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9637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建筑地基的桩,特别是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
现有技术中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其外表面比较光滑,在使用过程中,管桩侧表面的摩擦力较小,摩擦力对桩的承载力较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侧表面摩擦力较大,能增加桩的承载力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其特点是管桩的外侧面设有摩擦凹槽。这样,通过分布在桩表面的横向、纵向或斜向的直边或曲边摩擦凹槽的作用,使地基中管桩的摩擦力得到增加,提高了管桩的承载力;同时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进一步达到。前述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其特点是在管桩纵向钢筋向管桩外侧面的投影线之间设置摩擦凹槽。以确保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影响桩的截面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进一步达到。前述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其特点是相邻的摩擦凹槽的端部之间是交错排列。以减少同一截面刚度的损失,增加管桩与土的握裹摩擦作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管桩的侧表面增设了摩擦凹槽,使侧表面的表面摩擦力增大,提高了管桩的承载力。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
图1中A-A剖面的剖示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B剖面的剖示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A剖面的剖示结构示意图。
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下面对照
图1、图2,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施方案,
图1、图2为一种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3,在管桩3内每根纵向钢筋4向管桩外侧面的投影线1之间设置一条纵向直边摩擦凹槽2。凹槽2的横向截面近视为倒梯形。通过分布在管桩3表面的纵向直边摩擦凹槽2的摩擦作用,使摩擦力提高使了10%,管桩3的承载力得到加强,降低了成本。
图3、图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下面对照图3、图4,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实施方案,图3、图4为另一种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13,在管桩13内每根纵向钢筋14向管桩外侧面的投影线11之间设置二条纵向直边摩擦凹槽12。相邻的摩擦凹槽12的端部之间是交错排列。凹槽12的横向截面为倒三角形。通过增加管桩13与土的摩擦作用。摩擦力提高了15%,管桩13的承载力得到加强,这种结构生产时脱模方便。
图5、图6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下面对照图5、图6,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技术实施方案,图5、图6为另一种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23,在管桩23内每根纵向钢筋24向管桩外侧面的投影线21之间设置一条纵向曲边摩擦凹槽22。凹槽22是弧形底。这样,增加了管桩23与土的握裹摩擦作用,摩擦力提高了13%,管桩23的承载力到加强。
权利要求1.一种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3、13、23),其特征在于管桩(3、13、23)的外侧面设有摩擦凹槽(2、12、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在管桩(3、13、23)纵向钢筋(4、14、24)向管桩外侧面的投影线(1、11、21)之间设置摩擦凹槽(2、12、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摩擦凹槽(12)的端部之间是交错排列。
专利摘要一种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管桩的外侧面设有摩擦凹槽。最好在管桩纵向钢筋向管桩外侧面的投影线之间设置摩擦凹槽。相邻的摩擦凹槽的端部之间是交错排列。在桩的侧表面增设了摩擦凹槽,使侧表面的表面摩擦力增大,通过分布在桩表面的横向、纵向或斜向的直边或曲边摩擦凹槽的作用,使地基中桩的摩擦力得到增加,提高了桩的承载力;同时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成本。
文档编号E02D5/58GK2317251SQ9822577
公开日1999年5月5日 申请日期1998年1月8日 优先权日1998年1月8日
发明者江森利 申请人:江森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