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套水沟台车钢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8376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沟台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成套水沟台车钢模板。



背景技术:

在市政道路、铁路和隧道的施工建设中,为保证隧道内的排水、照明等能够正常的使用,通常需要在隧道内开设水沟、电缆沟。传统的施工方式往往依靠人工堆砌,然而人工模板堆砌会大大增加施工的时间,而且难以保证施工的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开沟台车便应运而生,但目前现有的开沟用的台车施工过程较为复杂,而且容易出现模具内混凝土不均匀,通过模板铸出的产品表面坑洼,产品质量不过关,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成套水沟台车钢模板,解决了目前现有的开沟用的台车施工过程较为复杂,而且容易出现模具内混凝土不均匀,通过模板铸出的产品表面坑洼,产品质量不过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成套水沟台车钢模板,包括水沟,所述水沟顶端两侧的地面上均设有滑轨,且两个所述滑轨相对于水沟对称设置,两个所述滑轨的正上方均设有侧支撑架,所述侧支撑架的底端固定设有滑轮,所述滑轮位于滑轨内并与其滑动连接,两个所述侧支撑架的顶端固定连接顶支撑架,所述顶支撑架水平设置,所述顶支撑架上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内固定连接油缸,所述油缸的伸缩端穿过顶支撑架并位于其下方,所述油缸位于顶支撑架下方的伸缩端固定连接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面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端通过螺栓连接外钢模板与内钢模板,所述内钢模板位于外钢模板的内侧,所述外钢模板与内钢模板之间设有成型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钢模板的内侧设有加料管,所述加料管包括横向加料管和竖向加料管,所述横向加料管与竖向加料管均穿过内钢模板并与成型腔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支撑架与顶支撑架的前端固定连接牵引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钢模板与内钢模板相邻的一侧均为光面,且均涂设有防粘结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钢模板的尺寸与水沟的尺寸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外钢模板和内钢模板,能够对水沟的侧边与底端进行混凝土成型工作,采用加料管能够使内钢模板与外钢模板之间的混凝土填充效果好,不会出现表面坑洼的现象,结构十分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成套水沟台车钢模板的整体结构图;

图中:1、水沟;2、滑轨;3、侧支撑架;4、滑轮;5、顶支撑架;6、油缸;7、连接杆;8、连接板;9、固定板;10、外钢模板;11、内钢模板;12、加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成套水沟台车钢模板,包括水沟1,水沟1顶端两侧的地面上均设有滑轨2,且两个滑轨2相对于水沟1对称设置,两个滑轨2的正上方均设有侧支撑架3,侧支撑架3的底端固定设有滑轮4,滑轮4位于滑轨2内并与其滑动连接,两个侧支撑架3的顶端固定连接顶支撑架5,顶支撑架5水平设置,顶支撑架5上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内固定连接油缸6,油缸6的伸缩端穿过顶支撑架5并位于其下方,油缸5位于顶支撑架5下方的伸缩端固定连接连接杆7,连接杆7的底端固定连接连接板8,连接板8的底面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板9,固定板9的底端通过螺栓连接外钢模板10与内钢模板11,内钢模板10位于外钢模板10的内侧,外钢模板10与内钢模板11之间设有成型腔。

内钢模板11的内侧设有加料管12,加料管12包括横向加料管和竖向加料管,横向加料管与竖向加料管均穿过内钢模板11并与成型腔相连通。

侧支撑架3与顶支撑架5的前端固定连接牵引装置。

外钢模板10与内钢模板11相邻的一侧均为光面,且均涂设有防粘结材料。

外钢模板的尺寸与水沟1的尺寸相对应。

在进行水沟开沟作业过程中,先将内钢模板11与外钢模板10之间填充混凝土,然后进行成型工作,在填充混凝土的过程中,将加料管12的顶端与外界的混凝土输送管连接,在外界的混凝土输送管上对管道内的混凝土加压,使加料管12内的混凝土进入外钢模板10与内钢模板11之间,使成型腔内的混凝土夯实,成型后的混凝土工件表面平整光滑,且密度大质量好,然后通过牵引装置使装置整体沿着滑轨移动,进行再次成型工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外钢模板10和内钢模板11,能够对水沟的侧边与底端进行混凝土成型工作,采用加料管12能够使内钢模板11与外钢模板10之间的混凝土填充效果好,不会出现表面坑洼的现象,结构十分简单,实用性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