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锚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5386阅读:7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竹锚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煤炭、冶金矿山和地下工程等的巷道支护、加固围岩的锚杆。
在采掘工业开挖的大量地下巷道,尤其是煤炭行业,大量煤巷的支护,需要钢铁、混凝土等材料来支撑围岩,而其中所采用的先进的锚喷工艺支护巷道的方法,每年就要用大量的各种金属锚杆,耗费巨大。近几年来,人们一直在从事竹锚杆的研制,试图用造价便宜,取材方便的竹锚杆替代金属锚杆。中国专利CN2106891及CN2099840都公开了一种用竹子为杆体制成的各种锚杆。这些锚杆其自身都不带锚固剂,而是在使用时,首先将锚固剂填充于钻孔中,然后安装上各种结构的锚杆,搅拌锚固剂,使锚杆的顶端部分与孔壁锚固在一起。上述锚杆的各种结构均存在使用复杂,且不方便的各种弊端。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陷,锚固剂与锚杆结合在一起,捣搅锚固剂容易的新型锚杆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二根竹片构成的杆体的基础上,将二根竹片错位,在其中一个错位的竹片端的上方,设置一个盛放锚固剂的药筒,药筒是用易碎材料制成的。二根竹片采用可相对移动的方式紧固在一起。药筒内可以盛放树脂或水泥等锚固剂,最好是盛放捣碎后能够进行膨胀的锚固剂,如含有多异氰酸酯和聚醚的树脂,或可膨胀的多水速凝水泥。在锚杆放入钻眼并将药筒捣碎后,能在锚杆四周形成锚固的膨胀层。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锚固剂可以和锚杆结合在一起,很容易将锚固剂输送进钻孔的底部,且容易将盛锚固剂的药筒捣碎,使用携带非常便利。另外,形成的锚固膨胀层,可以将整个钻孔空间充满并渗透到岩层的裂隙中,起到全锚固的作用。另外由于膨胀层的存在可使杆体与空气隔绝,起到防腐的效果。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参见
图1,将长度相同的竹片(2)和竹片(3)相对错位350mm,并用带有一定弹性的橡皮筋(1)将之固定在一起,在竹片(3)的错位端(5)处,用螺栓(6)紧固一个采用易碎的硬塑料制成的药筒(4),其长度为350mm,直径为28mm药筒中分别盛放有多异氰酸酯和聚醚树脂。在使用时,将锚杆带药筒端放入钻孔中,然后,用力将竹片(2)插入孔底,将药筒(4)击碎,使其中的树脂渗入空间发泡,形成发泡锚固层(7)。随后,安放插盘(8)和木楔(9),使锚杆紧紧地与岩层锚固在一起(参见图2)。
权利要求1.一种竹锚杆,它是由2根竹片(2)、(3)构成,其特征在于竹片(2)、(3)相对错位,并在其中一个竹片错位端设置一个可盛放锚固剂的药筒,药筒自身为易碎材料,竹片(2)、(3)是采用可相对移动的方式紧固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锚杆,其特征在于药筒中盛放的锚固剂为可膨胀锚固材料,它在药筒被捣碎后,能在竹锚杆四周形成膨胀层(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竹锚杆,其特征在于锚固剂中含有异氰酸酯和聚醚,或为可膨胀的多水速凝水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竹锚杆,它是由2根竹片(2)、(3)构成,其特点在于竹片之间相对错位,并在其中一个竹片的错位端设置了一个可盛放锚固剂,且易碎的药筒(4),竹片(3)、(2)则是采用可相对移动的方式紧固在一起,另外,锚固剂采用的是可膨胀材料,使用后,能在竹锚杆周围形成膨胀层。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携带便利,其膨胀层可起到锚固和防腐的双重作用,可广泛地应用在煤炭冶金矿山等的巷道支护和加固围岩等领域。
文档编号E21D21/00GK2172808SQ9323097
公开日1994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1993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1993年5月14日
发明者李国富 申请人:李国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