆槽b4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当不在同一点处),半圆槽a3与半圆槽b4上下错开设置,即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其中刮板a9与光杆1接触的一端设有半圆弧a10(参见图3),半圆弧a10的形状与光杆1的形状相适应,半圆弧a10贴在光杆1一侧的外壁上,且光杆1的一半侧面沿着半圆弧a10上下移动;

其中刮板b11与光杆1接触的一端设有半圆弧b12(参见图4),半圆弧b12的形状与光杆1的形状相适应,半圆弧b12贴在光杆1另一侧的外壁上,且光杆1的另一半侧面沿着半圆弧b12上下移动。

其中半圆弧a10和半圆弧b12绕润滑套2的中心轴线相对开设,半圆弧a10和半圆弧b12的半径相等且等于光杆1的半径。

其中刮板a9与半圆槽a3的形状相适应,且刮板a9恰好卡在半圆槽a3内(当需要使用刮板a9时,将刮板a9放在半圆槽a3内且让半圆弧a10与光杆1的一般侧面配合,当不需要使用刮板a9时,可直接将刮板a9从半圆槽a3中拉出);其中刮板b11与半圆槽b4的形状相适应,且刮板b11恰好卡在半圆槽b12内(当需要使用刮板b11时,将刮板b11放在半圆槽b4内且让半圆弧b12与光杆1另一半侧面配合,当不需要使用刮板b11时,可直接将刮板b11从半圆槽b4中拉出)。

本实用新型一种盘根盒润滑保护装置的使用方法为,使用前,将废机油作为润滑剂加入润滑套中,润滑剂添加结束后,由于光杆1是经过润滑套2达到盘根盒5内部的,因此,当光杆1作上、下往复运动时,可使添加到润滑套2内部的润滑剂进入盘根盒5内部,无论油井是否上液,都会使光杆1始终处于良好的润滑状态,盘根盒5的密封效果达到最佳,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原油原油滴、漏、冒的现象。此外,本装置中在润滑套2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刮板a9和刮板b11,刮板a9用于刮除光杆1一半侧壁的油液,刮板b11用于刮除光杆1另一半侧壁的油液,降低了油井产液的腐蚀性对光杆1的俯视。

本实用新型一种盘根盒润滑保护装置的特点为: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油井安装并应用了本润滑保护装置后,在三年时间内反复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能够有效的保护高含水、间隔、间歇性上液油井的光杆,高含水油井从之前的3天换一次盘根盒增加到30天甚至更长时间换一次盘根的良好效果,间隔、间歇性上液油井则从之前的3天换一次盘根增加到两个月以上,甚至更长时间,延长了盘根的更换周期,减小了光杆的磨损,解决了井口原因滴、漏、冒的现象,同时降低了采油工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避免了井场污染,保护了环境。本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安装简便,在使用过程中免维修、免保养,具有防干磨、自动润滑、清洁环保等功能。通过反复试验和摸索,对设计部件进行多次的修善和改进,试验证明本装置有较强的实用性,值得推广应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