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井作业环保地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3739发布日期:2018-12-07 22:10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修井作业环保地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修井作业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修井作业环保地清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水井的修井作业中,提出的油管、抽油杆地面进行清蜡时,主要是将从井内提出的管杆摆放到管杆桥上,将蒸汽枪头插入油管内通过蒸汽的热量将油管内的死蜡融化后排出;地清抽杆采用的是直接将蒸汽枪头对准杆体,将附着在杆体上的死蜡融化清理干净,蒸汽冷凝成水会与油、蜡一块流下,为防止油、水落地造成污染,目前都是在管桥下方铺设防渗膜,地清出来的油、水、蜡会落到防渗膜上;在管桥后方再挡一块防渗膜,形成一道屏障,防止带着油、水、蜡的蒸汽向后喷射;还要在防渗膜周围用土等掩体围堰起来,防止污水乱流。但由于井场地势不平,掩体被水冲垮、防渗膜被大风吹烂,管桥后的防渗膜被破坏等原因,油水还是会落地,无法确保井场环境不受污染。并且使用过的防渗膜无法重复利用,带有油泥、蜡的防渗膜不但回收处理非常困难,而且处理的成本也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修井作业环保地清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地清作业存在的防渗膜易被损坏,无法重复使用,带有油泥、蜡的防渗膜回收处理困难且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修井作业环保地清装置,包括接油板、油管桥和两个沿前后向呈间隔分布的油污罐,在两个油污罐之间设有能放置油管的油管桥,油管桥包括至少两个沿前后向间隔分布的管桥本体,每两相邻的管桥本体之间均设有呈倾斜状且能将油污导入油污罐内的接油板,油污罐的上端面设有低于管桥本体的油污入口,接油板的最下端位于油污入口的上方。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位于后侧的油污罐后侧上方可设有挡污板。

上述挡污板可包括沿左右向依次分布的分挡板,每两相邻的分挡板的端部均设有交叠部,每块分挡板的下部均与清水罐通过能限位分挡板开启角度的铰接限位件铰接在一起。

上述位于前侧的油污罐内可设有清水罐。

上述清水罐内可设有潜水泵,清水罐的顶部设有防污盖板。

上述油管桥可包括三个沿前后向间隔分布的管桥本体,位于前侧两个相邻的管桥本体之间的接油板呈前低后高倾斜状,位于后侧两个相邻的管桥本体之间的接油板呈前高后低倾斜状,前侧接油板的前端位于前侧油污罐的油污入口的上方,后侧接油板的后端位于后侧油污罐的油污入口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构思巧妙,设计合理,通过设置能对应油管前后两端的油污罐可使位于油管内的油污能沿油管的两端分别落入相应的油污罐内,通过接油板的设置可接拢位于油管外壁上的油污,并能将其导入到相应的油污罐内,从而实现地清作业中油污的全方位回收,防止油污对作业环境造成污染,接油板可重复使用,且具有清洗方便,拼装省力,成本低廉的特点;挡污板的设置可阻挡从油管尾部喷出的油、水、蜡向后方喷洒,使其均能落入油污罐内。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接油板,2为油污罐,3为管桥本体,4为挡污板,5为清水罐。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所示,该修井作业环保地清装置包括接油板1、油管桥和两个沿前后向呈间隔分布的油污罐2,在两个油污罐2之间设有能放置油管的油管桥,油管桥包括至少两个沿前后向间隔分布的管桥本体3,每两相邻的管桥本体3之间均设有呈倾斜状且能将油污导入油污罐2内的接油板1,油污罐2的上端面设有低于管桥本体3的油污入口,接油板1的最下端位于油污入口的上方。使用过程中,可将本实用新型用于修井作业的地清作业,当油管被放置在油管桥上后可进行地清作业,前后两侧的油污罐2应能分别对应油管的前后两端,操作者可将蒸汽枪头对准油管杆体,将附着在油管杆体上的死蜡融化清理干净,蒸汽冷凝成水会与油、蜡一块流下并沿油管的前后两端分别滴落至前后两侧的油污罐2内,接油板1的设置可便于接拢位于油管外壁上的油污,并能将其导入到相应的油污罐2内,油污罐2内的污水可通过离心泵泵入罐车内,进行集中回收处理,高效环保;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构思巧妙,设计合理,通过设置能对应油管前后两端的油污罐2可使位于油管内的油污能沿油管的两端分别落入相应的油污罐2内,通过接油板1的设置可接拢位于油管外壁上的油污,并能将其导入到相应的油污罐2内,从而实现地清作业中油污的全方位回收,防止油污对作业环境造成污染,接油板1可重复使用,且具有清洗方便,拼装省力,成本低廉的特点。根据需求,油污入口应能与管桥本体3的横向长度相匹配,由此可确保油污入口能覆盖所有位于油管桥上的油管的端部所在的范围,防止由油管端部漏出的油污滴落在油污入口以外的地方;油污罐2可采用现有公知技术,如方罐等;接油板1可采用现有公知技术。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修井作业环保地清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2所示,位于后侧的油污罐2后侧上方设有挡污板4。在地清作业时,可通过挡污板4阻挡从油管尾部喷出的油、水、蜡向后方喷洒,使其均能落入油污罐2内。根据需求,挡污板4可呈向前侧上方倾斜状。

如附图1、2所示,挡污板4包括沿左右向依次分布的分挡板,每两相邻的分挡板的端部均设有交叠部,每块分挡板的下部均与清水罐5通过能限位分挡板开启角度的铰接限位件铰接在一起。由此可便于分挡板的加工和安装,使用时,分挡板呈开启状态,当使用完毕,可将分挡板向内翻转回位,此时,所有的分挡板可均座于油污罐2上,交叠部的设置可使其遮挡无死角,具有良好的挡污效果。根据需求,所有交叠部的交叠前后次序均一致,由此可便于操作者能轻松省力的完成所有分挡板的开启和回位操作;铰接限位件可采用现有公知技术,如阻尼铰链或拆装撑杆等。

如附图1、2所示,位于前侧的油污罐2内设有清水罐5。使用时,可在清水罐5内装入清水,并置入现有的潜水泵,由此可便于操作者随时进行清水抽取作业,满足提管时灌液使用;将清水罐5套装在油污罐2内可节省占地空间,提高整个设备的集成度。

如附图1、2所示,清水罐5内设有潜水泵,清水罐5的顶部设有防污盖板。潜水泵的设置可便于用户直接进行清水的抽取作业,防污盖板的设置可防止油污进入清水罐5。根据需求,潜水泵和防污盖板均可采用现有公知技术。

如附图1、2所示,油管桥包括三个沿前后向间隔分布的管桥本体3,位于前侧两个相邻的管桥本体3之间的接油板1呈前低后高倾斜状,位于后侧两个相邻的管桥本体3之间的接油板1呈前高后低倾斜状,前侧接油板1的前端位于前侧油污罐2的油污入口的上方,后侧接油板1的后端位于后侧油污罐2的油污入口的上方。由此可使两个接油板1呈尖顶形,便于接拢位于油管外壁上的油污,并能将其导入到相应的油污罐2内。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