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锚杆与挂网钢筋结合的支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9351发布日期:2018-06-30 04:35阅读:896来源:国知局
一种锚杆与挂网钢筋结合的支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锚杆与挂网钢筋结合的支护系统。适用于岩土体的支护。



背景技术:

锚杆和挂网钢筋是岩土体支护中常用的支护结构型式,锚杆施加的是点支护力,挂网钢筋与喷层则形成柔性的面支护力,两者往往各自独立,不连成整体。对于较为破碎的岩体或松散土体,以及高地应力环境下出现片帮等应力型破坏的硬脆性岩体,常出现在锚杆之间的岩/土体破坏、掉块或塌落,掉块或塌落的岩土体又成为挂网钢筋与喷层的荷载,由于挂网钢筋未与锚杆形成有效连接,因此挂网钢筋与喷层往往在掉落或塌落的岩土体荷载下出现变形、脱空和剥落,对岩/土体的支护力大为降低。锚杆和挂网钢筋各自独立未连接形成整体的现状,锚杆提供的点支护力、挂网钢筋与喷层提供的面支护力未形成联合作用,未能发挥更大的支护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较低的锚杆与挂网钢筋结合的支护系统,为岩/土体提供锚杆的点支护力、挂网钢筋与喷层的面支护力有效联合作用的支护力。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锚杆与挂网钢筋结合的支护系统,具有锚固于岩/土体上的锚杆和设置于岩/土体表面的挂网钢筋,岩/土体表面喷护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网钢筋经连接件连接所述锚杆的露出端。

所述连接件为锚垫板,锚垫板中心开有大小与所述锚杆相适配的通孔,锚垫板上分别对应所述挂网钢筋中的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设置钢筋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通过其上的通孔套装于所述锚杆上,该连接件经螺母配合锚杆露出端上的螺纹固定于锚杆。

所述钢筋连接件上开有与所述挂网钢筋中相应纵、横向钢筋相适配的穿孔;所述挂网钢筋通过穿过钢筋连接件上穿孔的纵、横向钢筋与所述连接件结合。

穿过所述钢筋连接件上穿孔的纵、横向钢筋为纵、横向的龙骨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件使锚杆和挂网钢筋有效连接,实现锚杆的点支护力、挂网钢筋与喷层的面支护力,两者高效联合支护作用。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母配合锚杆将连接件固定于锚杆,通过钢筋连接件上的穿孔将挂网钢筋与连接件有效结合,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挂网钢筋的布置示意图。

图4、图5为实施例中挂网钢筋与连接件结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锚杆与挂网钢筋结合的支护系统,具有锚固于岩/土体上的锚杆1和设置于岩/土体表面的挂网钢筋,挂网钢筋经连接件连接所述锚杆1的露出端,岩/土体表面喷护混凝土,覆盖挂网钢筋和连接件。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连接件为锚垫板5,在锚垫板5中心开有大小与锚杆相适配的通孔51,锚垫板5上分别对应挂网钢筋中的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设置钢筋连接件,钢筋连接件上开有与相应纵、横向钢筋相适配的穿孔61。

本例中挂网钢筋由纵、横向布置的龙骨筋7和副筋8组成,其中龙骨筋7直径大于钢筋网的其他钢筋,用于对钢筋网进行加强,龙骨筋7的布置间距与锚杆1的布置间距相匹配(见图3)。

本实施例中连接件通过其上的通孔套装于锚杆1的露出端上,该连接件经螺母4配合锚杆1露出端上的螺纹固定于锚杆上。如图4、5所示,挂网钢筋通过其上穿过相应连接件上穿孔、纵横向布置的龙骨筋与连接件结合,从而实现锚杆与挂网钢筋的有效连接。

本例的施工方法如下:

在岩/土体形成临空面后,先在其表面喷护混凝土形成初喷混凝土层9;

进行系统锚杆钻孔10的施工;

进行锚杆1(配有对中支架2)插杆和注浆11施工;

将连接件套装于锚杆的露出端上并通过螺母4配合锚杆上的螺纹固定;

现场编制挂网钢筋,并将挂网钢筋中纵、横向布置的龙骨筋7穿过相应连接件上的穿孔61;

钢筋网施工完成后,喷护混凝土,形成覆盖挂网钢筋、连接件和锚杆的复喷混凝土层12,从而使锚杆的点支护力、挂网钢筋与喷层的面支护力结合,两者有效连接,发挥更大的支护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