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管起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75289发布日期:2018-06-02 01:50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泵管起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田生产中,泵管由于氧化、侵蚀等因素会发生腐蚀、渗漏,需要经常检修、更换泵管才能保证正常生产。检修和更换泵管时需要起出和下放泵管,因此,需要一种泵管起下装置。

现有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泵管起下装置:在泵管的顶部设置有卡箍,将月牙吊卡安装在卡箍下方的泵管上,通过螺钉固定后,月牙吊卡承托卡箍和泵管,使用两个吊钩分别与月牙吊卡的两侧连接,利用吊车进行泵管的起下。

设计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月牙吊卡起承托作用,受力较大,螺钉固定时对螺钉拧紧力矩要求较高,安装和拆卸速度较慢,影响泵管起下的效率,且泵管起下过程中,两侧吊钩产生高度差时,会使泵管倾斜,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泵管起下装置,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了一种泵管起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吊装板、吊装孔、卡箍槽、固定件;

所述吊装孔沿垂直于所述吊装板板面的方向设置在所述吊装板中部;

所述卡箍槽设置在所述吊装板上,且位于所述吊装孔下方,所述卡箍槽包括:用于容纳卡箍的宽槽,以及用于容纳泵管的窄槽;

所述固定件可拆卸设置,用于将所述卡箍固定在所述吊装板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吊装孔的内壁上设置有防磨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套、固定销;

所述固定套分上、下两层竖直设置在所述吊装板的前、后板面上;

所述固定销穿过并固定在上、下相对的所述固定套内,且与位于所述宽槽内的所述卡箍相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固定销与所述固定套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卡箍槽和固定件实现泵管的安装和拆卸,吊装板起承托卡箍和泵管的作用,固定件只需进行限位即可,因此固定件固定时受力较小,便于安装和拆卸,可以提高泵管安装和拆卸的速度,进而提高泵管起下的效率。且通过设置在吊装板中部的吊装孔,使泵管起下过程始终保持竖直状态,提高泵管起下过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泵管起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分别表示:

1-吊装板,

2-吊装孔,

3-卡箍槽,301-宽槽,302-窄槽,

4-固定件,401-固定套,402-固定销。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用的所有技术术语均具有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泵管起下装置,如附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吊装板1、吊装孔2、卡箍槽3、固定件4。

吊装孔2沿垂直于吊装板1板面的方向设置在吊装板1中部。

卡箍槽3设置在吊装板1上,且位于吊装孔2下方,卡箍槽3包括:用于容纳卡箍的宽槽301,以及用于容纳泵管的窄槽302。

固定件4可拆卸设置,用于将卡箍固定在吊装板1上。

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泵管起下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利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泵管起下装置进行泵管起下时,将泵管顶部的卡箍放置在宽槽301内,此时,卡箍以下的部分泵管将位于窄槽302内。通过固定件4将卡箍固定在吊装板1上,即可使泵管固定在吊装板1上。利用吊车的吊钩与吊装孔2连接,进行泵管起下作业。泵管起下作业完成后,拆卸固定件4,将泵管从吊装板1上拆卸即可。

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泵管起下装置,通过卡箍槽3和固定件4实现泵管的安装和拆卸,吊装板1起承托卡箍和泵管的作用,固定件4只需进行限位即可,因此固定件4固定时受力较小,便于安装和拆卸,可以提高泵管安装和拆卸的速度,进而提高泵管起下的效率。

将吊车的吊钩与吊装孔2连接,利用吊车吊装移动吊装板1,实现泵管的起下,且,吊装孔2设置在吊装板1的中心位置,所以吊钩位于吊装板1的重心所在的竖直线上,进行泵管起下时吊装板1不会倾斜,使泵管竖直起下,避免碰撞井壁等,提高起下操作的安全性。

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泵管起下装置,通过卡箍槽3和固定件4使泵管可拆卸地连接在吊装板1上,提高泵管安装和拆卸的速度,进而提高泵管起下的效率,且通过设置在吊装板1中部的吊装孔2,使泵管起下过程始终保持竖直状态,提高泵管起下过程的安全性。

