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基于网络技术的矿井安全防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7531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化基于网络技术的矿井安全防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全防护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基于网络技术的矿井安全防护系统。



背景技术:

矿山,特别是煤矿,属于不安全的行业,但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矿山建设还需要大力发展。在矿山建设中,瓦斯爆炸、塌方、涌水等事故时有发生,这些事故造成的次生事故如巷道堵塞、涌水等可能造成次生伤亡,若不能及时救援,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620486616.9,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基于网络技术的矿井安全防护系统,包括救生舱和隔离室,所述隔离室位于救生舱的上方,所述救生舱的顶部设有牵引环,所述牵引环的内部连接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远离滑轮的一端连接有牵引滚筒,所述牵引滚筒的一侧设有驱动电机,所述牵引滚筒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牵引滚筒和驱动电机均位于隔离室的侧壁上,所述救生舱的两侧均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隔离室下方的墙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上方均设有隔离门板。

现有的矿井安全防护系统存在着智能化程度低,使用不方便和透气效果差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智能化基于网络技术的矿井安全防护系统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化基于网络技术的矿井安全防护系统,以解决现有的矿井安全防护系统存在的智能化程度低,使用不方便和透气效果差的问题,一种智能化基于网络技术的矿井安全防护系统,包括加强壁,固定杆,隔离板结构,救生舱,智能控制报警装置,牵引块,牵引绳,通风口结构,连接杆,滑轮,牵引滚筒,驱动电机和远程控制中心,所述的加强壁固定在墙壁上;所述的通风口结构开设在加强壁的左上部;所述的救生舱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杆;所述的智能控制报警装置设置在救生舱的内部;所述的救生舱上部设置有牵引块;所述的牵引块与牵引绳连接;所述的牵引绳上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固定在加强壁的顶部下侧;所述的连接杆下部设置有滑轮;所述的牵引绳通过滑轮与牵引滚筒连接;所述的牵引滚筒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牵引滚筒和驱动电机安装在加强壁右上部的内壁上;所述的隔离板结构安装在加强壁的内部两侧;所述的智能控制报警装置包括固定外壳,触摸屏,控制器,报警灯,报警按钮和无线网络信号收发器,所述的触摸屏,报警灯和报警按钮分别镶嵌在固定外壳的表面;所述的控制器和无线网络信号收发器分别设置在固定外壳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的隔离板结构包括左侧压缸,左侧伸缩板一,左侧伸缩版二,左侧伸缩板三,右侧压缸,右侧伸缩板一,右侧伸缩板二,右侧伸缩板三和接近传感器,所述的左侧伸缩板一,左侧伸缩版二和左侧伸缩板三依次插接在左侧压缸的右侧;所述的右侧伸缩板一,右侧伸缩板二和右侧伸缩板三依次插接在右侧压缸的左侧;所述的接近传感器设置在左侧压缸的左上部。

所述的通风口结构包括透气窗,不锈钢滤网和防护门,所述的防护门设置在透气窗的右侧;所述的不锈钢滤网安装在透气窗的左侧。

所述的远程控制中心单独设置;所述的远程控制中心内部设置有台式电脑,手提电脑和智能手机的一种或组合。

所述的右侧伸缩板三的左侧中部开设有凹槽。

所述的左侧伸缩板三的右侧中部设置有凸起,有利于方便与右侧伸缩板三中的凹槽连接,提高固定效果。

所述的控制器采用三菱FXN-48系列的PLC;所述的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接近传感器、触摸屏和报警按钮电性连接;所述的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报警灯、左侧压缸、右侧压缸和驱动电机电性连接,有利于提高智能化控制效果,使用更加方便。

