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钻车用电缆收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8803发布日期:2018-09-11 20:31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用液压钻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钻车用电缆收放装置。



背景技术:

液压钻车是一种新型的岩巷掘进设备,具有高效、安全、可靠、噪声低等优点,通过液压钻车打眼、耙装机倒矸、皮带机运输的方式实现岩巷快速掘进;钻车打眼时需要行走至迎头,打眼结束后再后退至耙装机后方,运行距离大,这就需要对其动力电缆进行收放。目前对液压钻车电缆收放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其配套的电缆卷筒,但其具有多种不足之处:(1)增加设备的长度和高度,不利于钻车的灵活运行;(2)收放过程中磨损电缆;(3)价格高昂;另一种方式就是依靠人力进行托运,该方式费时费力,同时由于电缆处于通电状态,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电缆卷筒增加设备长度和高度,不利于钻车的灵活运行。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液压钻车用电缆收放装置,包括悬挂架、轨道、运载小车和牵引连接装置,所述悬挂架沿岩巷掘进线路布置,悬挂架下方设有轨道,所述轨道与悬挂架连接,且轨道高于液压钻车;所述运载小车间隔地设置在电缆上,并通过固定装置与电缆连接,运载小车与轨道滑动连接;所述牵引连接装置包括柔性牵引件,靠近掘进工作面的运载小车通过柔性牵引件与液压钻车尾端连接。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液压钻车用电缆收放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托架,所述托架为凸面朝上的半圆形板,托架的中部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运载小车连接,托架上端面上设有固定环,电缆穿过固定环并被卡紧。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液压钻车用电缆收放装置,所述固定环至少为两个,固定环均布在托架上端面上。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液压钻车用电缆收放装置,所述固定环为一个,所述托架的两个弧形边缘均设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挡板。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液压钻车用电缆收放装置,所述牵引连接装置还包括刚性连接件,所述刚性连接件包括平行于轨道设置的第一连接板,靠近掘进工作面的运载小车与其相邻的运载小车通过第一连接板连接,第一连接板靠近掘进工作面的一端与液压钻车间通过柔性连接件连接。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液压钻车用电缆收放装置,所述第一连接板靠近掘进工作面的一端设有竖直向下延伸的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下端与液压钻车间通过柔性连接件连接。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液压钻车用电缆收放装置,所述第一连接板为伸缩板。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液压钻车用电缆收放装置,所述第二连接板为伸缩板。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述的一种液压钻车用电缆收放装置,所述悬挂架为锚杆、锚索或棚梁。

本实用新型技术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架设在液压钻车上方的导轨上设置运载电缆的运载小车,在柔性牵引件的带动下,随液压钻车前进,电缆自动放线,液压钻车后退时,电缆自动回收,液压钻车不受电缆收放装置的影响,始终保持灵活的动作,同时不直接拉扯电缆,避免造成电缆损坏;

电缆设置在该收放装置上,其弯曲时在拐角处成弧形下垂,避免折损电缆;

液压钻车在后退的过程中,不接触电缆,避免对电缆造成磨损;同时控制软连接两端的高差,提高电缆收放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液压钻车用电缆收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压钻车用电缆收放装置,包括悬挂架1、运载小车2、及牵引连接装置3,其中悬挂架1沿岩巷掘进线路设置,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悬挂件1一般为已有的锚杆、锚索或棚梁,悬挂架1下方设有轨道4,轨道4可通过锚链8或其他方式与悬挂架1连接,通过调整连接锚链8的长度,使轨道4高于液压钻车7;所述运载小车2间隔地设置在电缆6上,并通过固定装置5与电缆连接,运载小车2与轨道4滑动连接;所述牵引连接装置3包括柔性牵引件31,靠近掘进工作面的运载小车2通过柔性牵引件31与液压钻车7尾端连接。

实际工作时,轨道4的高度根据需要来调整,两个运载小车2之间的电缆6的长度也根据需要来确定,一般情况下为3-5m,柔性连接件31为钢丝绳或其他柔性的绳索;未工作时,相邻两个运载小车2之间的电缆6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下垂;当液压钻车7向掘进工作面前进时,柔性连接件31带动靠近掘进工作面的运载小车5前进,随着液压钻车7的持续前进,相邻两运载小车2的间距逐渐加大,电缆6随之被拉直,实现电缆6的自动放线;当液压钻车7后退时,柔性连接件31带动运载小车2后退,使得相邻两个运载小车2间的间距逐渐缩小直至接触,此过程中,电缆6从拉直状态回到下垂状态,即实现了电缆6的自动回收。通过柔性连接件31传递动力,不直接拉扯电缆6,同时柔性连接件31可任意转向,因此不会妨碍液压钻车7的动作。

所述的固定装置5包括托架51,托架51的上端面上设有固定环52,电缆6穿过固定环52并被卡紧,当电缆6处于回收状态时,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下垂,为避免电缆6自身的折损,以及托架51的边缘对电缆6造成损伤,本实施例中的托架51为凸面朝上的半圆形板,在半圆形板的中部设置连接板53,连接板53与运载小车2的连接,位于托架51上的电缆沿半圆形板的轮廓下垂。

为确保电缆6沿着托架51的半圆形轮廓下垂,而不是脱离托架导致自身弯折下垂,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固定环52至少为两个,且均布在托架51的上端面上;或者,如图4所示,固定环52为一个,同时托架51的两个弧形边缘均设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挡板54,通过挡板54将电缆6限定在托架51的上端面上。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牵引连接装置3还包括刚性连接件32,该刚性连接件32包括第一连接板321,第一连接板321平行于轨道4,靠近掘进工作面的运载小车2与其相邻的运载小车2通过第一连接板321连接,第一连接板321靠近掘进工作面的一端与液压钻车7间通过柔性连接件31连接;液压钻车7在后退过程中会与电缆6发生摩擦,因此第一连接板321的设置目的在于,隔开液压钻车7与电缆6,使两者不能接触,为提高通用性,第一连接板321为伸缩板,使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调整第一连接板321的长度。

在液压钻车7拉动运载小车2时,当柔性连接件31处于水平状态,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该动力,因此,应当减小柔性连接件31与水平面的夹角,以提高动力的利用率,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第一连接板321靠近掘进工作面的一端设有竖直向下延伸的第二连接板322,第一连接板321与第二连接板322间设有拉杆323以提高稳固性,第二连接板322的下端与液压钻车7通过柔性连接件31连接;同样地,为提高通用性,第二连接板322也为伸缩板,使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长度。

第一连接板321和第二连接板322所使用的伸缩板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此外,本实施例中的固定装置5与运载小车2间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优点:

(1)在不影响液压钻车7运行灵活性的条件下,实现电缆6的自动收放,无需人工挪动,省时省力,并且杜绝了电缆6通电情况下存在的安全隐患;

(2)使用施工现场已支护的锚杆、锚索或棚梁作为悬挂架1,轨道4、运载小车2、固定装置5、牵引连接装置3均可重复利用,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具有极强的通用性,同时节约了成本;

(3)电缆6收放过程中,大大降低了磨损的情况,降低了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上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改进,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