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泵管起下装置的各部件及其作用分别给予阐述:

如附图1所示,吊装板1可以由一块钢板切割而成,例如,其可以方形板状结构,其厚度可以为4-7mm,举例来说,可以为4mm、6mm、7mm等,宽度可以为280-320mm,举例来说,可以为290mm、300mm、320mm等,高度可以为180-230mm,举例来说,可以为180mm、190mm、220mm等,通过上述限定,可以使吊装板1的体积较小,便于使用,又能使吊装板1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满足泵管起下的使用要求。吊装板1的边缘设置有倒角,去除吊装板1加工过程产生的毛刺,提高泵管安装与拆卸操作的安全性。

如附图1所示,吊装板1可以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在上半部分的中部垂直于板面设置有吊装孔2,即,吊装孔2的中轴线垂直于吊装板1的板面,用于起下时与吊钩连接。吊钩可以直接穿过吊装孔2,也可通过钢丝绳套与吊装孔2连接。

吊装孔2可以为圆形孔,不仅便于加工,且便于吊装孔2与吊钩的连接。吊装孔的直径可以为25-35mm,举例来说,可以为26mm、28mm、33mm等,将吊装孔2设置成如此尺寸,既方便连接,又能使连接较紧固。

为了防止吊装孔2与吊钩连接时的磨损,吊装孔2的内壁上设置有防磨套,如此设置,可以延长泵管起下装置的使用寿命。

防磨套可以为橡胶材质的防磨垫圈,橡胶材质的防磨性好,能够满足使用要求。防磨套可以通过粘结方式固定在吊装孔2的内壁上,通过粘结固定的表面光滑,便于吊钩与吊装孔2的连接。

如附图1所示,吊装板1的下部还设置有卡箍槽3,卡箍槽3可以理解为T型槽,其上部的宽槽301用于容纳卡箍,下部的窄槽302用于容纳泵管。宽槽301的宽度和竖直方向的长度分别比卡箍的直径和母线长度大3-5mm,举例来说,可以为3mm、4mm、5mm等,窄槽302的宽度比泵管的直径大1-3mm,举例来说,可以为1mm、2mm、3mm等,窄槽302竖直方向的长度可以为18-22mm,举例来说,可以为18mm、20mm、21mm等,如此设置,可以便于泵管和卡箍的安装和拆卸,且能在起下时限制泵管和卡箍的左右晃动,提高泵管起下操作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固定件4将卡箍可拆卸地固定在吊装板1上,对于固定件4的结构,以下给出一种示例:

如附图1所示,固定件4包括:固定套401、固定销402。固定套401分上、下两层竖直设置在吊装板1的前、后板面上;固定销402穿过并固定在上、下相对的固定套401内,且与位于宽槽301内的卡箍相抵。

如此设置,通过固定销402的插入和拔出,即可实现固定件4的可拆卸设置,拆卸和安装步骤较简单,由于固定件4只需实现限位功能,所以固定销402与固定套401的固定只需使泵管起下过程中固定销402不会从固定套401中脱离即可,用力较小即可完成固定销402的插入与拔出,安装和拆卸速度较快。

作为一种示例,如附图1所示,固定套401的数量可以为8个,竖直设置(即,固定套401的中轴线沿竖直方向)在吊装板1的板面上,固定套401对称布置在吊装板1的前、后板面上,前、后板面上分别设置4个固定套401。每个板面上的4个固定套401分上、下两层相对的布置在宽槽301的上方和下方,且每层的两个固定套401分别位于宽槽301的左、右两端。

当固定套401数量为8个时,相应的,固定销402的数量为4个,固定销402穿过上、下相对的固定套401,4个固定销402分布在卡箍的左、右两端和前、后两侧,限制卡箍的移动。

进一步地,固定销402与固定套401螺纹连接,如此设置,使固定销402的安装和拆卸较为方便,且固定销402与固定套401拧紧力矩较小,通过旋转即可实现固定销402的快速插入与拔出。

基于固定销402与固定套401螺纹连接,固定套401可以为螺帽,相应的,固定销402可以为与固定套401适配的螺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