所述的救生舱为胶囊状,有利于提高救生舱自身的防护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透气窗的设置,有利于提高透气效果,通过控制器的设置,有利于提高智能化控制效果,使用更加方便,通过左侧伸缩板三上凸起和右侧伸缩板三上凹槽的配合设置,有利于提高左侧伸缩版三和右侧伸缩板三连接时的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隔离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控制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通风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远程控制中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加强壁;2-固定杆;3-隔离板结构;31-左侧压缸;32-左侧伸缩板一;33-左侧伸缩版二;34-左侧伸缩板三;35-右侧压缸;36-右侧伸缩板一;37-右侧伸缩板二;38-右侧伸缩板三;39-接近传感器;4-救生舱;5-智能控制报警装置;51-固定外壳;52-触摸屏;53-控制器;54-报警灯;55-报警按钮;56-无线网络信号收发器;6-牵引块;7-牵引绳;8-通风口结构;81-透气窗;82-不锈钢滤网;83-防护门;9-连接杆;10-滑轮;11-牵引滚筒;12-驱动电机;13-远程控制中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化基于网络技术的矿井安全防护系统,包括加强壁1,固定杆2,隔离板结构3,救生舱4,智能控制报警装置5,牵引块6,牵引绳7,通风口结构8,连接杆9,滑轮10,牵引滚筒11,驱动电机12和远程控制中心13,所述的加强壁1固定在墙壁上;所述的通风口结构8开设在加强壁1的左上部;所述的救生舱4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杆2;所述的智能控制报警装置5设置在救生舱4的内部;所述的救生舱4上部设置有牵引块6;所述的牵引块6与牵引绳7连接;所述的牵引绳7上部设置有连接杆9;所述的连接杆9固定在加强壁1的顶部下侧;所述的连接杆9下部设置有滑轮10;所述的牵引绳7通过滑轮10与牵引滚筒11连接;所述的牵引滚筒11与驱动电机1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牵引滚筒11和驱动电机12安装在加强壁1右上部的内壁上;所述的隔离板结构3安装在加强壁1的内部两侧;所述的智能控制报警装置5包括固定外壳51,触摸屏52,控制器53,报警灯54,报警按钮55和无线网络信号收发器56,所述的触摸屏52,报警灯54和报警按钮55分别镶嵌在固定外壳51的表面;所述的控制器53和无线网络信号收发器56分别设置在固定外壳51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的隔离板结构3包括左侧压缸31,左侧伸缩板一32,左侧伸缩版二33,左侧伸缩板三34,右侧压缸35,右侧伸缩板一36,右侧伸缩板二37,右侧伸缩板三38和接近传感器39,所述的左侧伸缩板一32,左侧伸缩版二33和左侧伸缩板三34依次插接在左侧压缸31的右侧;所述的右侧伸缩板一36,右侧伸缩板二37和右侧伸缩板三38依次插接在右侧压缸35的左侧;所述的接近传感器39设置在左侧压缸31的左上部。

所述的通风口结构8包括透气窗81,不锈钢滤网82和防护门83,所述的防护门83设置在透气窗81的右侧;所述的不锈钢滤网82安装在透气窗81的左侧。

所述的远程控制中心13单独设置;所述的远程控制中心13内部设置有台式电脑,手提电脑和智能手机的一种或组合。

所述的右侧伸缩板三38的左侧中部开设有凹槽。

所述的左侧伸缩板三34的右侧中部设置有凸起,有利于方便与右侧伸缩板三38中的凹槽连接,提高固定效果。

所述的控制器53采用三菱FX2N-48系列的PLC;所述的控制器53的输入端分别与接近传感器39、触摸屏52和报警按钮55电性连接;所述的控制器53的输出端分别与报警灯54、左侧压缸31、右侧压缸35和驱动电机12电性连接,有利于提高智能化控制效果,使用更加方便。

所述的救生舱4为胶囊状,有利于提高救生舱4自身的防护效果。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当矿难发生时,受困人员进入到救生舱4内,然后操控触摸屏52使驱动电机12转动,驱动电机12带动牵引滚筒11将牵引线7缠绕在牵引滚筒11上,然后提升救生舱4的高度,当救生舱4经过接近传感器39后,左侧压缸31与右侧压缸35工作,分别将左侧伸缩板一32,左侧伸缩版二33和左侧伸缩板三34,右侧伸缩板一36,右侧伸缩板二37和右侧伸缩板三38顶出,然后左侧伸缩板三34中的凸起与右侧伸缩板三38中的凹槽合并,即可防止救生舱4向下掉落。受困人员可通过按下报警按钮55,然后无线网络收发器56就会向远程控制中心13发出报警,在隔离板结构3上方的氧气过少时可将透气窗81上的防护门83打开进行通风。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