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化钻锚作业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66510发布日期:2018-06-01 20:01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化钻锚作业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全自动化钻锚作业车,其特征在于:由车体(1)、自行走机构(2)、临时支护机构(3)、钻锚自动化装置(4)、锚网存储及输送机构(5)组成,使用此发明可以实现支护作业中铺锚网、钻锚孔、装锚固剂和装锚杆工序连续机械化,自动化操作,解决了实际生产中因支护作业操作繁琐带来的支护效率低下,占用时间长,并由此引发的掘进支护严重失衡问题;

所述钻锚自动化装置(4)分4个,两个垂直向上布置车体(1)前端,两个水平相对布置在车体(1)后端;前面的两个顶钻锚自动化装置(4与摆动液压马达(40101连接,摆液压马达(40101)与车体(1)水平滑槽内导轨(40105)配合,并与双作用液压缸(40102)连接;后面的两个帮钻锚自动化装置(4)通过转轴摆动液压马达40101连接。摆动液压马达(40101与车体(1)后方的竖直滑槽导轨(40105)配合滑动,并与升降进给链条连接(40104,在双作用液压缸(40102)的作用下上下移动。锚网存储车(503)位于车体(1)后端并与车体(1)之间刚性连接。锚网二级输送机构(502)位于车体(1)方拱形机构上方,通过二级输送导轨(50201)与车体(1)配合连接;

所述钻锚自动化装置(4)包括:钻架位姿转换机构(401)、钻架机构(402)、锚杆存储及换装机构(403)、钻杆卸装机构(404)和锚固剂喷注机构(405)。所述钻架位姿转换机构(401)包括:摆动液压马达(40101)、双作用液压缸(40102)、双作用升降液压缸(40103)、升降进给链条(40104)和滑动导轨(40105);所述钻架机构(402)包括:钻架(40201)、长进给油缸(40202)、棱柱滑架(40203)、进给链条及连接杆组件(40204)、钻箱(40205)、钻箱固定座(40206)、定位顶板(40207)、支撑架(40208)、支撑架进给油缸(40209)、定位液压夹耳(40210)和短进给油缸(40211);所述钻杆卸装机构(404)包括:钻杆装卸机械手(40401)和钻杆装卸机械手架(40402);所述锚杆存储及换装机构(403)包括:换装锚杆机械手(40301)、锚杆存储仓(40302)、步进机构(40303)和换装锚杆机械手架(40304);所述锚固剂喷注机构(405)包括:锚固剂注射喷嘴(40501)、输送管(40502)、锚固剂存储仓(40503)和高压气泵(40504);所述钻杆装卸机械手架(40402)与钻架(40201)刚性连接,两个钻杆装卸机械手(40401同轴连接并可以绕钻杆装卸机械手架(40402)关节转动。锚杆换装机械手架(40304)与钻架(40201)刚性连接,换装锚杆机械手(40301)同轴连接并可以绕锚杆换装机械手架(40304)关节转动;

所述的锚网存储及输送机构(5)包括:锚网一级输送机构(501)、锚网二级输送机构(502)和锚网存储车(503)。所述锚网一级输送机构(501)包括:一级输送导轨(50101)、一级输送小车(50102)、锚网抓取爪(50103)和升降架(50104);所述锚网二级输送机构(502)包括:二级输送导轨(50201)、二级输送小车(50202)和单向锚网输送爪(50203);

所述车体(1)的底盘属于龙门结构,可以跨骑在转载机或皮带输送机上,底盘前端布置用于顶钻锚自动化装置(4)水平移动的滑槽和导轨(40105)。车体(1)后端属于拱形结构,拱形立柱内两条对称布置用于帮钻锚自动化装置(4)上下移动的滑槽和导轨(40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化钻锚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走机构(2)为履带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化钻锚作业车,其特征在于,车体(1)底盘内安装有了四个伸缩性平台(40302),前后各两个,作为顶、帮钻锚自动化装置(4)维修工作平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化钻锚作业车,其特征在于,车体(1)前部属于立柱型结构,通过与临时支护架(301)衬套形成临时支护结构(3),兼具铺锚网和临时支护功能。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